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运行速度研究的基础上继而提出运行视距的概念和模型,以运行视距值来检验道路的安全状况,可为将来道路的几何设计、安保设计以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玲丽 《交通标准化》2010,(13):158-160
视距是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基于视距的相关概念,针对不同道路视距不足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视距保证措施,对公路安全运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停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与迅速,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道路横断面布置和交通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  相似文献   

4.
视距审计是道路安全审计的重要内容。讨论了几个比较关键、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视距问题,包括平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桥墩和绿化对邻近车道的视距遮挡问题,凸、凹竖曲线的夜间视距问题以及因运营不畅造成的车辆排队视距问题等。力求通过安全审计,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安全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模由相交道路红线切角决定,交叉口红线切角值大小应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在对安全停车视距和视距三角形计算原理进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交叉口4个方位红线切角值统一处理的方法。并结合成都市不同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组成和设计车速,对相同红线宽度和不同红线宽度道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红线切角值的取值方法及过程进行详细论证,最终得到道路平面交叉口最小红线切角值。  相似文献   

6.
停车视距是道路工程几何设计的基础,通过对比停车视距在国内外道路技术标准中有关参数的取值,探究国内外不同道路设计标准之间停车视距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小客车驾驶员安全注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高速公路设计与运营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人-车-路协同过程中的驾驶员视觉注视特征,选取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453个线形组合路段,对13名小客车驾驶员在路面范围内的动态视觉注视点位置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运行速度下驾驶员在不同线形组合路段路面范围内的注视点分布规律,得出驾驶员受不同运行速度和线形条件影响时在路面上的注视点集中区域特点,提出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的驾驶期望视距概念,并建立了不同运行速度下驾驶期望视距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期望视距与车辆运行速度和平曲线半径相关;当道路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800 m时,驾驶员的视野会随运行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需采取适当限速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宽度主要由行车视距(即安全视距)与道路弯度确定。阐述了影响交通安全的安全视距与道路弯度的确定方法,对建筑红线控制区范围作了界定,计算了各技术等级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限界,指出了我国现行建筑红线控制区界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恩华 《交通标准化》2014,(10):16-17,20
基于安全运行理念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应考虑各因素对车辆安全运行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纵坡、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在高速公路路线中的具体设计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
由于道路交叉口左转与直行车流冲突比较大,所以在交叉口设计过程当中应该更加注意左转车道的设计。鉴于此,从左转车道的设置条件、安全视距、长度和特殊左转车道设计等方面对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左转车道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视距是公路线形设计的宏观体现,与驾驶员操作行为密切相关。为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忻阜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在介绍国内外视距分类及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公路线形的空间特性,引入了基于三维动态视距的评价方法,从静态和动态视距角度对忻阜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能见度与视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在驾驶舱进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研究平直路段上不同能见度下车辆的运行速度变化趋势。最后,通过大量的实地采集数据,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在视距受限时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研究结论为运行速度设计方法研究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保证夜间停车视距的公路平、竖曲线半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夜间的交通事故率及其危害性都远高于白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夜间停车视距不足。为了满足夜间汽车停车视距的需要,保障行车安全,根据汽车前灯散射角、高度和仰角,计算出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最小平、竖曲线半径均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极限最小半径,某些情况下甚至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一般最小半径。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供公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道路设计对公路交通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中从平面交叉口设计、视距问题、平纵线形与平纵组合问题、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探讨了道路设计的安全问题,以期在设计阶段就开始重视交通安全,从道路设计角度防范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5.
视距是评价汽车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从医学和工学相结合的角度,以行车实验为依据,对驾驶员心率和血压变动规律与山区公路平曲线通视距离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人机工程学实验研究表明,山区公路平曲线通视距离,应比现行理论计算通视距离增加5-10 m的安全距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山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行车速认知因子虚拟仿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预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微观路段的运行车速,确定了三级公路的驾驶员安全性认知模糊集,建立了基于Multi Gen Creator软件的15个路段的三维仿真模型,开发了基于Vega的虚拟仿真系统,组织了53名驾驶员,在大型三通道柱面投影仿真系统中,进行了运行车速认知因子的评价试验。应用模糊统计方法对795组有效认知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包含道路平曲线半径、纵坡度和行车视距认知因子的三级公路安全性认知评价模型。虚拟仿真试验与道路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平曲线半径、纵坡度和行车视距认知因子评判等级的平均贴近度分别为0.63、0.74和0.70,因此,虚拟仿真试验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速公路设计中,为了保障车辆运行安全,线形指标设计运用的值越来越高,以至于对于山区地形复杂路段造成不必要的工程浪费。鉴于此,提出在采取有效措施满足视距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线形指标,以减小工程量,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信号畸形交叉口有别于规则交叉口的几何特性,以及因几何特性的不同而带来的安全问题,通过分析驾驶员在畸形交叉口处观察相交道路车辆情况的过程与特点,利用多自由度驾驶仿真平台,对驾驶员在畸形交叉口的驾驶操作及视认特性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提出基于驾驶员视认性的畸形交叉口安全视距计算方法,从而得到基于驾驶员视认性的畸形交叉口视距的计算,并对畸形交叉口平面设计进行建议改善,以满足安全通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