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面自动过分相技术已成为提升高速、提高重载铁路运输效率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发挥地面自动过分相技术优势列车采取的过分相控制策略是关键。文章在分析机械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过程中的列车控制过程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匹配适应性较优的列车控制策略,重点阐述了四象限的失电检测算法、逆变器的直流电压控制算法、整体控制逻辑与保护策略等。通过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机车适应性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现了列车带电过分相,辅助系统不断电,牵引力和速度基本无损失,并且在分区所无感知过分相。  相似文献   

2.
结合牵引供电分相区设计原则,以及既有列车过分相和动车组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的功能,针对武广工程特点,提出了武广高铁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的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铁300 km/h的线路上列车通过分相区使用ATP进行控制,而200 km/h线路通过分相区未使用ATP控制.为提高200 km/h线路列车通过分相区的安全性,结合现有的自动过分相应用现状,深入研究车载规范关于过分相控制功能的规定,提出基于CTCS2-200C型ATP车载设备实现过分相控制功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电气化铁路的电分相使得列车过分相时存在过电压、过电流、弓网电弧等问题。柔性自动过分相技术在近年被提出,有望解决铁路电分相带来的系列问题。在介绍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分别用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的小步长和大步长模型对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并模拟列车通过电分相区的过程。仿真中采用功率控制减小受电弓与接触线的分断电流,采用变频移相实现中性段相位的柔性过渡。仿真结果表明柔性自动过分相系统能实现列车不断电通过电分相区,且不产生功率冲击和电压冲击。  相似文献   

5.
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针对大秦线开行重载组合列车而开发研制的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经现场使用证实,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保证了2万t组合列车自动通过分相区,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地感器的埋点方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广深线和湘黔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地感器的现状,分析了它们的设置特点,对电气线路上采用何种地感器埋点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改进后的地感器可适用低于300km/h速度范围内的客货列车的自动过分相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27.5 kV柔性接触网城际铁路人工驾驶工况,若合电标位置距离中性段较长,不利于列车通过电分相。本文提出了合电标位置的优化措施,分析了3种列车过分相方式的过程及优先级,考虑了受电弓与驾驶室之间的距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极大程度提高了列车的过分相能力,并通过实际案例计算得出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大秦线自动过分相装置误动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秦线重载牵引列车自动过分相装置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大秦线开行2万t货车试验中,自动过分相装置误动的处理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地面自动过分相原理,重点讨论了不同机车编组方式下机车过分相过程,研究了不同编组方式下自动过分相的差异,通过实际应用测试验证了地面自动过分相可较好地适应多编组列车。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机车牵引货物列车通过电分相时易造成机车停在无电区或列车过分相后速度过低导致"坡停"的现象,提出在LKJ屏幕显示器上增加"列车过分相最低限速提示曲线"功能,通过修改LKJ屏幕显示器软件,确保列车顺利通过分相区段。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机车同步操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针对成昆线多机牵引列车的特点,采用分别独立过分相的控制方法,与重联运行相比,列车动力不会产生间断,有利于列车在坡道上牵引动力和电阻制动力的保障。经现场使用验证,机车同步操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保证了成昆线多机牵引列车安全、平稳的自动通过分相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机车车载过分相方式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不依赖地面设备、基于组合定位技术的自动过分相系统,从系统工作原理、定位模式判断、组合定位模型、分相点捕获等方面阐述了设计原理,并介绍了装车验证情况。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多数应用场景中能准确实施列车自动过分相。  相似文献   

13.
为使牵引供电系统三相负荷平衡,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采用分段换相供电,自动过分相装置对于电力机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3种自动过分相模式,结合和谐1型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试验,分析车上自动过分相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沈菊  李汉卿 《电气化铁道》2021,32(3):42-43,54
市域铁路采用传统的交流25 kV供电制式,接触网上存在电分相即中性无电区,列车运行通过电分相时出现速度损失、带电闯分相引起弓网拉弧使弓网设备受损以及过电压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地面电子开关自动过分相装置,该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断电时间短、无暂态过程等特点,可有效解决列车过分相问题,且实施性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董廷超 《电气化铁道》2018,(2):39-41,44
时速200 km以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采用关节式电分相,列车通过电分相时引起的过电压会造成机车放电间隙击穿或受电弓烧蚀等事故,危及电气化铁路的运营安全。本文在介绍3种列车自动过电分相方式的基础上,根据过分相时受电弓位置的变化建立列车通过关节式电分相的模型,对过分相不同阶段的过电压进行分析,并采用阻容保护措施对过分相过电压进行抑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运[2008]34号《CTCS-3级列控系统整体技术方案》对自动过分相的描述是:列控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分相区信息,在适当位置给动车组过分相装置发送指令,实现自动过分相。对于CTCS-3级列控系统,牵引供电分相区信息与列车行车许可一起由RBC提供给列车;对于CTCS-2级列控系统,牵引供电分相区信息由地面应答器提供给列车。分相区信息包括至分相区距离、分相区长度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HXD1C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控制的原理及特点,提出实时卸载斜率控制以解决固定卸载斜率模式下机车进入分相区后的动力调节失衡问题;详细阐述了自动过分相实时卸载斜率的计算方法和优点。实际运用表明,采用实时卸载斜率的控制策略,实现了机车牵引功率的精确卸载,为机车牵引重载货运列车安全通过分相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系统由列车识别、逻辑控制、操作执行、远程控制、接触网转换区及机车兼容六大子系统构成。合理的接触网转换区布置是关系到系统整体功能实现的关键。由于自动过分相系统要求接触网上不能存在供电死区.因此其转换区必须采用锚段关节的形式.随着中国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运行列车编组形式多样,尤其在200km/h客货共线区段.如何合理的布置接触网转换区,使之适应线路上复杂的列车运行需要.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光远 《机车电传动》2006,(6):72-73,75
分析了现有SS9型电力机车由于总体布置上的缺陷,造成逻辑控制程序对牵引通风机2、3故障处理上的不足及机车过分相时的速度损失,提出了逻辑控制程序中加入过分相快速给流控制环节,以减少列车过分相所造成的速度损失。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力电子开关自动过分相技术应用引起的严重列车冲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极短时网压中断的动态力矩卸载与加载控制策略,实现列车在失电时间内仍能保持列车牵引力,主动抑制列车冲动;揭示了异相网压极短时切换工况下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原理,并提出了适用于异相网压切换的励磁涌流主动抑制策略;阐述了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快速单相锁相环与传统锁相环相结合的优化锁相策略,可有效解决电子开关过分相工况下列车控制异常以及牵引力恢复时间长的难题。神朔铁路正线试验中模拟列车满载通过电力电子开关过分相工况,充分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