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车辆盲区监测系统作为辅助驾驶员视角的系统,对减少驾驶员观测盲区具有重要意义。角毫米波雷达数据基于直角坐标系进行数据处理,而当车辆处于弯道行驶时,常用方法很难判断后方车辆是否与本车辆在同一车道上。基于此,提出基于车辆转向模型和最小二乘法轨迹圆拟合相结合的道路曲率计算方法,从而判断其它车辆与本车之间的相对车道位置,以此推测其它车辆是否对本车的正常行驶带来危险,从而当车辆在弯道行驶时降低盲区监测系统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2.
汽车外后视镜是车辆主动安全防御性的重要设备。有经验的驾驶者都知道,后视镜性能不佳(存在盲区或视野宽度不足)会严重影响驾驶安全。为保证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后视镜视野反馈信息,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某重卡汽车的外后视镜进行视野分析及法规校核。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货运车辆向右变道和车辆右转弯时因存在盲区发生车辆、行人、障碍物等碰撞事故的可能性,设计一种货运车辆右侧盲区监测预警系统。采用在货运车辆右侧前、中、后3个位置安装摄像头传感器,并设计可调右侧盲区监测系统新型摄像头安装支架,进而与盲区监测全景图像拼接算法配合,进一步提高了货运车辆右侧盲区的全面监测能力。该系统可为驾驶员提供预警和安全辅助支持,可以有效避免因货运车辆右侧盲区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提高行车安全,而且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布置。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市场的重型卡车均存在视觉盲区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利用摄像头加显示屏组合的电子外后视镜,能极大减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在外界光线不良的场景下,电子外后视镜可以通过摄像头光圈调节和图像处理的方式,保证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视野,有效提升安全性.相比传统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体积小,有效减小风阻,提升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并且其横向尺寸也有缩小,有利于狭窄路况会车.  相似文献   

5.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生产的福特蒙迪欧轿车,搭载2.0 L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行驶里程仅为798 km,因行驶中仪表显示"盲区信息错误请检修"(图1)而进厂维修。故障诊断接车后陪同客户路试,发现当该车左侧盲区有车辆时,左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闪烁,但当该车右侧盲区有车辆时,右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不闪烁,同时仪表提醒"盲区信息错误请检修",且仪表上的盲区指示灯处于OFF状态,此时只有将发动机熄火才能使用仪表上的设置功能开启和关闭盲区信息系统,并且左侧、右侧外后视镜盲区指示灯能同时闪亮。路试完毕后对车辆外观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汽车变道安全问题,以机动车后视镜为研究对象,运用框痕技术,将实际安全变道距离拟合到后视镜上,设计一种科学分辨变道的新型后视镜,通过观测后视镜框痕来辅助驾驶员进行变道,为车辆的安全变道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车辆误变道和缓解驾驶者变道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7.
行驶场景2:有车快速地超过带有变道辅助系统的车。(如图9所示)①带有变道辅助系统的Q7车行驶在中间车道。由于监控区域内没有车辆在行驶(变换车道时也就没有什么危险),所以车外后视镜上的警  相似文献   

8.
刘艳 《汽车与配件》2013,(22):37-39
安装在后视镜表面顶端的照明或闪烁指示灯可以提醒驾驶员盲点区域有车辆驶来,相比来说这种方法更为有效,且对驾驶员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要小一些。BSM系统可以确保变换车道时车辆的安全行驶。丰田汽车公司开发出一款全新的盲点监测系统(BSM),这是一款安装在外后视镜盲点处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探测并通知驾驶者相邻车道的来车情况。该系统采用一款24GHz的近程雷达(SSR),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具备良好的探测  相似文献   

9.
在无人驾驶领域,随着车辆上布置的传感器不断丰富,无人驾驶系统可以从周围环境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为车辆的自主判断行为决策带来可能。然而即使是有经验的驾驶员在进行变道动作的时候也需要格外的小心,因此无人驾驶系统的变道行为分析需要做到足够准确和谨慎,才能保证安全性,这也正是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无人驾驶变道决策系统的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无人驾驶自主变道决策技术,帮助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行驶中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自主变道决策。  相似文献   

10.
<正>公交车辆由于其特殊的车体结构造成其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多个视野盲区,如何发现并避开这些盲区是提升服务、增强安全行车的关键点。如何有效避开公交车行车时的视野盲区是关系安全的大事,在路况日趋复杂的今天更是如此。由于盲区的存在,极易造成驾驶员的判断及操作失误,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公交车视野盲区被视为驾驶员获取正确路面信息的障碍之一,那么如何留意到行车过程中存在的盲区无疑是减少问题出现的关键。通过在具体行车过程中观察到文章中所要提到的三个盲区,为驾驶员日常安全驾驶提个醒。  相似文献   

11.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并线是最经常的操作。如何安全、规范、科学地并线,很多驾驶员并不十分清楚。而并线动作的不科学、不规范,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两车的刮蹭大多是在并线时发生的。要想弄清楚究竟怎样并线才是比较安全的,必须首先了解车辆盲区。由于后视镜设计角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行车影像监测系统都是用于倒车和低速行驶场景下,局限性较强。鉴于此,针对在复杂用车场景和环境下,驾驶员对于车辆周边环境的监测需求的差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系统。通过对车辆状态、使用场景以及在线导航信息的综合分析,协同多丝杠联动系统,以实现车辆摄像头的位置调整,车内信息显示系统所呈现的车辆周边影像也会同步调整。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运行信息、驾驶场景信息以及在线网络导航信息的车辆周边影像自适应监测系统,极大地改善了驾驶员对于周边环境的距离判断与使用感知。  相似文献   

13.
南宁 《汽车与安全》2010,(12):55-55
多年行车经验的老司机在行车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要观察一下后视镜,将车身周围的路况掌握清楚,从而准确变道或超车。但是通过后视镜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因为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  相似文献   

14.
<正>汽车在行驶中,驾驶员需要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和侧面的情况,确保安全行车。同一辆车对于不同驾驶员来说,由于视角不同,需要进行后视镜的调节。后视镜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手动后视镜调节时费时费力,一般都采用电动后视镜。通过控制后视镜开关进行调节,如图1所示,开关中L为驾驶员侧后视镜,R为乘客侧后视镜。旋钮上下左右移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一套小型车辆变道盲区监测预警系统,根据小型汽车变道危险级别开发了两级预警的盲区监测系统,系统装车后经过道路试验,证明雷达探测准确度较高,误判率较低,两级报警功能执行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重卡车由于车身高、体积大、轴距长,在转弯、倒车时驾驶员视线会产生盲区,车外盲区监测系统有效消除了驾驶员的视觉盲区,特别是消除了右前侧、右后侧、后方等重点部位盲区,而且雷达探头可实现对接近车辆两侧危险区域内障碍物的自动报警,大大提供了重卡车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内后视镜采用光学反射的方式为驾驶员提供后方视野,但是由于车体结构的特点, C柱和后排靠枕都会带来极大的视野盲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3路流媒体后视系统设计,该系统采用Ambarella A9AQ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分别布置在左、右外后视镜和车辆后方的3路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流媒体后视镜上。实际路试效果表明整套系统运行流畅,满足实时性和清晰度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提升视野范围,降低车辆侧、后方视野盲区,提高安全驾驶系数。  相似文献   

18.
正1全景影像的含义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人从后视镜中所观看到的景象、倒车雷达识别的区域皆存在盲区,尤其是在路况复杂时,很难保证汽车控制的准确性。全景影像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情况下,全景影像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摄像头等组成,具备汽车周围环境信息获取、摄像机精准定位、图像转换、图像处理、图像拼接融合及图像显示等功能。全景影像系统中的摄像头主要分布在汽车左外后视镜、右外后视镜、进气格栅、车门把手等位  相似文献   

19.
汽车驾驶员在行驶中,由于车辆自身、其它车辆、地形、地貌、建筑物的遮挡和车灯的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些观察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视线盲区,而盲区内往往潜伏着突发险情,驾驶员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提醒汽车驾驶员在通过或遇到视线盲区时一定要谨慎驾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在驾驶员超车或变更车道时需要提供盲区探测与警示,以dsPIC33CK32MP502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仪表盘以及FZ-SE01超声波测距模块,研制了一种车辆盲区探测报警装置。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状态选择探测不同的盲区,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探测盲区是否有障碍物;当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盲区存在障碍物,并且障碍物与车辆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通过报警装置及时向驾驶员提出警示。文章研制的装置具有功耗小、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布置方便的优点,有效的保障了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