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道港口》2008,29(4)
本刊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获悉,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共同起草的《海域使用管理标准体系》已通过了专家审查,将作为行业标准发布实施。据悉,《海域使用管理标准体系》是由海域使用管理中众多海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包括现有的、应有的和将来需要制定的标准,是随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07,28(3):220-220
2007年4月24日,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动员大会在大连召开。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和大连市副市长孙广田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海洋局海域司司长于青松、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兴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玉银、书记周永有、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马德毅以及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海域处长、共建执行单位负责人、沿海地级市海洋局分管领导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吕航 《中国船检》2001,(7):12-14
今年6月26日,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作了提请审议的<海域使用管理法>(草案)的说明.其中提到,我国即将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在海域使用上终于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此,记者走访了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  相似文献   

4.
《航海技术》2007,(5):14-14
按照近期交通部发布的《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和交通部海事局发布的《2007年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07年7月1日起,上海港对港内适用船舶的排油污设备实施铅封管理。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9,32(9):16-17
1.海事立法存在不和谐问题 由于海事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复杂性,造成当前在海事管理上存在着人们戏称的“群龙治海、各自为政”的复杂局面。除了有关国家主权和外交的《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年)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8年)之外,目前我国有关海事的法律主要有:《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1999年修订)、《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渔业法》(1986年、2000年修订)、《矿产资源法》(1986年、1996年修订)、《海商法》(199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港口法》(2003年)。  相似文献   

6.
《最佳管理实践》第四版成为船东和船长们穿越海盗高危海域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最佳管理实践》第四版成为船东和船长们穿越海盗高危海域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辽阔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面积的71%,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蔚蓝色,那是大海的所在。但在我国近海一些地区,有的海水是黄色的,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更是变成了黑色。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15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其中渤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31%,污染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9.
《渤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程序规定》于2003年6月1日实施,按照该规定,符合条件的船舶的排污设备将实施铅封管理。文中针对铅封工作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就《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07,28(1):33
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高达90.4%,导致渤海海域污染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万km^2,占渤海总面积的26%,其中严重污染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均比2005年增加1000km^2,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主要标志的环渤海经济圈建设,被视为可等同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未来经济活跃核心区域,一场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大潮正在这里拉开序幕。但令人担心的是,据公报显示,2006年天津周边渤海海域污染状况要明显比以往更为恶劣。其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2870km^2,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比2005年增加570km^2。为此,在进行滨海新区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近海水域污染现状,将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课题。有关专家指出,渤海海洋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呼吁渤海经济圈建设要重视“碧海蓝天”。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强化厦门、汕头两地海事监管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服务两岸三通,2011年11月25日上午,厦门海事局、汕头海事局在汕头签订了《共建平安和谐海域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台湾海峡中南部平安和谐海域。  相似文献   

12.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2):112-112
2012年3月27日,秦皇岛市举行了“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仪式”,自此,为期3a的北戴河近岸海域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据悉,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日前联合下发了《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3.
海域使用权的物权性分析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域使用权是指海域使用者依法享有对国有海域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对于使用海域的单位或个人,按法定程序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妨碍或侵犯。同时,使用人的权利应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产生,必须在法律或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该权利,即权利人对海域的使用并非可采取一切手段和方法,必须遵守主管机关核准时所附带的限制和条件,必须按照主管机关审核批准并记载于海域使用权证书上的用途使用海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视窗     
《中国船检》2007,(5):10-14
要闻速递:《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9月1日起施行;《船员条例》配套规章年内出台;《国际船舶保安规则》(交通部2007年第2号部令)7月1 日起施行;港口建设管理规定》(交通部2007年第5号部令)6月1日起施行;《航道建设管理规定》(交通部2007年第3号部令)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07,(5):32-32
为限制和减少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研究”工作,保护水域环境,交通部于近日颁布《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各有关单位积极做好《规定》的宣贯和落实工作,严格执法,打击沿海海域船舶的非法排污行为。同时要求各有关港口按《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使用证的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虎  贾晓薇 《中国水运》2006,6(11):167-169
随着全国港口建设飞速发展,对港口用地的管理也变得更加重要。不同省、市政府部门对填海形成陆域后,在换发土地证时,是否需要再次缴纳土地出让金意见并不统一。通过比较各地对填海造地时缴纳海域使用金的标准,本文提出港口建设用地和港口建设用海的联系,对办理换发土地使用证相关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31日,交通部以2007年第7号部令颁布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自《07规则》)实施以来,船舶签证与其他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得以进一步明确和理顺,船舶签证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船舶签证管理工作还存在规定不清、报告制度建立滞后、对高效、便民的原则体现的还不充分等不少问题,本文试从船舶签证管理海事职责入手,对船舶签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拥有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海域:沿海数十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多是理想的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沿岸和沿海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水产资源。广东海事局在5月19日的《海空立体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研究报告》评审会上,透露了他们将率先构筑海空立体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体系,以防止和控制海上溢油事故,减轻污染损害,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使海洋资源能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沿岸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保障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0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船员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了阐述,最后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施行对海事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舟山海域航路复杂,天气形势多变,且船舶流量巨大,是浙江省海损事故的多发地。为减少舟山海域海损事故,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收集2017—2021年舟山海域海损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舟山海域海损事故的整体形势、时间特征及空间特征,研究事故原因,总结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事故特点及共性问题提出风险防范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加强海事管理等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