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喷丸硬化提高渗碳齿轮的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涛 《汽车技术》1995,(6):30-35
研究表明,采用喷丸硬化工艺是一种改善渗碳材料表面异常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渗碳齿轮的疲劳强度,介绍了日本ISUSZU汽车研究中心在汽车齿轮上应用喷丸硬化工艺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喷丸硬化的处理效果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德利 《汽车技术》1997,(10):40-42,53
分析了6V150型柴油机180r2Ni4WA钢制曲轴层渗碳后高温回火工艺对淬火硬度的影响。该曲轴经深层渗碳后,渗碳层残余奥氏体较多几次回火可提高淬火后的表面硬度。550℃高温回火三次,淬火后的表面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吉蔚滨 《长安科技》2004,10(2):33-37
本文从与常压气体渗碳比较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低压真空渗碳工艺的特点,并对低压真空渗碳的原理作了简单的介绍。立足于该工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小件浅层低压真空渗碳工艺试验,介绍了其工艺方法,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4.
ECM低压真空渗碳技术应用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ECM低压真空渗碳Infracarb Process技术原理、工艺控制特点与方法,阐述了低压真空渗碳与常规可控气氛渗碳热处理之间的差异。应用结果表明,采用Mini技术,合理优化最大表面碳浓度和最小表面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工件不同部位渗层深度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选用北京培特公司技术开发的HT8002AC井式炉渗碳/碳氮共渗工艺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改进2台RJJ-75-9TG井式气体渗碳炉的渗碳控制系统,实现计算机对整个工艺渗碳全过程的模拟控制,并时刻跟踪和修正现场设备参数的动态变化。提升了渗碳件的产品质量,确保汉德公司两到三年之内的自制件,能够达到国际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低压渗碳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乙炔的物化性质、存储运输方法做了概述.通过对乙炔与丙烷的高温裂解特性的比较,概括出了乙炔渗碳的优越性。同时,结合ECM真空渗碳模拟软件.对乙炔作为渗碳介质的渗碳过程参数设置和碳浓度曲线对比丙烷工艺,分析指出了不同之处及工艺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通过降低渗碳温度和其它相关工艺措施,控制热处理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低压渗碳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乙炔作为渗碳介质的工艺已被广泛地开发及应用.本文对乙炔的物化性质、安全要求及存储运输方法做了概述.通过比较乙炔与丙烷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裂解特性,概括出乙炔作为渗碳介质效率高、杂质少、盲孔渗碳能力强、设备维护方便等方面的优越性.同时,使用ECM真空渗碳模拟软件,引入富化率概念,并作为工艺模...  相似文献   

9.
导致渗碳齿轮接触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的动力参数是齿轮次表面所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与其表面硬度的比值,减小该比值可延缓齿轮表面接触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过程,提高齿轮疲劳寿命.分析了强化喷丸工艺对渗碳齿轮次表面所受τmax和表面硬度的影响,通过强力喷丸引入的冷作硬化可使渗碳齿轮表面硬度明显提高;引入的高残余压应力可使渗碳件次表面所受的τmax显著减小.试验表明,齿轮渗碳后再按最佳工艺进行强化喷丸后,可显著提高齿轮表面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0.
按常规可控气氛渗碳油淬工艺对别克轿车4T65E自动变速器中的薄壁零件进行热处理,零件的变形很难控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新的低压真空渗碳高压气淬工艺取代传统的常规气氛渗碳油淬工艺。应用表明,采用低压真空渗碳新工艺后,主减速太阳轮轴的热后合格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ECM低压真空渗碳Infracarb Process技术原理、工艺控制特点与方法;并阐述了低压真空渗碳与常规可控气氛渗碳热处理之间的差异。期望这些介绍能为我国在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汽车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能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SAE8620RH低碳渗碳齿轮钢的热处理渗碳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实现了符合国外技术要求的渗碳有效硬化层深、硬度、金相组织等各项指标,同时将渗碳淬火温度由原工艺的860 ℃降低到840℃,从而减小了因淬火温度过高带来的变形影响.经批量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稳定,各项热处理指标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某自动变速器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在低压真空渗碳、高压气体淬火热处理过程中,模拟工艺参数、渗碳气氛流量、强渗与扩散时间及其比例等因素对齿顶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选用ECM低压真空渗碳设备,运用mini渗碳工艺原理,合理设定工艺模拟的最大饱和碳浓度、富化率等参数,根据模拟工艺调整强渗、扩散时间、渗碳与扩散时间比、终扩散时间,并优化制定渗碳介质流量,调整渗碳节拍,在保证表面硬度和芯部硬度合格的前提下,可显著改善齿角残余奥氏体含量(由7级改善至3级),并有效控制有效硬化层深(位于中差),使齿轮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4.
汽车齿轮用渗碳钢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汽车齿轮用渗碳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与新钢种相配合的热处理工艺 。  相似文献   

15.
巴西依顿齿轮是我厂今年新开发的外贸产品,在熟处理试制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1)齿轮内孔磨后硬化层要求普遍非常高,尤其是行星齿轮31336700这一产品,因为其孔径较深,采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工艺,基本无法同时满足齿面和孔径的硬化层技术要求;(2)产品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后齿根部位表面非M组织及内氧化现象严重。通过使用低压真空渗碳新技术,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6.
程军 《上海汽车》1997,(3):16-18
本文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重型车制动与驱动的动力学模拟,将动力学模型转化为SLMULNINK图形模块,使模拟过程变得简单与高效,种种模块组合方便既可建立描述某一特定工况的模拟模块,也可建立包罗整人车辆动力学系统的模拟模块。  相似文献   

17.
汽车渗碳齿轮的质量指标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改进热处理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分析了汽车渗碳齿轮的质量指标,总结了有效而经济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热处理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厂新老产品处理质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新材料ZF钢出现的混晶问题,采用高温正火及马鞍型渗碳淬火等工艺措施,从而消除了混晶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以汽车后桥齿轮为实例,在新制造的箱式多用炉上进行了氮基气氛渗碳淬火工艺的设计、调试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N2 甲醇制备的氮基气氛与丙烷气作为渗碳富化气进行渗碳,其工艺的设计与调试满足了加工齿轮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和节能的热处理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G10CrNi3Mo材料为渗碳轴承钢,用于制造尺寸较大的重要渗碳零件。该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镍,经过常规的渗碳淬火热处理后,由于材料的MS点很低,表层为粗大的马氏体和大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可达到6-7级),表面硬度仅为HRA78-80。零件即使在淬火后经过冰冷处理,也很难达到正常的硬度要求。通过采用带中间冷却的渗碳淬火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表面硬度可达到HRA81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