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正技术要点:蒸发冷凝、风墙散热、直膨多联、集成群控散热形式:风墙型、风道型、机房型、竖井型系统形式:整体式、分体式、分散式供冷类型:直膨型、冷水型主要特色:无冷却塔环境友好;化繁为简运行高效;模块设计安装巧妙;整体解决交付提效;实站验证运行可靠;全国车站适用性好;权威鉴定技术领跑;绿色地铁解决之道;利国利民引领风潮!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对地铁站的机电设备运行进行全面地、集中地实时监控,协调车站各种设备有序工作,降低运行能耗,减少运营成本;在发生火灾和列车阻塞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转入相应的运行模式,保护乘客的安全.本文结合北京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从BAS的设计原则、系统方案、系统性能、接口技术等方面介绍了BAS在地铁运营控制营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毛玻璃是车站作业人员的主要工具,是车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实时地显示全站车辆情况的个性化工具.介绍了微机"毛玻璃"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对铁路客运车站(简称:客站)设备进行更高效、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管理的问题,搭建了智能客站设备大数据运维服务平台,介绍了其功能架构和设备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该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特征主动识别、故障预测、运维趋势推演、多属性健康状况评价等功能,提升了客运设备健康程度和智能客站设备管理整体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客站设备运维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手段,为下一步客站设备健康评估应用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客站设备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过程碎片化,管理时效性滞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铁路客站设备运用监控系统通过构建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车站三级管理架构,建立标准设备编码体系,定义设备核心部件、规范设备运行参数,利用物联网平台接口技术,实现车站设备运维保养过程全线追踪、状态实时在线监测、设备控制精细智能。通过动静态履历的管理,为设备建立"一物一档"唯一标识,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为车站设备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实现管理过程连续、故障修复及时,同时降低车站能耗,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降低车站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空调制冷所需冷源一般通过传统的“冷水机组+冷却塔”的形式获得,冷却塔自身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噪声污染严重,征地拆迁协调困难,不利于地铁的规划建设和城市的发展。风墙型蒸发冷凝直膨式制冷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无需地面设置冷却塔设备,且具有节能降噪、拆迁难度小、建设投资成本低等优点,但该系统存在初期投资成本较高、适用范围受限、运维成本较高等缺陷,无法大面积应用。以合肥地铁三孝口站为例,介绍新系统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运行能效测评和优缺点,并就建设成本、节能降噪、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新系统在社会经济效益、节能降噪、拆迁协调、建设成本,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对于用地空间狭窄的地铁车站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14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采用LK冗余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分布式I/O控制系统,主从控制器分别在车站两端,控制器之间通过双光纤自愈环相连,并采用Profibus-DP双网冗余作为主干网进行通信。通过对该车站所辖区间及车站九大系统设备进行模式和时间表控制、对设备用房和公共区的环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及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主机modbus通信和消防联动,保证地铁乘客乘车安全和地铁站内的环境适宜。同时,主从端可编程控制器皆采用"一主一备"的运行模式,两个可编程控制器之间通过底板实现数据的高速同步及主备控制器的切换,从而实现主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备用系统上,保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铁路智能机房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涵盖了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机房视频巡检、机房门禁、智能配线、蓄电池均衡、智能防雷等多业务的一体化综合系统。以促进机房信息共享、提升车站管理水平为目标,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分布式存储及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事前预警、智能巡检等功能。系统可满足车站日常生产管理、运营维护等功能需求,通过各系统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车站信息共享及机房管控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铁路旅客站房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路旅客站房建筑特点及空调系统特点的分析,结合蒸发冷却空调技术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分析各种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和设计方法,重点对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在铁路旅客站房中的应用按不同季节的运行工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将蒸发冷却这项"绿色空调"技术的应用扩展到中湿度地区,为今后中低湿度地区站房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该技术的应用对减少站房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绿色站房"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路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是一个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与信号技术集成为一个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列车安全行车系统.其中包括调度指挥控制中心、车站控制中心、列车(车载)运行控制系统以及移动通信为核心的传输平台.它们通过GSM网络以及轨道地面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保障列车既要高速行驶,又要保证不会发生撞车.铁路提速后又有了更加高效的列车运行间隔自动调整,依据前行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条件、追踪列车本身速度、制动能力,实时地调整与前行列车安全间隔距离.  相似文献   

11.
张森  于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3):146-152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迭,广大人民群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和习惯也悄然改变,手机App、微信等孕育而生,服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城市轨道交通与乘客的沟通窗口仍停留在实体客服中心(票亭),势必无法跟上当今社会高效的节奏。首次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智能服务模式,搭建全维度的综合智能客服平台,通过线上地铁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客服,将畅通沟通服务融入市民生活;通过车站线下乘客自助终端、智能客服中心等自助设备,车站现场逐步向"无人化"值守转变,形成"一站式"快捷资讯服务;同时设置快速客服响应体制,通知就近的现场工作人员"响应式"精准专项服务,同时辅以服务质量监控系统。提出乘客智能服务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新需求和社会技术发展,将传统以现场人工为主的模式向线上集中智能服务模式转变,节约车站运营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新的客服模式已在2019年10月广州智慧地铁示范工程中作为重点成果进行展示,系统运营至今效果显著,为广州地铁"十三五"新线建设及既有线网大规模改造推广积累宝贵的运营经验,也为国内其他城市乘客服务新思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祖国现代化的发展,新型城市交通--地下铁道的建设方兴未艾.应用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对地铁机电设备尤其是环控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为地铁环控设备科学、高效的运行提供了可能,同时保障了地下环境的安全、舒适.本文对广州地铁1号线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系统)环控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案及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深埋超大跨地下车站智能建造技术,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从隧道智能化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四方面展开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研发基于掌子面自动化素描系统的定量化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实现掌子面地质信息智能图像预报与围岩精准分级;应用BIM技术搭建多专业协作的统一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集成协同智能设计;构建实时人机定位管理系统,实现复杂地下车站人流-物流的高效协调和智能施工;采用隧道结构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状态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实时监测。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在八达岭长城站的成功应用,极大提高隧道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提升隧道的施工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参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中智慧车站示范工程建设内容及目标,文章在分析相关业务需求、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区域站点集中值守和远郊车站无人值守模式的具体解决方案。通过研发站区协同管理系统、智能客服支持系统,配置智能可穿戴设备,改造生产系统,实现中心站值班员集中管理区域各卫星站,线网线上客服中心替代线下各车站客服中心,场景化预案和日常业务直接通过岗位终端在线化和数字化,致力于智慧车站建设成果的价值输出和组织模式技术适配。相关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开展智慧车站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车辆运行安全监测设备综合检测车(以下简称综合检测车)是在时空同步的基础上、集成各类检测装置对运行沿线的车辆运行安全监测设备进行实时技术指标检测、设备运行状态评判的综合性检测车辆。介绍了综合检测车各监测单元的功能和技术原理,以及时空同步技术的3种实现方案。随着机车车辆信息融合、资源共享的不断推进,综合检测车的技术方案也将不断完善,向智能,高效的技术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对地铁机电设备尤其是环控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为地铁环控设备科学、高效运行提供了可能,同时保障了地下环境的安全、舒适.介绍了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在地铁环控中的作用及功能,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环控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案及环控工艺模式的实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针对大连的气候特点及大连地铁的具体情况,对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根据SES地铁环境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选择较为经济合理的通风空调系统方案及运行模式。研究结论: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开闭式运行相结合的方式。(1)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依靠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活塞风对车站和区间隧道进行通风换气、冷却降温,可减少通风设备的开启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2)针对大连夏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特点,夏季最热月对送入车站公共区的室外空气采取除湿措施,可为乘客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车站内部空气环境;(3)车站通风设备与区间通风设备相互兼用,根据不同的工况相应转换运行模式,可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初投资及维修保养费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网络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必须解决不同线路、不同系统的"互连互通"问题。提出了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网络化架构的总体思路;分析了系统集成平台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的车站设备监控系统三层体系结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指标(IPLV)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IPLV的评价理论为指导,结合广州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铁典型车站,得出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公共区的建筑热负荷特性,分析并计算IPLV的权重系数,讨论水冷直膨机组名义工况及部分负荷的测试工况条件,确定了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IPLV的计算公式。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直膨式空调机组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通风空调系统形式的南京地铁3、4号线"L型"换乘车站市政府站(南京3号线大表冷集成闭式系统,南京4号线站台门系统)为例,详细分析地面冷却塔、下沉式冷却塔、集中冷站(与南京3号线新庄站合设)以及蒸发式冷凝机组4种冷源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常规制冷+地面冷却塔方案的工程初投资和年折算费用都最低,但冷却塔对周边的影响最为严重。蒸发冷凝式机组工程初投资最高,但由于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及总设备投入少,其年折算费用最低,但国内实际使用案例较少。集中冷站方案工程初投资居中,但其年折算费用最高。下沉式冷却塔方案,工程初投资较地面冷却塔高,但年折算费用适中,并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景观、周边住户噪声及健康、"漂水"、"散热"等问题,在景观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