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路面结构形式有多种,按面层所用材料的不同,路面可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块料路面.粒料路面和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扩散荷载能力强。抗磨耗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随着我国高等级、重交通道路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日趋合理.水泥混凝土路面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相似文献   

2.
旧水泥砼路面的评价对采取正确的路面养护和维修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行的旧水泥砼路面破损评价的方法和各种方法所采用的指标的对比,指出现行评价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模糊评价方法和指标,以对水泥砼路面破损状况进行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为采取合理的水泥砼路面修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耐磨水泥砼路面的特点,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对水泥砼路面原设计指标进行安全性与合理性评价;接着运用单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结构型式进行优选,通过对工程投资、使用性能、结构强度、耐久性等因素的评判,确定合理的水泥砼路面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机械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路面平整度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的速度、行车的舒适程度及安全,公路等级愈高,对平整度的要求也愈高,本文即介绍了在路面摊铺过程中对平整度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用的麻袋湿养,喷涂养护剂,覆盖农用薄膜等养护方法的试验比较,说明采用农用塑料薄膜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是一种简便,经济、保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叶丹  韩样 《江苏交通》2003,(2):31-33
连续配筋路面(CRCP)以其良好的整体性、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在道路铺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有钢筋和连续配筋路面中特有的横向裂缝的存在,使得对这种路面结构的应力计算困难重重。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连续配筋路面加沥青加铺层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简化成平面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用等参八结点四边形单元作为基本的单元对路面结构进行离散化,用组合单元法模拟钢筋的加劲单向作用,用裂缝单元模拟裂缝的传荷作用。通过计算,分析了裂缝间距和配筋率对路面结构应力和面层弯沉的影响。这些结果对连续配筋路面的设计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浙江省高速公路隧道内及其路面结构温度场分布规律, 对浙江省代表性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内温度进行调研, 同时依托工程隧道采用埋设温度传感器的方法来研究路面结构内温度场随着深度变化规律, 并采用相同方法对隧道外路面结构温度进行实测。 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浙江高速公路隧道内部温度受外部大环境影响, 呈现北部低, 南部高; 隧道内部温度低于隧道外, 其温度差异程度与隧道长度呈正相关, 冬季年最低温度附近时, 隧道内外温差约为 2℃ ~ 3. 5℃ , 最低温度约为 10 ℃ , 夏季隧道内外温差约为 0. 9℃ ~ 2℃ , 最高温度约 36 ℃ ; 隧道路面结构内温度场整体由上往下逐渐递减, 10cm 以下温度场的递减率大幅降低。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浙江省高速公路隧道路面设计、 施工、 运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路面评价与管理方法的新概念,对路面管理系统的分类、基本组成、功能,以及对路面性能的评价等作了简要的阐述,可供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参考。  相似文献   

9.
鉴于对国家公路系统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耗费太大,一般采用抽样方法来评价路面粗糙度,这涉及到很多实际因素.尽管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已经在干线和一般的集散系统得到利用,它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提出多个针对路面条件的随机变量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路面粗糙度分布的基本假定来改进抽样方法,为路面粗糙度的估计建立了一个整体的框架.论文简要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通过分析说明后者能够对路面网络的粗糙度样本提供更全面的估计,而且其偏差更小.论文进一步讨论了以精确估计为基础的良好分层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通网络上可找到一种独特的优化分层方法.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定义了该改进分层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路面缺陷检测系统组成和特点出发,首先简要回顾了路面缺陷检测系统与传统路面图像处理方法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典型路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现状,包含重型道路状况智能检测系统、轻量化路面质量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系统的性能及部分参数进行了描述。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理论的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方法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单次多框检测器、YOLO目标检测、Transformer检测模型等路面缺陷智能检测方法。最后,从多模信息融合、双轻量化设备、稳健智能化算法等方面对路面缺陷智能化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简单地套用规范难以设计出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针对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在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探讨解决的办法,有助于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对重庆地区水泥砼路面结构形式、破坏病害和路面材料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重庆地区气候、土壤地质条件和材料来源 ,以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 12 94 )为依据 ,确定了水泥砼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参数 ,设计了适用于重庆地区一二三级公路的水泥砼路面典型结构 ,并提供了算例 ,供路面结构设计参考 .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对路面结构的确定有明显影响,在简略分析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之后,介绍了Shell设计法和AI设计法,并在对比分析我国设计方法与该方法不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不足,为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后续完善提供部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季亚萍  卢炜 《交通标准化》2013,(24):148-150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在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胶浆而形成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的复合路面.鉴于此,采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基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分析反映路面性能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强度的多种路面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砼板中的应力变化 ,以探讨引起砼路面破坏的力学机理和因素 ,其结果表明 :各结构层的强度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将引起砼路面板的应力显著变化 ,结构不合理和施工质量差是引起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避免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游江涛 《交通标准化》2009,(15):135-137
针对重载交通作用特点.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就如何优化路面结构组合、如何合理地进行轴载计算以及如何调整设计控制指标等问题开展广泛的研究,将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混凝土路面概率型设计法与定值设计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变异性以及影响参数变异的因素,并提出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与可靠性设计方法相对应的可靠性质量管理方法,从而可为实现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动态性和实时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路面的疲劳开裂成为影响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路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而研究路面的疲劳开裂特性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正交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沥青面层和基层的厚度变化对考察指标的影响,从而得出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合理结构,对相关的沥青路面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董凯 《交通标准化》2009,(15):98-102
以北京市实际道路不同功能标线的反光亮度为例,分析标线产品的剩余有效寿命,揭示标线亮度衰减的规律,由此建议根据不同的道路标线需求制定道路标线的设计和养护方案,以满足驾驶人夜间的视认需求。针对不同的路面,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案,既有利于提高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又能有效地优化道路资源,为道路标线设计和养护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