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各种加热沥青的方法,说明导热油加热沥青合理性,讲解其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加热方法、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各种加热沥青的方法,说明导热油加热沥青合理性,讲解其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加热方法、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沥青是一种有机的胶结性工程材料,具有粘结性、塑性、防水性和防腐性,因而广泛用于交通、市政和水利等建设工程。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因而被大部分高等级公路所采用。随着中国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沥青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我国还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重复加热对车辙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的重复加热可造成沥青老化,会对车辙试验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施工现场进行试件的成型.可避免二次加热造成的沥青老化,从而可提高车辙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道路沥青加热生产过程要实现微机自动控制,最大的难题是在加热沥青的瞬时计量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作者介绍了新研制成功的热沥青计量专用传感器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原理、基本结构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导加热沥青技术原理及研制的CTG3型超导加热沥青保温油罐的结构组成、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和经济效益,验证了应用超导加热沥青具有热效率高、温升快、燃料消耗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沥青的老化是指沥青在受到各种自然因素(氧、光、热、水等)的作用下,随时间而产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使沥青的组分移行,导致沥青性能的低劣。  相似文献   

8.
简介目前我国沥青加热的几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之后着重叙述"立式储罐高效节能直供高温沥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总目标是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组成,而沥青用量对混合料的组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通过大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时,稳定度和流值可作为检测检验数据,密度、空隙率和饱和度等体积指标则是主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沥青加热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可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沥青的种类繁多,黏度是现阶段国际上用以作为沥青胶体等级分类的主要标准单位之一。在工程实际应用上,其黏度和温度的关系与沥青胶体的各项工作性质指标息息相关,深切影响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在设计、生产、施工及质量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导热油技术在沥青加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导热油技术加热沥青的原理,工艺过程,以及导热油技术主要组成部件功能,制作 ,安装和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它比传统的明火加温劳动强度低,沥青质量好,燃煤可节省50%。  相似文献   

13.
说明沥青混合料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简介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指出部分沥青试验、矿料试验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刘岩  郭瑞军 《北方交通》2015,(1):100-102,105
阐述了研制中温太阳能加热沥青系统的背景,通过分析沥青加温过程,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采用被动式利用方式(光热转换)加温导热油,通过导热油循环运行将沥青储罐内的沥青加热到80~100℃,替代传统煤加热导热油方式。系统应用后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煤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减少生产中有害气体的排放,探索了绿色低碳公路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已建成的沥青储罐使用沥青节能加热器的技术,降低已建成的沥青拌合厂的能量消耗,我们研制了在沥青储罐外设置节能加热器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促进沥青微观组成结构的发展, 综述了国内外沥青化学组成、微观结构理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方法; 介绍了沥青四组分物理化学性能, 蜡与杂原子对沥青微观结构的影响; 综合沥青胶体理论与改进的Yen模型对沥青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沥青微观组成结构研究中常用的分子动力学与相场法; 总结了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小角散射技术、显微技术等方法在沥青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沥青应被视为一个化学连续体, 沥青中各类分子的摩尔质量、氢碳比、极性等, 按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顺序递变, 主碳链大于C40的蜡可以视为沥青质组分, 沥青中的氧、氮、硫杂原子以特征官能团的形式存在于沥青质、胶质、芳香分等极性较强的组分中, 是沥青分子结构组成的关键参数之一, 也与沥青-集料的黏附性能密切相关; 沥青的胶体状态是沥青黏弹行为的微观结构基础, 改进的Yen模型可以对沥青胶体理论进一步解释, 即沥青质浓度低于纳米聚集体的临界浓度时, 沥青表现为溶胶结构, 当沥青质浓度逐渐高于纳米聚集体的临界浓度时, 沥青中出现团簇与絮凝, 沥青微观结构由溶胶结构向凝胶结构转变; 沥青微观结构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方法包含分子动力学与相场法, 但2个模拟方法均对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简化, 以微观结构模拟为基础的沥青多尺度仿真方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结合沥青化学成分、沥青胶体理论与流变特征建立完整的力学本构关系将是沥青材料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3座太阳能远红外加热沥青装置的修建和使用实践,得出了太阳能远红外加热沥青装置优越性的结论。总结了该装置的总体设计经验,并指出其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8.
阿布森法沥青回收试验的改进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回收试验是沥青再生技术的关键试验之一,回收后沥青的可靠性决定了对旧料沥青的性能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在传统的沥青回收试验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加大CO2通气量,确定最佳后续加热时间等试验方法的改进。将改进方法应用于某工程,所得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试验有效地防止了沥青在回收过程中的二次老化,并使得试验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添加Sasobit的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评价Sasobit的降温效果及其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对掺加中温沥青改性剂Sasobit后的沥青胶结料进行了针入度及软化点试验,对未掺加Sasobit的正常温度拌和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与添加Sasobit后降低拌和成型温度制作的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了空隙率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掺加Sasobit后,沥青胶结料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提高,降低拌和成型温度制作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与未掺加Sasobit的正常温度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相比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提高较大,因此,通过添加Sasobit降低混合料的拌和及成型温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泡沫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泡沫沥青发泡机理、发泡特性及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方面说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性质。通过加入不同剂量的水泥添加剂、石灰、石灰和水泥组合添加剂,研究添加剂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