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修船》2017,(2):45-48
文章根据极地环境下,船舶海水系统内冰晶生长的特点,分析不同无量纲过冷度下冰晶生长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对其进行相场模拟,找出换热器的最佳工作区间。模拟结果表明,无量纲过冷度由0.3上升到0.6时,凝固潜热的释放越来越容易,冰晶与换热器的换热越来越充分,换热器的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当无量纲过冷度达到0.5和0.6时,冰晶的生长速度过快,在海水管道系统内形成冰堵,导致船舶换热器无法正常运行。综合考虑,应将无量纲过冷度控制在0.4附近,才能保证船舶换热器正常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静止及摇摆状态下窄矩形通道内的强迫循环过冷沸腾汽泡动力学效应数学模型,分析摇摆状态下过冷沸腾中的滑移汽泡受力行为,讨论摇摆状态下附加惯性力场对汽泡行为影响的规律。基于分相流模型,分析不同摇摆运动参数对过冷沸腾液相流动传热特性及汽泡运动的影响程度,并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摇摆运动不足以导致强迫循环质量流量发生明显变化时,由摇摆运动引入的附加惯性力及由流道空间位置改变引起的浮力变化均不足以改变汽泡运动的规律,因此,摇摆运动对过冷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获得的结论可为船用换热器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文简述了冷凝器过冷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小过冷度的方法,运用模糊PI的方法设计出冷凝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过冷度控制器.通过仿真表明,模糊PI控制器较之常规PI控制器,对于冷凝器过冷度的控制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此文分析了单级回热循环和单级过冷循环。并讨论了使用R22作为制冷剂的制冷循环选择过冷循环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冷凝器的真空与凝水过冷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船用冷凝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冷凝器的简化集总参数模型,并设计了冷凝器的真空与凝水过冷度控制系统.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实现了冷凝器的控制系统仿真,并对降负荷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冷凝器的真空与凝水过冷度控制系统能及时地调节循环水的流量,以保证冷凝器的真空维持不变.同时,通过热力除氧来提高凝水温度,可以有效地将凝水过冷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这对于冷凝器的真空与凝水过冷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凝水过冷度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凝汽器真空-凝水过冷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出了仿人逻辑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控制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主冷凝器真空与凝水过冷度的智能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主冷凝器为典型对象,提出了主冷凝器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并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主冷凝器真空与凝水过冷度局部分层模糊控制系统,最后给出了验证该控制系统效果的仿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与压缩机两个方面分析了压缩机在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时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应急工况运行时的船用核反应堆所允许的过冷度限值进行分析,选择不可隔离的小破口失水事故进行分析计算,认为过冷度限值应该为10℃.  相似文献   

10.
抑制或防止气体水合物的生成一直是油气生产和运输部门关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设备,开展了多种钻井液处理剂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各实验组分的过冷度,并得出结论:在钻井过程中添加一定剂量的有机聚合物类处理剂可以抑制水合物生成,在实验条件下,抑制能力从强到弱分别为:PF-THTN、PAM、LV-CMC、XY-28、SD-102。  相似文献   

11.
以人字形板式换热器板片为研究对象,测试单相流体在三种不同组合方式的板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并对此进行比较,得出三种组合方式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波纹角度的增加,板式换热器的阻力特性不断升高,换热性能则先增加再逐渐下降。综合板式换热器流动换热特性随流速的变化规律,小波纹倾角模型换热效果最差,但其压损最小;大波纹倾角模型换热效果最好,同时压力损失最大;混合板片模型换热效果和压降都介于小波纹倾角模型和大波纹倾角模型中间。  相似文献   

12.
基于CFD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定子蒸发冷却的特种异步发电机转子冷却问题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计算仿真结果和试验样机的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可以对特种异步发电机转子冷却问题进行有效模拟,这为特种异步发电机转子冷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模拟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螺旋角的关系,通过建立多个不同螺旋角的管壳式换热器模型,运用数值计算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模拟,并对其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存在最佳螺旋角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最优。相同换热器结构的条件下,壳程进口流量对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最佳螺旋角没有影响。随着壳径的增大,双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最佳螺旋角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or model of a marine diesel engine based on physical, semi-physical, mathematical and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which allows fast predictive simulations. The whole engin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functional blocks: cooling, lubrication, air, injection, combustion and emissions. The sub-model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block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engine working principles equations and experimental data collected from a marine diesel engine test bench for SIMB Company under the reference 6M26SRP1. The overall engine system dynamics is expressed as a set of simultaneous algebraic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using sub-blocks and S-Functions of Matlab/Simulink. The simulation of this model, implemented on Matlab/Simulink has been validated and can be used to obtain engine performance, pressure, temperature, efficiency, heat release, crank angle, fuel rate, emissions at different sub-blocks. The simulator will be used, in future work, to study the engine performance in faulty condi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assist marine engineers in fault diagnosis and estimation(FDI) as well as designers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the cooling system, lubrication system, injection system, combustion, emission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imension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This program is a platform for fault simulator,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sub-blocks engine’s output of changing values for faults parameters such as: faulty fuel injector, leaky cylinder, worn fuel pump, broken piston rings, a dirty turbocharger, dirty air filter, dirty air cooler, air leakage, water leakage, oil leakage and contamination, fouling of heat exchanger, pumps wear, failure of injectors(and many others).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舶自流冷却系统对冷却器要求的特点,对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热工理论计算,确定了冷却器宜采用小管径换热管的钛合金管壳式换热器,获得了小管径换热管数量与不同航速、冷却流体流动状态的设计关系,且基于热工计算结果表明了结构优化方向。采用 CFD技术对两管程流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获得了后端管箱封头a/b的最佳值。实船工程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设计和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晶闸管作为脉冲功率开关器件时,其短时导通电流往往数倍于它的通态平均电流,短时积聚的损耗会使晶闸管结区累积大量热量,造成其结温瞬间陡升,试验表明极易使得晶闸管因结区过温而击穿.因此如何优化设计晶闸管脉冲功率开关阀体结构、最大限度快速散热、降低结区温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基于ABB的5STP 52U5200型晶闸管所构建的脉冲功率开关阀体结构及其柯尔热阻抗模型,并利用Matlab的SimuLink构建脉冲功率开关阀体的热网络仿真模型,获取晶闸管耗散功率与其最高结温、晶闸管耗散功率与其壳温的可视化关系曲线,归纳了脉冲功率开关导电极的热阻与热容对晶闸管最高结温的影响规律,为晶闸管脉冲功率开关阀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并得到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基本要求、目的、传热的基本原则及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详细介绍了抗恶劣环境换热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案,并与强迫风冷散热方式进行对比,得出抗恶劣环境换热装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核能闭式循环氦气轮机动力装置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潜艇用高温气冷堆氦气轮机循环为对象,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方法优化其性能,导出循环的功能、功率密度(功率与循环中最大比容之比)和热效率表达式,在高、低温侧换热器和回热器总热导率一定的条件下优化三个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得最佳功率、功率密度和热效率,并与文献中的概念设计方案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翅片排列方式影响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以翅片排列顺序不同的错列式和直列式翅片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分析并比较不同翅片排列方式的套管换热器与光管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翅片换热器换热系数比光管套管换热器换热系数分别提高了87.8%与98.2%,同时压降分别增加了35.1%和37.6%.错列式翅片换热器比直列式翅片换热器换热系数提高了5.2%.  相似文献   

20.
李文元  方林 《船电技术》2019,39(3):29-32
为了研究某种方形锂离子电池中单个电芯发生热失控事故时电池的整体性能,本文利用ANSYS软件进行热仿真分析,同时通过实验对电池中单个电芯进行过充强制其发生热失控分析热失控。模拟过程中根据电池箱中电芯和冷却装置的结构特性对电池三维模型进行简化,通过设置均匀热流密度内热源来模拟电池发热过程。热失控实验时对单个电芯进行强制性的过充使电芯发生热失控至电芯过压保护。结合模拟仿真和热失控实验中电池系统的温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十分接近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根据热失控仿真结果中的电池系统温度分布云图,该型电池的冷却装置能够保证在单个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整个电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