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汽车整车装配厂,为完成主要的发动机、副车架、后桥、排气管、油箱等部件与车身的合装,有很多不同的合装输送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选用适合自身产品的最优化的合装。本论文主要是结合神龙公司的产品结构,参考法国PSA成熟的合装输送形式,国内设备厂家的经验,从目前神龙公司认为较好的静止合装输送方式与国内外其他厂家的AGV方式的对比,总结出适合神龙公司产品的静止合装输送形式,及对其输送形式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后装压缩式垃圾车上料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垃圾斗上料机构3种不同的驱动形式、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对垃圾斗上料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和比较,并得出双曲柄式自遮盖垃圾斗上料机构性能更佳,是中/大型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1 KD组装形式及特点 目前.我公司向客商提供的KD组装形式主要有SKD组装形式和CKD组装形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使用弯曲导轨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发生导轨撞裂现象,分析了导致导轨撞裂的几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导轨的结构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5.
钢桥面铺装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立峰  钟鸣 《国外公路》2000,20(4):16-19
文中介绍了钢桥面铺装的设计及功能要求,分析了钢板面铺装的设计目的和特点,进而介绍了世界各国钢桥面的结构形式、材料要求、防水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文斌 《隧道建设》2022,42(Z1):433-441
为降低特长隧道“一洞双机”模式下2台TBM同时施工的相互干扰,实现2台TBM协同、高效、快速施工,以北疆供水二期工程某标段为背景,针对TBM组装洞结构形式、皮带机出渣、有轨运输、隧洞施工排水等方面,基于“独立运行、统一管理”的思路,形成“一洞双机”TBM高效施工关键技术: 1)TBM组装洞结构优化关键技术; 2)双向多级皮带机出渣关键技术; 3)综合互通型有轨运输关键技术; 4)汇流式梯级抽排水关键技术。从应用效果来看,优化后组装洞结构形式合理,满足2台TBM同步组装的需要,并有助于实现皮带机、有轨运输、施工排水等关键技术系统的建立。在掘进施工阶段,各系统运行良好,有效应对了“一洞双机”模式下2台TBM施工干扰大、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2台TBM的长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高电压、大电流输电铁塔越来越多,特别是500kV转角塔导线挂线处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由原来单一的挂线板、挂线角钢,逐渐转变为角钢与扳组合焊接的结构形式。该节点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铁塔的可装性。本文主要通过查找影响组合挂线角钢可装性的主要原因,并制定措施实施解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后装压缩式垃圾车锁紧机构从引进国外技术的锁紧机构发展到人工锁紧机构,再发展到自动锁紧机构的变化过程,阐述了各结构的构成原理、改进方法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后装压缩式垃圾车装料器结构型式有很多种,对最常见的几种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常.驾驶员都知道非同步变速器起步挂档、换档时油门配合不好会导致齿轮的撞击,发出异响。斯太尔91系列载货汽车装用两种结构形式的变速器。一种是ZF变速器.其中ZF 5S111GP型变速器装用了惯性锁环式同步器.是一种较先进的变速器。而另一种则是具有独特结构的美国伊顿(Eaton)公司的富勒(Fuller)MT11509C变速器。为了克服变速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轻型后卸式垃圾车配置的后支撑装置的结构及性能。该装置在安装、拆卸和使用上非常方便灵活和安全有效,并能适用于需要安装后支撑装置的各种轻型底盘的配装。  相似文献   

12.
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的3种结构形式,对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相关法规进行了介绍,并对后排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某车型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失效原因,对其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结构和焊点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结构在模具冲压和车身焊接中均未出现问题,满足了静拉试验相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开发项目,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整车碰撞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高速后碰过程中燃油系统的完整性及高压电安全防护。通过合理的后舱结构设计以及软硬件双重高压防护的方案,使该轿车顺利通过高压电车辆国家后碰安全性法规。  相似文献   

14.
王爱国  杨桃 《天津汽车》2013,(12):27-30
为提高乘用车后碰发生时乘客的安全性以及避免燃油泄露,对某款车后纵梁采用分段式设计、合理布置吸能筋及增加后纵梁加强板等优化车身结构设计的方法,使后排R点侵入量由优化前的125mm低为44mm,最大加速度值由24g降低为18g,加速度峰值时间较优化前延迟5ms,同时同一位置处最大截面力由80kN减小为58kN,后碰性能明显提升,通过CAE仿真分析及实车验证,该设计方法符合法规要求,为处理类似车身结构设计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载货汽车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法规,分析了该装置的现状,进行了碰撞理论研究和相关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作者自主设计的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主要尺寸的设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轿车后车门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轿车后车门动态特性的分析是基于后车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对后车门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模态分析,在四种工况下对后车门进行扭转刚度与下垂刚度的分析,通过分析,为轿车车门结构设计选择及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发展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更快更舒适成为了今后汽车的研究方向,因此悬架系统成为了人们首要的研究目标。本设计以两座电动汽车后悬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类型的悬架的优缺点进行对比,选取最适合两座电动汽车后悬架的悬架类型,采用非独立悬架以达到制造简便、方便维修且结构简单的目的。对后悬架的弹性元件和减震器进行计算,确定其弹性元件和减震器等零部件的具体数值并进行校核,确保计算所得的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并运用CATIA建模。  相似文献   

18.
以微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后支撑装置,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廉、便于安装和拆卸、占用空间小等优点,适用于轻型及微型专用汽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ANSYS软件为工具,对某型号越野汽车驾驶室后悬置支架进行受力分析,详细准确地确定了汽车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部位,依托分析结果对支架结构进行优化,达到降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关键部位应力的目的,并通过实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支架有效地改善了关键部位的应力,解决了支架断裂问题,提高了整个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可靠性能。  相似文献   

20.
论述某车型后组合灯的设计开发过程。分析后组合灯的功能布置、间隙面差定义、模拟验证以及其与活动部件的运动干涉状况。结果显示,后组合灯包含的功能为:制动灯、后位置灯、后转向灯、倒车灯、后雾灯,且后转向灯面罩颜色需要改为无色透明;在后背门运动过程中,后组合灯与后背门无干涉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