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首先指出,历来船舶的推进系统采用桨-轴-机三位一直线且它们的公共轴心线都几乎平行行船舯的传动方式,存在着推进效率低等,问题,而从实际出发采用万向节偏移传动螺旋桨的方法,可使单桨船的推进效率提高7%-10%,双桨船的推进效率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2.
十字轴万向节串联轴系传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多个十字轴万向节串联轴系的传动规律,建立串联轴系从动轴转速、角加速度、转矩的动力学模型,得出同步传动的条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分析十字轴万向节串联轴系从动轴转速、角加速度、转矩的动态特性,分析的结果可用于指导万向节串联轴系的布置设计,并对轴系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指出,历来船舶的轴系有用“固定”轴支架而无法使螺旋桨“升降”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实用出发,通过在轴系中增设万向节和变“固定”轴支架为螺旋副传动型式的活动轴支架后,则可使螺旋桨通过“无级升降”实现推进器变吃水设计;减少船尾振动和噪音,实现船内清洗桨叶,以及必要时还可实现在舱内更换推进器…。由于该装置已经实船使用,螺旋桨的“一桨四能”特点显著,故本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指出,历来内河船舶的轴系因采用“固定”轴支架而无法使螺旋桨上下“升降”实现“一桨多能”等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在轴系中增万向节和变“固定”轴支架为螺旋副传动型式的“活动”轴支架后,则可使螺旋桨通过上下“无级升降”实现推进器变吃水设计;减少船艉振动和噪音;实现船内清洗桨叶,以及必要时还可实现在舱内更换进器,船不进坞切割浆叶与实现多浆船在非全速航行时对部分浆不工作实现的布置。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推进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各种复合材料特点,介绍复合材料用于船舶螺旋桨及推进轴系的技术性能特点以及国外复合材料推进器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时,由于三个螺旋桨之间会发生相互干扰,螺旋桨的负荷及克服的 船舶阻力也不尽相同;本对三桨船自航试验时各桨的推力减额及船的阻力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三桨船自航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作了探讨,提出应首先按螺旋桨的有效推力来分配各桨克服的船的阻力,再进行推进因子分解的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浅吃水多工况船舶推进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多工况拖船采用不同推进方式的性能比较表明导管螺旋桨优于普通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优于导管螺旋桨,二档变转速的导管螺旋桨与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推进效果相当,建议在多工况船的螺旋桨设计中采用二档突转速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万向节传动装置的无人艇推进系统,建立十字轴万向节运动学模型,分析轴线夹角对万向节运动学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十字轴对万向节附加弯矩的影响规律;其次,建立双十字轴万向节简化当量模型,研究万向节弯-扭振动对主动轴支承处y和z方向转速以及从动轴输出转速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线夹角调节过程中,万向节从动轴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附加弯矩随转角变化曲线呈正弦波动规律,而且其响应随轴线夹角的增大而增强;整体上万向节弯振对主动轴支承z方向转速响应要高于y方向,而扭振对万向节输出转速的影响受扭转刚度的影响,适当减小扭转刚度可有效降低转速的波动。  相似文献   

9.
周涛涛  孙超  郎济才 《船海工程》2012,41(5):54-56,60
针对泵桨联合推进系统的船舶推进方式,利用坐标转换得到螺旋桨及喷水推进器叶轮的三维坐标,使用Gambit和Fluent对泵桨联合推进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其推进性能,与螺旋桨单独作用相比表明,其推进性能有一定改进。  相似文献   

10.
作者依据十余年研究发现的“螺旋桨扭切应力损耗原理”发明“条辐叶螺旋桨”并申报中国发明专利。1996年,按推进效率0.70、0.75、0.80设计制作了3只条辐叶挂机螺旋桨,完成多次挂机船试验,创造出推进效率达到0.786,提高船速12%的高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阻塞冰与吊舱推进装置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水动力性能变化规律、载荷分布特点和流场变化趋势,通过建立冰与吊舱推进装置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和理论计算方法,改变阻塞冰的状态和空间位置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来流方向,当阻塞系数相同时,冰块尾端与桨盘面的轴向距离越近,螺旋桨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越大;当阻塞面积相同时,螺旋桨的旋向对螺旋桨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的影响不大;在相同阻塞系数下,垂向距离分布对螺旋桨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几乎没有影响。冰块阻塞物对螺旋桨的阻塞面积越大,螺旋桨前面的低压区域越大;随着阻塞面积减小,阻塞物对螺旋桨的影响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冰区吊舱推进器的总体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海洋工程船基于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系统的设计研究,引入一种推进轴系+高速轴系的动力传动形式;结合具体的实船应用,详细地介绍了高速轴系设计要点、弹性或柔性联轴器的特点比较以及采用高速轴系的优点.对Z型驱动推进系统高速轴系的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力推进和动力定位全面提高船舶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5年,诺曼底号(Normandie)及30.31节的航速横渡大西洋,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而该船的推进装置就是由阿尔斯通(ALSTOM)公司提供的120,000kW电力推进系统。从那以后,主要用于传动领域中的功率电子设备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船舶装上了电力推进装置。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于柴油机--电力推进系统、“美人鱼”(Mermaid)吊舱式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的阿尔斯通公司产品及它们对船舶性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推进装置在船舶设计中为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决定着船舶运行速度,还决定着船舶能否实现安全运行。对于船舶的推进装置来说,主要构成部分为主机、轴系以及螺旋桨,在船舶长期运行以后,其推进装置如果不注意维护,经常会发生故障,最先会发生故障的部分就是螺旋桨,进而影响到轴系与主机。为做好船舶推进装置故障诊断分析,本文将从船舶推进装置构成与传动方式入手,研究船舶推进装置故障诊断技术,并提出船舶推进装置的维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水面螺旋桨和喷水推进器是两种不同发展途径下的产物,现代水面螺旋桨的发展起源于对赛艇的严格要求-普遍要达到100英里/小时或更高的速度。近年来,推进器技术的发展已应用于航速高达40节的游艇,商船和军用快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攻击型潜艇的对转电力推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有关攻击型潜艇对转电力推进生命力的某些问题,论题包括对转推进的潜在效益。电力推进的优点和对转与电力推进进联合的机舱概念。与敞式和性能增强型单螺旋桨比较,对转螺旋桨可使推进系数增高。  相似文献   

17.
对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叶片出现突然折断后的船舶推进性能作了分析计算,获得了螺旋桨折断后主机转速、功率及航速的变化关系。实船航行性能测试结果同计算预估相当吻合,说明该分析计算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今后出现类似突发事件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螺旋桨负载特性动态仿真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丛望 《船电技术》2002,22(4):22-25
通过对螺旋桨负载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螺旋桨负载模型建模的方法,给出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流程图。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某型船舶推进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出实验曲线图。  相似文献   

19.
舰船推进电机及螺旋桨负载模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舰船电力推进替代传统的柴油机推进已成为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同时模拟推进电机及螺旋桨负载特性的舰船电力推进模拟系统。首先设计了电力推进模拟系统,提出了它的控制策略;其次提出了模拟直流推进电机的设计依据,并进行了模拟直流推进电机的设计;然后介绍了2种模拟螺旋桨负载计算模型;进一步介绍了系统硬件和控制软件;最后用PSIM仿真软件和模拟装置对推进电机和螺旋桨负载在各种工况下的特性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电机设计方法和系统控制策略是正确的,该电力推进模拟系统能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0.
护卫舰推进系统的运行工况变化较大,主机在全寿期中的大部分时间均以部分负荷和不稳定状态运行。采用费效比较好的巡航柴油机使推进系统的设计更加复杂,因此柴油机的负荷比通常使用的燃气轮机限制更多。其噪声特性方面的要求限制了调距桨的运行。基于以上考虑,荷兰海军研究开发了推进系统设计的动态模拟模型及描述整体模型以及螺旋桨和舰船的水动力子模型。说明了如何应用该模型对推进系统的设计进行评估。由于有了这种设计,模拟模型为荷兰海军提供了一种工具,可以用来指导螺旋桨加/减速时无空泡运行的设计。由于包括了海情对螺旋桨负荷的影响,应用该模型可以对螺旋桨在各种偏离设计点时的空泡性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