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在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的基础上,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类型及产生车辙的机理。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到最佳沥青用量及PR PLASTS.S添加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掺量,从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可以看出,选择相对较粗的级配有利于形成矿料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掺加抗车辙剂后,各种路用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抗车辙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承德市山区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出现日益严重的车辙病害,分析了长大纵坡路段车辆荷载作用特点和车辙病害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采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和掺加抗车辙剂两种措施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并制定了四种路面结构形式在平青乐二级公路中修筑试验段,来验证抗车辙剂沥青稳定碎石路面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两种抗车辙剂的使用效果,对添加了两种抗车辙添加剂的沥青混凝土性能进行了不同掺量、不同温度的车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试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试件的60 min变形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试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掺加0.5%、0.6%两种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凝土70℃动稳定度大于5 000(次/mm)。在平阳高速公路路面中面层掺加0.5%抗车辙剂,车辙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提高了平阳高速公路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4.
车辙是目前高速公路经常出现的病害之一,掺加抗车辙剂可以减少车辙的发生.鉴于此,研究了不同抗车辙剂的掺加量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进而确定出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抗车辙剂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5.
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交通量的增长以及轴载的加重,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日益严重,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受到很大威胁,从外掺抗车辙剂的角度出发,结合抗车辙剂的改性机理,研究了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外掺抗车辙剂能够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且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有一定程度提高,最后总结了外掺抗车辙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掺Duroflex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Duroflex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机理,采用AC-16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Duroflex抗车辙剂掺量下的路用性能试验,分析研究了Duroflex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以达到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抗车辙剂能明显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抗车辙剂掺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掺量越大高温稳定性越好,但当掺量太大时会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综合来看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为0.7%.  相似文献   

8.
车辙是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上车辙尤为明显.通过对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途径的分析,提出从采取多级嵌挤密级配设计法和提高沥青结合料的性能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并以汕昆高速公路安龙互通连接线为例进行长大长纵坡运煤重载路段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验证和工程施工实践.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掺加RA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其动稳定度是普通沥青混合料的10倍以上,而且RA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也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因此其在改善基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其抗水损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添加了抗车辙剂路孚8000~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对抗车辙剂不同掺量下的沥青胶结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低温弯曲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混合料掺入抗车辙剂后,动稳定度提高显著;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变化不大;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分形描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准确模拟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研究了粗细集料不同级配分形维数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级配分形维数公式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的分形值,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和微观结构的电子扫描。分析结果表明:4.75 mm通过率是集料尺度的分界点,集料分形维数与抗车辙性能有一致相关性,分形值越大,抗车辙能力越高;根据路用性能设计集料级配可以定量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差异和路面性能,及路面微观结构与宏观路用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