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以北方某高速公路项目为工程实例,对修建过程中预应力T梁出现沿预应力管道方向的裂缝进行研究,分析在预应力管道内浆体和游离水冻胀作用下的预应力管道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而得到预应力管道和混凝土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参数利用弹性力学、混凝土结构理论等相关专业知识推导出应力分布解析式,总结出裂缝形成的原因和机理。  相似文献   

2.
李春入 《交通标准化》2011,(15):134-138
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弯曲裂缝参数着手,根据裂缝特征沿主梁纵向分布的不同,运用相似裂缝的处理原则,将主梁划分为阶梯形刚度分布梁,基于裂缝特征计算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各开裂区段的有效刚度,给出基于阶梯形刚度特征的开裂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挠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级荷载下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阿东西高速W7-1预应力梁工程概况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W7-1桥梁工程分为三类:主线高架桥共有8座.上部结构为28m、3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其中28mT梁102片、36mT梁728片。跨线PS桥9座.上部结构为28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单端张拉.使用P型锚具),共计78片。  相似文献   

4.
阿东西高速W7-1预应力梁工程概况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W7-1桥梁工程分为三类:主线高架桥共有8座,上部结构为28m、3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其中28mT梁102片、36mT梁728片。跨线PS桥9座,上部结构为28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依托某50 mT跨径的梁桥,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采用Midas Civil建模计算分析,验证其加固效果。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体外预应力加固可有效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强度、刚度,进而控制桥梁裂缝发展,提高桥梁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引起混凝土预应力T梁纵向开裂的原因,分析了张紧的预应力钢束对梁体上拱变形的反向作用和受压混凝土由泊松效应引起的横向拉应变作用,并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提出了考虑上述作用下T梁预应力管道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荷载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30m预应力T型梁肋部沿预应力管道方向裂缝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工程概况 伊家铺特大桥为保定段张石高速公路主线的一座特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2+237,为29×4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交角90°.桥梁全长1164.5m。全桥共有40mT梁348片.预制厂设台座30个,每月生产90片T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延水关黄河大桥工程30片5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横向移梁方案的分析、论证与加固措施的计算,提出50mT梁横向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0.
前言 我处承建的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LQ3合同-永定河特大桥,位于河北省永清县境内。合同全长3494m,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20km/h。桥梁分左右两幅,全宽42.0m。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0m、40m孔径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连续T梁。本合同桥梁左、右半幅各114孔,共24联。单幅桥横断面由9片T梁组成,30mT梁1926片,40mT梁126片,共计T梁2052片。永定河特大桥预制梁采用后张预应力,即先预制构件,待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力筋进行张拉,借助锚具的作用,将力筋锚固在构件上,利用力筋的弹性收缩产生应力,经锚具传递给构件,使构件内部建立永存的内力--压实力。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T梁以结构较为简单、跨度能力大以及安装方便等优势,广泛应用到我国高等级公路中。公路施工时,因普通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桥梁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相对较多,并且易产生裂缝,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梁体结构,所以跨度在30 m以上时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作为预应力梁体结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在应用过程中,预制过程施工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对预制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全面提升整体质量。首先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预制过程实施分析,再着重探讨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预制过程控制,供类似施工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加固预应力梁的受力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量测了各试验梁的钢筋、碳纤维和跨中截面混凝土表面的应变、梁的变形曲线、裂缝的形态和发展及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等;得出了试验梁的跨中荷载-挠度曲线,并且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明显提高梁抗弯承载力,粘贴一、两层纤维布的完好梁承载力提高幅度分别为44.73%和55.81%;初始微裂缝对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对3片足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 其中1片足尺梁不进行加固, 2片分别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和钢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加固, 分析了试验梁主要部位的应变、滑移、裂缝分布、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基于试验梁塑性破坏机理, 并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 推导了足尺试验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 加固后试验梁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塑性弯曲破坏, 跨中横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 组合加固钢板与新混凝土之间以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之间相对滑移小于0.05mm, 因此, 加固后试验梁各部分协同工作性能较好; 与未加固梁相比,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试验梁抗弯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08倍, 钢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加固试验梁抗弯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43倍, 因此, 组合加固能显著提高试验梁的极限承载力; 与未加固梁相比, 2片加固试验梁的延性系数均提高了21%, 当试验荷载为200kN时, 2片加固试验梁刚度分别提高了1.55、3.07倍, 因此, 组合加固能显著提高试验梁的刚度和延性; 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相比, 钢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对试验梁在使用阶段的承载性能和刚度的提高更加明显; 2片加固试验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值分别为0.94和0.96, 因此, 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精度较高, 可用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抗弯承载性能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对4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预应力筋高度和预应力筋配筋率对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和裂缝开展情况的影响,并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承载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筋高度和预应力筋配筋率对超高强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裂缝开展情况均有一定的影响; ANSYS模拟计算所得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及极限荷载与试验结果较吻合。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强混凝土梁的设计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桥梁建设中由于缺乏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天然河砂,利用机制砂配制出C50混凝土,并用于预应力T梁。通过选用三片T梁进行常规试验和破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T梁和天然河砂T梁两者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一致,并确定了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16.
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要求,采用设计加速度反应谱法,针对不同类型支座分别建立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墩柱采用各种类型支座及不同布置形式时的地震效应,通过对比得到适合40mT梁的支座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减少设计试算的次数, 缩小预应力筋用量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基于裂缝宽度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从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宽度出发,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简称《公路规范》) 中对裂缝宽度的规定, 通过最大裂缝宽度求解受拉区普通钢筋的应力, 并建立关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的一元三次方程; 根据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变要求, 结合《公路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得到了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 给出了设计方法的主要步骤和具体验算过程, 并设计了1根T形截面试验梁, 以验证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验算梁的抗弯承载力及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梁的荷载与挠度基本呈现三折线关系, 在外荷载为50.0kN时, 试验梁跨中出现裂缝, 外荷载为128.5kN时, 试验梁受拉普通钢筋屈服, 外荷载为157.8kN时, 试验梁跨中混凝土压碎破坏, 试验梁总体呈延性破坏特征, 满足承载性能要求; 在受拉普通钢筋屈服前, 试验梁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8mm, 未超过预估的最大裂缝宽度0.20mm,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可见, 提出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能够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耳壕—东胜高速公路大桥为多跨40 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T梁,在预制T梁的过程中,多片T梁逐渐出现了裂缝。从材料配合比、温度、基座沉降等方面对裂缝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钢绞线局部锈蚀造成疲劳性能退化问题,制作了6根预应力混凝土梁,对其中4根不同钢绞线锈断位置的试验梁进行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静力加载和疲劳加载试验,研究了钢绞线断裂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退化机理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分析了混凝土表面裂缝扩展、荷载-挠度关系及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L/4锈断位置处...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从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白腊坎至黔西段建设项目中,选取T梁预制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详细论述其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桥梁负弯矩缩锚问题、T梁梁体侧弯问题、梁体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