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滑板测粘系统的测定结果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变性反映了其低温变形能力。因此,准确地测定沥青的流变性具有重要价值。在研制三块板式滑板测粘系统时,本文作了一系列的假定,这些假定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需要分析。为了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到沥青膜在荷载作用下的流场运动方程,以此来分析由于线性假定带来的误差;另一方面,采用光测力学的测试方法测定了拉伸状态下的蠕变速率,以此与滑板测粘系统的试验结果对比,说明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温流变特性的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利用自行开发的滑板测粘系统,首先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和较广的剪应力作用范围内对沥青的低温流变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沥青低温性能的评价方法;并通过与多种不同产源、不同炼制工艺的沥青实际使用情况相比较,与SHRP推荐的评价方法以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相比较,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滑板式侧滑仪测滑量检测结果离散性大、重复性差的问题,以滑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滑板与轮胎胎面之间侧向力的相互作用,从理论上分析滑板在检测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滑板横向运动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其进行求解,得出滑板位移的理论计算公式和前转向轮在滑板上的运动胎迹;最后分析和讨论了侧滑值受到回位弹簧的刚度、滑板的质量、被检车辆的质量和被检车辆速度的影响规律以及侧滑仪测量误差的形成机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滑板的位移是滚动轮胎在滑板上的位置函数,其按一定的角频率波动变化;滑板位移的最大值与滑板所受的侧向力成正比,与弹簧刚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负荷拖车是用来测试车辆动态牵引性能的现代车辆测试设备,测功系统在试验过程中为之提供可调节负载,对拖车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在简述负荷拖车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拖车的新型测功系统——液粘测功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并分析了测功系统的恒转矩控制、输出稳定转矩的响应情况,及其对改善负荷拖车试验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力检测道防滑板 技术说明 汽车制动力检测时,当非测试车轮与地面间附着力不足够大,被测试车轮往往脱离前滚筒或爬上后滚筒,结果使被测车轮制动力测试数据偏低。  相似文献   

6.
目前,顶进框架桥工作坑滑板设计基于经验,无法根据桥址、规模、施工条件进行针对性设计。为解决这些问题,将滑板简化为支承在弹性地基上的空间梁格,利用依托工程,系统研究滑板受力。在此基础上,对框架桥预制过程开展滑板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滑板受力最敏感参数为锚梁高度,同时建议在类似工程中加强桥位附近的地质勘察,确保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公路》1980,(5)
为设计简支梁连续桥面提供资料和采用聚四氟乙烯板(以下简称氟板)支座以减少软土地基桥台后仰对桥台桥面的影响,我们对氟板的滑动摩擦系数进行了试测。试件垂直荷载为2800公斤,以5毫米厚无侧限的氟板为上滑板,底板分三种:1.厚1毫米不锈钢板用环氧树脂粘于12毫米厚钢板上,表面未加工,光洁度约▽6。2.在表面加工为▽6的普通钢板上,镀硬铬5丝。3.在表面加工为▽6的普通钢板上,镀锌。第一次以垂直压应力σ=44公斤/厘米~2测定,第二次σ=88公斤/厘米~2,测前均用丙酮清洁各试件表面。第三次在试件表面薄涂黄油后测定。(下转第22页)  相似文献   

8.
李平 《汽车科技》2000,(4):51-55
对半挂车双轴无拉杆平衡悬挂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轮晨正常磨损,钢板弹簧总成滑板非常磨损,悬挂系统紧固螺栓和铆钉的松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特别是对钢板弹簧总成在空载运输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钢板弹簧总成作用长度和总片数不变的条件下,以降低钢板弹簧总成振动频率入手,对钢板弹簧总成进行分两组计算,达到减少上述三个问题出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滑板式钢板弹簧悬架变刚度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越今  宋健 《汽车技术》1997,(12):1-3,12
建立了重型载货汽车广泛采用的滑板式钢板弹簧悬架变接触点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类弹性体变接触点约束问题的求解方法。对这种悬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动刚度的变化特性,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变形协调理论,结合实例计算出组合抗推体系中阻滑板的水平抗推刚度,对其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阻滑板的施工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