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提升应急救援的效益,针对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储备量小于受灾点需求量的情况,考虑受灾点受灾程度的差异,运用B型关联度—TOPSIS方法确定各个受灾点的需求紧迫程度,将需求满足率最大化作为目标建立基于公平性的应急物资配送模型。以芦山地震为算例,采用NSGA-Ⅱ算法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受灾点最小满足率为87.19%,紧缺程度最小为30.05t,紧迫程度最大的芦山县满足率达到99.7%。证明当应急物资供应量小于受灾点需求量时,可按照紧迫程度的顺序对物资进行分配,并达到一定的满足率,有效实行物资分配。  相似文献   

2.
设置应急救援设施的目的是为需求点提供快速、可靠的救援服务。针对城市事故灾害应急救援行动,提出救援设施的服务可靠性是由车辆从救援设施到救援需求点的时间决定的。在分析了应急救援设施选址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可靠性的理论,建立了基于服务可靠性的救援设施选址模型,并分别采用分枝定界法和混沌搜索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实验表明,这两种算法都能有效的求解该模型。  相似文献   

3.
应急物资保障系统模糊多目标LARP 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应急物资快速有效地配送至灾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一个包含应急 物资供应点、集散点、配送中心及受灾点四层结构的应急物资保障系统. 在考虑需求不确 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双层优化模型. 上层模型以最晚运达时间最小、配送总成本最小 及车辆载重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决策灾区应急物资配送中心的选址及车辆路径安排;下 层模型以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决策应急物资集散点的选址及应急物资的分配. 设计 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上层模型,运用GAMS 软件求解下层模型. 以“4· 20”四川芦山 地震应急物资保障为背景构建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急救援物资和伤员的协调转运提高救援效率,研究直运方式下,一个救援中心,多个受灾点之间单位运输需求协调转运的调度优化模型.以最小化车辆的在途时间为目标,建立了两阶段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据模拟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地解决车辆的配置和调度,能够协调物资和伤员两种类型的转运需求,并且最小化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5.
考虑地震发生后受灾点的物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通往受灾点的道路受影响可能发生中断情形,研究了震后的救援物资运输优化问题,建立了随机需求条件下以运输时间最小为目标的应急物资调运优化模型.运用基于两阶段法的L形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具体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与一般随机规划的求解算法——机会约束规划法的比较,验证了该...  相似文献   

6.
针对应急物资运输中受灾点需求退化效应特征,对受灾点需求退化条件下的应急物资运输问题进行研究;以运输成本,灾民等待物资心理代价的等待成本及缺货造成自救代价的缺货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一个应急物资运输的线性规划模型;对受灾点需求退化效应进行分析,以线性递减函数量化需求量;以雅安地震为背景,通过实际算例获得应急物资运输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等待成本和缺货成本,运输成本和缺货成本存在效益背反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集散点—配送点—需求点作为三级网络,构建以各需求点应急物资满足度最大、各需求点平均满足度方差最小以及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应急物资调配模型。首先,在物资供需确定的情况下,确定物资紧急程度和黄金救援时间受灾人员的存活率比重;然后将有限的物资在车辆容量、车辆数目、装置防护时间以及装卸货时间等约束条件下,采用NSGA-Ⅱ(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最后将算例仿真结果与目标转换和线性相结合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和灵敏度分析,验证算法的配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72h内医疗物资整体配送率达82.4%,生活物资整体配送率达94.67%,与目标转换和线性相结合方法相比,采用NSGA-Ⅱ的整体应急物资配送效率提高7.4%,当增加车辆数目至原来一倍时可再提高9.8%;生成多个配送方案适用多种应用场景,决策者可根据受灾点情况选择不同配送方案,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突发事件中应急物流的特点,提出综合考虑应急救援时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因素的 应急物资车辆调度方法。在参阅国内外众多有关应急物资车辆路径选择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了时间窗约束(硬时间窗和软时间窗) 及公路、铁路、航空3 种运输方式及路网道路的 脆弱性和可修复性等因素,建立了多应急救援点、多受灾点的应急车辆路径问题模型。问题求解 过程中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可靠性。结论证明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求 解应急物资车辆调度问题时,搜索效率较高;算例结果表明了在应急救援中由于不同的时间窗要 求导致不同类型的物资所选择的路径不同;同时体现了多式联运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应急物资运输划分为以救助生命为主要任务的Ⅰ阶段和以安置灾民为主要任务的Ⅱ阶段,Ⅰ阶段应急物资运输以时间最短且运量最大为目标,Ⅱ阶段应急物资运输以成本最小且运量最大为目标.同时,构建多式联运运输网络,以多出救点-单受灾点的问题为背景,考虑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建立应急物资两阶段多目标调度模型,结合实例设计Dijkstra算法分别求解,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求解满足应急时间约束及数量最少的铁路应急物资储备点选址问题,分析了铁路应急物资储备点选址问题的独特性,将复杂的铁路路网简化为路段,依托供需可达矩阵建立数学模型,结合改进的分支剪支搜索方法给出了求解程序,并以某铁路局的应急物资储备点选址问题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取阎良作为防洪物资储备点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  相似文献   

11.
震后恢复期的物资配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震后恢复期两级救援物资 配送系统中的多品种物资、多运输方式、多周期决策等特征,提出了一个以系统总费用最 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用以解决震后恢复期救援物流系统中的选址-联运 问题.针对该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合启发式规则的分周期、分阶段解码的混合遗传 算法. 以“5.12”汶川大地震恢复期救援物资保障过程构建算例,对该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实 例验证. 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有效解决震后恢复期物资配送中的多周 期选址-联运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铁路选线方案决策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引入区间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区间数距离的铁路线路方案决策优化模型. 首先将选线方案中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转化为区间数,得到区间数决策矩阵;然后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区间数决策矩阵;接着利用区间数距离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再基于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利用区间数距离对决策方案排序择优,得出综合比选结果;最后结合工程比选实例验证了模型的作业程式. 结果研究表明:该模型在将含有不确定性信息的定性指标进行量化时,比传统的AHP方法可减少主观原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更可靠;在进行决策方案排序择优时比利用传统的投影法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3.
电力工业的解除管制和重构使电力规划和运营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以经济性和可靠性为规划目标,运用模糊理论描述未来系统负荷、发电机出力、线路建设费用等不确定因素,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了电网规划的模糊期望值模型.为求解模糊规划问题,采用了模糊潮流、模糊模拟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修改后的IEEE-14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比较确定性规划和不确定性规划的可扩展性,结果表明考虑不确定因素的规划方案对未来负荷的变化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Fuzzy Model for Trust Evalu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troduction Inthenetworkworld,trustmodelisthebasisof networkinformationsecurity.Amongtheexisting securitytechnologies,securityprotocolsornetwork securitymodelsandpoliciesareallcorrelatedimplicit lywithtrust.Theymayassumeacertainpremiseof trustinadvance,o…  相似文献   

15.
����ͼ�ۺ�ģ���滮�����������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物流园区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依据物流网络系统特点,提出以区位优势为依托,以经济关联为核心的网络优化方法.为此,以图论方法确定结点的区位优势,以模糊规划方法确定多目标效益优势,构造了图-FUZZY相结合的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同时归结为简捷的0-1整数规划求解,并用物流网络工程实例检证其有效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离散Kawakami混沌系统的模糊控制问题,利用单点模糊化、乘积推理和中心平均去模糊化模糊推理方法将Kawakami系统化为T-S模糊模型.在用T-S模糊模型重构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反馈控制思想,借助于离散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给出了离散T-S模糊模型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设计出了相应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进一步求出了模糊控制器的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路径选择过程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且无法量化的问题,根据直觉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双隶属度函数,分别构造了主观和客观直觉模糊函数;利用直觉模糊函数中的隶属度、犹豫隶属度建立了决策函数;借鉴证据理论的证据冲突思想,改进犹豫隶属度函数投影法,用该方法进行了犹豫隶属度分配;并运用对数增长型权重模型,量化了时序多源信息的重要程度,建立了分析道路决策选择结果的驾驶决策行为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考虑个人历史经验信息、交通管制信息、道路物理环境信息与道路拥堵信息形成的多元信息环境下,选择驶入和不驶入的决策近似隶属度分别为0.767和0.233.   相似文献   

18.
缺损钢筋混凝土梁桥模糊可靠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结合模糊评价理论、层次分析法以及概率可靠度方法,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桥缺损状况模糊可靠性评价模型。通过建立模糊评价集,确定项目层、指标层模糊评价因素集和模糊评价因素权重集,构造概率型判断矩阵,经加权平均值法计算,得到梁桥缺损状况模糊评判得分,以目标可靠指标和最低可靠指标为界,将模糊评判得分转换为模糊可靠指标,实现在役梁桥缺损状况的模糊可靠性评价。采用该方法对一座使用25年的多跨简支钢筋混凝土梁桥进行评价,得到模糊可靠指标为3.769,满足最低可靠指标要求,与桥梁实际状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含特殊负荷的配电网分层故障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殊负荷接入配电网,增强了电源、负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性,对故障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定位故障点的分层定位方法. 首先分析基于遗传算法的单层含特殊负荷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不完备性;其次在单层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改进量子免疫算法的区域定位方法和隐枚举法的区段定位方法;最后对所提模型和基于单一智能算法的单层模型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改进量子免疫算法构建的单层定位模型相比,所提分层定位方法大大简化了故障辨识模型的复杂度,在提高定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可将故障搜索维度降低69%,故障定位耗时在1 s以内,故障辨识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