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交通路网和优化其运输结构,利用分形理论中的分形维数,对区域交通路网覆盖形态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价,提出了区域路网覆盖形态结构特性的测度模型和算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以期为区域交通路网规划及其运输结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用路网覆盖度和覆盖深度来测度区域交通路网覆盖形态结构特性,比通常所用的交通路网密度等指数更科学合理;覆盖度D(r)(即分形维数)1.661及其覆盖深度r可作为评判区域路网形态结构是否合理和功能是否完善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2.
区域路网交通状态判别是实施区域交通管理控制和交通诱导的基础。为有效且有前瞻性地描述区域路网拥挤状况,提出了1种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预测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模糊综合定量评价方法。以路段平均速度和交通流量为描述交通拥挤状况的参数,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将路网中各路段的平均旅行时间作为总延误的影响因素;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个路段对区域拥挤的影响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路网拥挤状况进行评估。以山西省临汾市实际路网为例,通过 Vissim 交通仿真软件和 SPSS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预判城市区域的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控制和诱导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长相 《公路》2021,66(12):296-299
道路网络形态及线路布局对促进城市空间格局拓展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节点重要度、交通区位线等传统方法基础上融合空间大数据分析的路网布局方法,首先通过Python语言平台及网络爬虫算法抓取规划区内的开源POI(兴趣点)数据,利用GIS空间计算分析城市空间和节点态势,然后融合多源数据识别交通走廊(交通区位线),最后结合国土空间结构提出路网布局形态和协调布局方案.以佛山市快速路网规划为例,结果表明方法融合POI大数据空间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够对传统方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弥合.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特殊地形、地貌环境特点分析,通过介绍重庆市九龙半岛初步规划路网的理念、策略、原则与方案,提出基于自然地形地貌将岛屿分解为上、中、下三岛组合路网设计方法与综合布局策略,梳理出规划思路,揭示一般山地城市和滨江半岛区域交通特征和路网规划要点,为城市设计师进行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路网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缓解较大区域城市路网交通拥堵以及减少交通能源消耗,必须对路网实施有效的控制。传统交通控制对路网OD要求较高,难以获取,而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可有效避免获取OD需求的难题。因此,引入MFD,根据车流密度对非同质路网进行子区划分、建立了多子区车辆完成率高、车均燃油消耗低的双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fmincon函数对模型求解。依据车流平衡方程和反馈原理提出了多子区燃油消耗比例积分控制(Multi-Fuel Consumption-Proportional Intrgral,MFC-PI)方法,并通过此方法来提高路网车辆完成率、降低区域内车均燃油消耗。最后,通过实际城市路网验证所提出的燃油消耗控制模型,仿真结果显示,MFC-PI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控制效率,并同时保证路网子区的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6.
明确了城市骨干道路的定义、特点、功能及其构成,分析了城市人口、面积、经济水平等因素对骨干路网规模的影响;对现有密度法、类比法、供需平衡法、节点重要度法等路网规模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针对城市骨干路网构成和约束条件特点,提出了基于用地约束条件的供需平衡法,并以上海市金山新城骨干路网规划为例,对所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网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交通系统的好坏会对其他城市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为防止山地城市大理市海东新城区建成后未来年出现众多城市中心区所存在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在建设海东新区道路网之前,结合基于土地利用的宏观交通需求预测和基于TransModeler的微观交通仿真,对原始规划道路网布局、路网密度、路网结构、路网等级级配、路网交通拥堵点段、交通拥堵区域等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对路网进行分析评价与优化设计,最终确定适合的路网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路网中,将较为拥挤的子路网从整个路网提取出来,通过边界控制调节拥堵区域的出入流,缓解拥挤区域的拥挤程度,是解决城市交通大范围拥堵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边界控制的对象小区,具有紧凑型的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是必备前提。首先利用归一分割(Normal Cut,Ncut)法将路网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子路网,然后建立了在动态合并中寻找具有最优拟合度的MFD子区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求解模型的贪婪算法。以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市中心区的路网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了该路网分别在Ji的方法和所提方法划分下的区别,发现所提方法在寻找最优MFD拟合度小区的同时也可以优化子区的密度均匀度,对路网进行合理划分。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定时控制和自适应控制下小区划分结果和子路网MFD的特征发现:①最优MFD拟合度子区不仅继承了原路网的MFD基本特征,而且与原路网相比有更高的道路使用率;②非最优MFD拟合度子区的MFD特征对该子区的交通态势有一定表征;③自适应控制对路网的优化效果可在原路网和最优MFD拟合度子区的MFD特征上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9.
城市新区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以城市新区慢行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力模型、距离阻抗函数建立以区位势能为基础的城市新区的慢行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以道路共享理论为基础,建立"点-线-面"的新区慢行路网系统,结合襄阳市庞公新区为例,通过对庞公新区慢行交通需求预测,合理规划城市新区慢行系统,提高慢行出行者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促进城市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国西部地区路网的现状,以路网中各路段的历史交通量调查数据和区域经济资料为依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路网的正常交通量进行预测;以现状路网正常交通量为基础,利用概率分配法对新建或改建路网的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形成基于路网路段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趋势增长———概率分配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个别推算法的优点又摈弃了总量控制法的缺点,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西部地区的路网。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城市道路上布设的交通检测器能够实时、准确地提供路网动态交通流信息,并最大程度地节约经济成本,通过仿真对交通异常事件下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和车辆延误进行了估计,并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车辆延误估计模型,研究了路网在非常态下的检测器空间位置以及空间密度的布局优化方法;通过一个算例,对提出的检测器布局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得出了算例中检测器布局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器布局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Street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comprises a principal element of urban road networks.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hat has dominated urban and transport planning, has given main priority on car movement. This condition lead to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on cities such as major severances to the urban fabric, low multimodality level, inaccessible road environment for 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As a result, it is clear that we should embark into a new hierarchy system, enhancing and supporting sustainable transport modes.The current research intends to develop a method that determines the strategic road network of a metropolitan region based on a multicriteria analysis process (MCA). More specifically, at first, we created 3 alternatives of re-defining the current strategic road network of the study area. These alternatives propose 3 different strategic network classifications according to several parameters; i) connectivity properties, ii) route position in the road network, iii) urban interest, iv) existence of major public transport lines and metropolitan cycling routes, as well as v) their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condition. Afterwards, we evaluate these alternatives using multicriteria analysis (REGIME method) in order to choose the most efficient one. The evaluation process uses various criteria which cover a considerable range of urban and transport issues. The selected alternative adopts a two-dimensional matrix approach, which addre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outes and the modes prioritized.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Athens in Greece.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selected alternative can bring about notable benefits for the Greek capital, such as increase of walking, cycling and public transport share, improvement of traffic safety level, greener mobility (less GHG emission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enhancement of the urban realm, better accessibility and coherence of the urban fabric. The method proposed, is a human-oriented planning tool which provides priority to sustainable modes and could be replicated to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旧城区基础设施改造成了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现状道路缺乏人性化、安全性、绿色性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通过对现状路网节点的精细化改造,才能充分挖掘城市道路的交通潜力,完善城市路网功能,真正实现安全、文明、有序、绿色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快速高架路网的建设大大增加了城区道路路网容量 ,有效地疏解中心城区交通 ,提高了运输效益 ,保证了市区交通的快速、通畅与安全 ,特别是对缩短交通枢纽间的行程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通数据采集系统检测器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伍建国  王峰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2):88-91,98
智能运输系统(ITS)被公认为是当前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和提高道路安全的有效手段。利用检测器收集交通数据是ITS的基本功能之一。如何在城市道路网中布设交通检测器是ITS建设时必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网基本路段交通流量的相似性分析,建立了路网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点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一个算例,详细叙述了建模及求解的全过程。作者希望所述的检测器优化布点方法能为城市ITS建设中的此类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坡度对生物滞留带水文性能以及海绵城市设施面积的影响,通过SWMM模型,分别在四种不透水比例下,研究了二十种不同道路纵坡的径流产流过程,确定了每种不透水比例下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再通过"容积法"对比计算了以上不透水比例下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最后对模型和"容积法"得出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容积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坡度越大,最大径流量、径流过程流量以及总的外排流量越大,但影响不显著;不透水面积比例越大,最大径流量、径流过程流量以及总的外排流量越大,且影响显著;海绵城市设施面积不受道路坡度影响,但受不透水面积比例影响,且呈线性正相关;"容积法"对海绵城市设施面积计算均偏小,修正后的"容积法"能够较好地计算海绵城市设施面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城市道路相邻交叉口的干道协调控制系统延误的计算方法,引入微种群遗传算法,利用计算机MATLAB程序对干道协调控制优化算法进行仿真计算,并与采用数解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方案选择型的控制方式是适用的, 提高了协调控制效果;同时奠定了优化算法的基础,以适应适时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道路交通量统计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量是衡量交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其统计观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路网的规划布局及建设安排。本文主要分析影响交通量的因素,探讨统计观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统计及预测的指标体系;并结合西安市道路建设的状况,提出了预测交通量的方法,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茜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5):110-113
随着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城市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剧,城市土地、环境等资源匮乏,城市交通畅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论文将机动车发展对城市造成的直接影响归结为道路、停车、大气三大突出方面,提出了通过容量限制理智发展机动车的思路;进一步对城市路网容量、停车容量、环境容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城市机动车合理保有量的多容量限制双层规划模型,建立了交通流动态分布与交通系统容量的互动联系,为机动化水平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现代化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