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舰炮武器系统智能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炮武器系统是一种集控制、决策及管理于一体的复杂大系统,全系统的自动化目前依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本文以舰炮武器系统存在的控制问题为背景,分析了智能控制理论在舰炮武器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在分析现有舰炮武器系统控制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理论,提出了舰炮武器系统的三级智能控制结构,并对每级的结构、功能及设计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惯性技术在舰炮武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惯性技术在舰炮武器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捷联系统在舰炮武器系统中应用时产生的杆臂效应,并介绍了捷联系统的杆臂效应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舰炮武器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基于仿真的舰炮武器系统评估手段,指出了仿真方法对舰炮武器系统试验评估的适用性,并建立了系统仿真试验平台。该仿真平台的应用,可以对舰炮武器系统进行更为全面的考核与评估,优化舰炮武器系统装备的配置及性能需求,促进舰炮武器系统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建模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是对舰炮武器在实战条件下完成防空、对海和对岸任务程度的综合度量,评估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可以鉴定舰炮武器整体战术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性能.本文通过对舰炮武器系统作战过程的分析,利用WSEIAC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现行武器系统试验数据结合,可以对舰炮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能够为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提供有效且便于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保障性评价问题,根据其保障性内涵,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舰炮武器系统的保障性评价模型,给出了研制阶段舰炮武器系统保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克服了以往定性评价方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能更准确地为舰炮武器的保障性设计提供依据。并以多种型号舰炮武器系统为例,对其保障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可有效地用于舰炮武器系统的保障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舰炮武器系统的智能化将是未来舰炮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所谓舰炮武器系统的智能化,是指舰炮系统将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仿生技术等模拟人脑的某些智力活动,从而形成一种理想的现代化舰炮系统。目标智能识别、战术决策和运筹、射击指挥自动化、故障自动修复和重组、智能弹药是智能化舰炮发展的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是舰炮武器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个舰炮武器系统陆上联调仿真试验为例,介绍仿真试验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机理、方法等。并对仿真技术应用在舰载作战系统、武器系统联调试验中的有关技术方向,提出了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舰炮随动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是影响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舰炮随动系统参数时变性和负载干扰大对其快速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建立了该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并以某型舰炮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器调节时间短、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该类控制器能够在舰炮随动控制中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由于某型舰炮武器系统大量装备并投入部队使用,为解决部队日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尽快形成战斗力,论文提出了新型模拟训练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阐述了系统功能组成和运行流程,形成人在回路的实时仿真训练系统,不仅可在短时间内为部队提供训练平台,还能对某型舰炮系统的技术状态进行仿真和测试,达到既训练人又训练设备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舰炮武器系统功能动态重组,论文提出了动态重组框架,整合舰炮武器系统的资源,实现对舰炮武器系统功能的动态管理和配置,最后给出了舰炮武器系统功能的动态重组流程。功能动态重组对舰炮武器系统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信号处理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声纳系统日益复杂,测试性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测试性要求和指标已经独立与可靠性、维修型、保障性和安全性一起列入声纳系统研制要求,并要求从系统设计之初就开展测试性设计。论文给出一些声纳系统测试性的设计思路,原则和方法。通过不断引入机内测试设备(BIT)、自动测试设备(ATE)、综合诊断、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等新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测试性设计必将进一步提高声纳系统战备完好性,降低维修保障费用。  相似文献   

12.
智能船舶航行技术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从辅助决策到自主驾控的完整软硬件系统,实现人工驾驶到智能驾驶的演化,而核心技术的突破与软硬件系统的研发离不开完善的测试验证体系和健全的规范标准.对目前国内外智能船舶测试场现状进行综述,对以性能、能效、信息、智能为对象的智能船舶航行功能测试构想进行解析,最终提出以虚拟仿真为初试、模型测试...  相似文献   

13.
方立新  陈海飞  邵东青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1):116-119,155
文章结合试验场试验数据资源,探讨了试验过程复现与分析系统的实现思路,对系统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概略设计,对涉及的系统成员自动生成和重演数据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系统实现后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嵌入式软件自动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莹  田立军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27-29,38
研究分析嵌入式软件洲试特点及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的工作机理,给出一套针对嵌入式平台系统以及各种DSP板、专用单板机的测试解决方案,阐述采用纯软件方式的测试工具完成高级别覆盖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贺明志 《船电技术》2013,(11):8-9,5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国家,电线电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内电线电缆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需要依据国家标准,采用科学方法,对电线电缆质量做好检测.本文系统阐述了电线电缆的主要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供电力工作者及质检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船测速试验是一个数据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甚为重要。基于BSRA(英国船舶研究协会)航速修正方法,结合多次的测速试验经验,对实船测速试验数据测量、数据分析等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船舶操纵性测试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软件实现。操纵性测试仪利用DGPS数据,通过软件实现《GB/T 3471-2011海船系泊及航行实验通则》中规定的动态测试项目。通过实船测试验证了该船舶操纵性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其测试数据对船舶设计人员和操纵人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舰载指挥仪综合检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型舰载指挥仪,采用数字--物理仿真模式,建立了一个指挥仪精度检查的自动检测平台.该平台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结构,按照模块化设计思想,以智能电路和相应机电设备,提供指挥仪静动态精度检查所需的如雷达、声纳、平台罗经等设备的所有相关信号,并采集指挥仪射击诸元,自动生成检查报告表.系统联调表明,相对传统检测方法,使用该平台后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得到改善,实时性强,并且指挥仪完全工作于实战状态,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9.
近10多年来吊舱推进器在众多的船型上取得了成功的使用经验,预报其实船性能成为船东和设计部门关注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吊舱式推进器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吊舱推进器的模型试验方法及其特点,提出了在敞水、自航试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评定船舶操纵性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基于ITTC 7.5-02-06-05的指导意见,对船模回转试验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基于自由自航模回转试验方法,对某型船进行重复性试验,获取试验相关的不确定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置信区间为95%、置信因子为2的条件下,船模试验回转直径的不确定度为4.9%,结果可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