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面对局部暴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进行城市交通管控是阻断疫情传播、控制疫情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揭示不同交通管控措施对COVID-19传播的阻断效果,以不同阶段暴发疫情的荆州、孝感、荆门和石家庄4个行政市为研究区域,统计分析了市内道路封闭、客运交通停运和小区人口流动控制等3种典型交通管控措施实施前后的市域疫情传播趋势。基于经典的传染病动力学理论,考虑潜伏者传染性、人口迁徙、市内小区人口流动建立了市域COVID-19疫情传播SEIR优化模型,对比分析了4个行政市有/无交通管控措施以及不同交通管控措施对于疫情发展的阻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个行政市的日发病率均与14 d前的迁入指数紧密相关;3种交通管控措施对阻断疫情传播效果明显,使荆州、孝感、荆门、石家庄无交通管控措施时的感染者峰值人数分别下降61.29%、53.71%、66.16%、66.33%;3种管控措施的阻断效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市内道路封闭措施的阻断效果最为明显,其不同实施节点可使市域潜伏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分别下降40.54%~70.88%和49.11%~64.34%。通过及时、全面地实施3种交通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控制市域疫情发展。考虑潜伏期特性的改进SEIR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可为疫情流行期间城市交通管控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需求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需求特性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争论,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和交通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人口密度、土地混合程度、家庭收入和家庭大小对于交通出行次数、交通方式、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长的影响。通过对回归模型显著性水平的检验,找出真正具有内在联系的因素。最后阐述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相关研究的意义,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路网层面各因素对城郊公路安全的影响,采用宏观安全分析方法,基于交通分析小区(TAZ)层面构建了泊松对数正态条件自回归(PLN-CAR)模型。为考虑相邻TAZ间的空间相关性,分别采用0-1矩阵、共同边界矩阵以及相邻TAZ间衔接城郊公路总车道数3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了PLN-CAR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公路层面变量(信控交叉口密度、接入口密度等)以及TAZ层面宏观变量(路网形态、土地利用类型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同边界矩阵的模型表现最优;相较于微观安全研究而言,采用宏观安全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完整地考虑接入口密度以及信控交叉口密度对城郊公路路段与交叉口整体安全的影响;城郊公路长度、沿线接入口与信控交叉口密度均对城郊公路事故总数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树枝型路网TAZ内城郊公路事故数较网格型路网多88.3%,表明通过加强城郊公路沿线接入口管理,规范公路沿线信控交叉口设置,并于公路两侧规划建设平行的次干路可以有效改善其安全状况;相对工业仓储用地而言,商业办公用地和居住生活用地内的城郊公路更加容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4.
戚浩平  张利  王炜  陆建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3):138-142,147
以实际调查得到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交通小区面积以及各类型土地利用面积等14个土地利用指标作为直接变量,建立交通发生量预测模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指标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相关性,普通的回归分析方法很难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通过构建主成分.采用交叉有效性检验确定成分个数,最终建立的...  相似文献   

5.
既往的单点信号配时很少考虑交叉口周围土地开发因素的量化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土地利用的单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首先,收集交叉口信息、土地利用信息、交通量信息等信号配时基础信息;其次,量化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混合度因素,提出交叉口各地块的土地利用强度、混合度修正系数,并提出土地利用强度与混合度的融合修正系数,同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土地利用融合修正系数的优化;然后,利用量化的土地利用融合修正系数,修正原始交通量,获取考虑土地利用因素后的修正交通量;最后,基于修正交通量,利用Webster方法计算得到信号配时.以徐州市丰县某一交叉口为例,分析了交叉口土地利用状况,基于不同时段的交通量数据,计算得到优化的配时参数,并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如何正确判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是进行城市大运量客运交通方式规划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交通源和交通方式的集聚效应特点,提出采用效应场和场中介质的概念来模拟交通走廊对交通流和交通源的吸引作用。应用衰减函数或磁感函数作为效应场函数模拟分析城市客运交通走廊对附近范围产生的集聚效应,采用人口密度、出行生成密度或潜力密度作为介质函数来表现走廊附近范围的土地利用形态,提出了一种直接根据用地来确定城市客运交通走廊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来逢波  张克伟 《公路》2023,(9):243-252
交通建设和人口流动相互促进和制约,两者的协调均衡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交通强国战略的切实保证。引用交通优势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交通和人口流动两个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公路和铁路的交通优势度分别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核心—边缘”结构和单核心的“放射状”结构;山东省的人流网络密度整体较低,高密度区呈现核心阴影效应,联系强度的空间邻近性显著,城市个体的人口流动势能差异较大;交通系统对人口流动系统的带动和约束作用相对更强,根据发展水平组合关系可分为16类,以超前型和同步型为主,根据耦合系协调关系分可为3类,公路、铁路均以良性协调的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尤其是土地开发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用地开目的建设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发展迅猛的形势下,针对用地开发对城市交通发所引起的交通需求以及其对交通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并用典型案例说明了如何分析用地开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处理用地开发对交通影响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了解大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以团块状单中心大城市为例研究了居民出行方式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团块状单中心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密度和区位对居民出行方式有显著影响,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由市中心向外围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而递减;助力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行比例则由市中心向外围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呈梯度式递增。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影响不明显。土地利用对居民出行方式间的转移没有显著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间的转移局部与全局的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山地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小汽车拥有的影响,探究不同坡度下居民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影响的差异,采用贵阳市中心城区不同坡度下的小区居民调研数据,引入3个观测变量来评价居民的地形感知,将结构方程模型(SEM)计算出的潜变量适配值融入Logit模型中,构建包含潜变量和显变量的SEM-Logit模型来研究主客观建成环境与小汽车拥有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度对小汽车拥有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同坡度下的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的影响有所不同。在地形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中,当小区坡度小于8%,居民对地形感知并不强烈,并认为从小区步行到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和时间花费在其承受范围内。因此,地形感知并未对小汽车拥有造成显著影响;在小区坡度为8%~15%时,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产生显著负效应。生活在该小区类型的居民,尤其是收入相对偏低的居民,更喜欢选择电动自行车出行,削弱了小汽车拥有量;当小区坡度大于15%时,小区坡度与小汽车拥有量具有正相关性。该小区类型的道路坡度大,居民出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频繁的上下坡,造成出行时间花费长,继而形成强烈的地形感知。这严重降低了居民出行选择步行或骑行的可能性,转而提升了小汽车拥有的概率。同时,在SEM-Logit模型中也证明了除地形因素外,家庭年收入、到地铁站最近距离、土地利用混合度、目的地可达性、出行态度对小汽车拥有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城市道路上布设的交通检测器能够实时、准确地提供路网动态交通流信息,并最大程度地节约经济成本,通过仿真对交通异常事件下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和车辆延误进行了估计,并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车辆延误估计模型,研究了路网在非常态下的检测器空间位置以及空间密度的布局优化方法;通过一个算例,对提出的检测器布局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得出了算例中检测器布局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器布局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与城市道路等级相类似的分级(层)公交线路,明确不同线路的主体功能,有序而科学的引导乘客的出行行为和习惯,减轻地面道路交通压力的同时创建一个优良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根据城市布局结构和路网架构特征,参考一般的公交线网结构,构建适应多层次公交特点、分别适用于单中心、多中心、分离式组团和带状等4类城市用地布局的公交网络拓扑结构,并提出了串联、并联、叉联和枝联等4种线路连接方式。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不同用地布局城市多层次公交线网架构,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层次公交线网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掌握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深圳市2014~2016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首先应用地理编码方法对原始事故记录进行空间定位,形成事故的空间分布。其次针对考虑/不考虑路网密度的2种情况,应用密度分析方法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区域和事故严重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鉴别,比较2种情况下区域分布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最后利用异常点分析和热点分析2种空间聚类分析模型对事故严重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进一步鉴别,并对密度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就事故频度而言,深圳市中心城区单位面积上的交通事故频度较高,而郊区单位长度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分布更为密集;就事故严重程度而言,郊区的交通事故平均严重程度高于市中心区域。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郊区道路限速较高等因素有关。聚类分析结果与密度分析结果相近,在郊区形成了高严重程度的事故聚类,而在中心城区形成了低严重程度的事故聚类,说明郊区的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总体高于市中心区域。从2种方法的比较来看,密度分析简单易行,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市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直观快速的了解;聚类分析可精确到事故点,为精细化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密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体育赛会交通要求和深圳市龙岗区现状交通问题,结合全市的整体交通发展策略,提出区域拓展、系统畅通、公交优先、片区改善和有序组织5项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这些策略和措施不仅面对大运会,也可以作为龙岗区交通系统的近中期发展工作纲要。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西部地区路网的现状,以路网中各路段的历史交通量调查数据和区域经济资料为依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路网的正常交通量进行预测;以现状路网正常交通量为基础,利用概率分配法对新建或改建路网的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形成基于路网路段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趋势增长———概率分配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个别推算法的优点又摈弃了总量控制法的缺点,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西部地区的路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多维因素对出租车夜间出行需求的空间影响机制与局部关联特征,基于多源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别从全局和局部视角研究多维因素对夜间出行需求影响的空间效应及其异质性。首先,利用出租车GPS数据在分析夜间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明确夜间场景下的研究区域及时段划分;其次,从建成环境、人口分布、路网结构3个维度提出夜间出行需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基于POI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和路网数据进行指标量化。在交通小区尺度下分时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局视角探讨不同时段下主要影响因素对夜间出行需求的空间效应;通过构造距离负指数衰减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量化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变动的过程。最后,借助MGWR模型从局部视角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对夜间出行需求影响的空间异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对夜间出行需求的直接效应大多在0.05水平下显著,而溢出效应差异明显;美食与停车设施密度影响最为显著,两者的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分别表现为负向和正向影响,即美食设施呈现出虹吸现象,停车设施具有诱发作用;停车和美食设施对夜间出行需求的空间溢出效应随距离变化均具有非线性衰减特征,分别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形过程和负向先减弱后增强的过程,并在地理距离分别为1 500 m和1 000 m时,空间溢出效应达到最强;MGWR模型拟合效果优于经典GWR模型,局部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模式表明关键影响因素对夜间出行需求空间作用的异质特征显著。研究结论从夜间设施影响范围及强度的空间差异等方面为夜间交通需求的科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夜间商业及交通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城市高架桥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减缓城市拥堵程度,是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但也会给周边空间格局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采取居民访问、调查问卷等手段,分析城市复合高架道路周边空间的交通组织、生态景观、土地价值的影响,并寻求产生的原因。结合硚口区建设现状,在优化既有高架复合道路桥下空间,提高桥下空间品质的基础上,提出主干路不宜采用高架复合道路建设形式、加密微循环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车道等级公路路侧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事故预测模型(也称安全性能函数SPF)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收集了31条双车道公路(总里程约740 km)的事故、交通量和线形数据,采用了泊松、负二项、零堆积泊松和零堆积负二项四种统计概率分布,从路侧事故数、路侧事故死亡人数、路侧事故受伤人数三方面对路侧事故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弹性分析从量化的角度给出了道路几何条件、交通量水平与构成等指标与路侧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