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促进绿色公路体系建设,依托广东省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绿色公路建设技术系统应用实践,围绕全寿命周期、绿色施工技术、信息化建设、生态环保、景观融合等五方面,实施29项重点支撑项目,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绿色公路,为生态敏感山区绿色公路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强明  席欧  戈权民  衷平  杨柳  张帆 《公路》2022,67(3):327-335
基于国家及江苏省对绿色公路的定义和实施要求,通过深入分析江苏省绿色公路内涵、技术应用体系、管理要求和发展目标,研究构建出了适应于江苏省各个建设时期、各个等级标准的公路建设项目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约束性基础项和推荐性加分项指标,在评判江苏省既有公路项目总体绿色水平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未来,给江苏省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指引出改进方向,将进一步促进江苏省整体绿色公路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10):243-250
G242公路黔东南段为贵州省典型的山区国省干线公路,开展绿色公路创建工作对普通国省道绿色公路理念的贯彻和绿色技术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按照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在研究分析改扩建项目的突出特点与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的建设思路和目标,然后梳理了绿色公路的建设实践与成效。最后总结归纳了G242改扩建工程黔东南段的建设经验,可以为行业其他国省道绿色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跨江(海)通道工程绿色发展水平,在系统分析我国绿色公路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托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开展海上交通集群工程绿色公路技术探索,构建了交通集群工程智能建造、海工构筑物工程耐久、公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岛隧工程低碳建造等4类特色技术体系,并对各类分项技术进行了创新分析,为未来其他跨江过海通道绿色公路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参考的经验,为完善行业绿色公路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公路建设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2)
在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的行业背景下,充分分析了各类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发现目前尚未有一种权威的指标体系能够指导全国绿色公路建设。选取了江西省赣南地区公路项目,通过对未来公路建设需求分析和区域地形、气候和环境等特点分析,建立了3大方向9个类别共28项技术的赣南山区公路建设节能环保技术体系,明确了各项技术指标内涵,可为赣南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指导,对江西省乃至全国绿色公路评价指标制定提供参考,并指出对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用的方向为节能环保效益测算及定额修正等。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经乌高速公路绿色公路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1,(7)
以习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核心,结合绿色公路指导意见的建设理念和内蒙古的区域特点,分析了内蒙古绿色公路建设内涵。以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经乌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经乌绿色公路建设的管理探索和实践成效。总结了绿色公路示范项目初期阶段的认识和经验,可以为行业其他绿色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公路建设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立足于公路建设安全管理,以项目业主为主导,协同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力求实现生产安全的高效管理,具有创新性。该系统基于JAVA跨平台技术,使所有参建单位实现各级安全管理业务平台的信息共享与塔式管理,通过网络技术(文件、视频、图像、短信群呼等)实行全程及远程安全防控,实行多单位的有效互联协作,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建设中能源消耗巨大,加强对公路施工期节能减排管理意义重大。文中从能耗监控技术、节能减排效益核算和能耗监控应用三方面对近期关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期能耗减排监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建立绿色公路路面建设期环保评价体系和绿色低碳施工技术体系,推动公路建设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传统的绿色公路决策方法只考虑了相关技术的工程性能以及简单评估了工程的经济性,未考虑到环境和社会效益。提出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LCA),从技术性、经济性、生态环保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低碳技术决策指标,并构建低碳技术决策指标体系,确定了低碳技术评价方法。此决策指标体系应用于鹤大高速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结果表明:此指标体系能够综合且量化对低碳技术进行决策,改变对低碳技术主观、定性判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可持续的绿色公路建设模式,依托广佛肇高速全方位、全周期开展绿色公路建设试点研究,通过统筹利用材料资源、推广清洁能源节能技术,重点实施生态恢复和环保技术,全面开展主体耐久性建设任务,积极落实建管养数字信息化技术,建设了广东省首条基于"BOT+EPC"的绿色公路,并根据示范实践经验,从标准规范、模式创新、资金保障和常态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绿色公路进一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今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背景,结合我国"十二五"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的要求,本研究对绿色公路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别从绿色公路"碳补偿"绿化带与"碳中性"服务区设计、公路水环境敏感区绿色施工体系和绿色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全程动态跟踪技术与效果评价三方面,确定了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公路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公路服务设施低碳节能技术与应用,建立了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体系,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康臣  陈秉恒  林俊 《公路》2001,(7):115-118
HCS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系统立足于业主对项目的建设管理,集公路项目建设的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变更设计、计划进度、计量支付,质量管理和征地拆迁以及竣工文档管理等各项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在业主,监理和承包人之间,实现异地自动化管理的功能,为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管理信息,实现项目建设真的全程管理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实施福建省创建"绿色公路品质工程"典型示范项目的背景,重点介绍沙埕湾跨海大桥施工中,结合项目跨淤泥区、黄鱼养殖区、台风区及潮间带的特点,贯彻"绿色公路"的理念,从资源利用、集约节约、生态保护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提升、运用新设备等手段,提升沙埕湾高速示范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广东仁博高速公路为依托,对公路建设开展了绿色环保施工的方案设计,工艺提升,以及技术推广,通过建立绿色环保施工管理制度,推广应用绿色环保施工工艺,在全线范围内大力推行绿色环保施工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公路建设的节能环保技术水准。  相似文献   

15.
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公路项目建设中得以应用,但在该模式下,公路建设及运营项目不但存在着传统模式下项目建设风险,还存在许多新的风险.文中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BOT模式下公路项目风险进行研究,并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给出了主要影响因素,以便业主在项目管理中能抓住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防范与管理,从而有效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16.
剖析了绿色公路的理念,阐述了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各阶段的绿色公路要点,结合示范工程G320公路,论述了绿色公路的关键技术,对同类工程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介绍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至白沙关段)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重点采用的多项低碳技术,并估算了各项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为推动低碳技术在公路行业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提供典型示范和借鉴,也为推动"绿色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秦岭山区高速公路转型升级发展,以陕西省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太凤高速公路为依托,开展适合秦岭山区的绿色公路建设实践经验探索。该项目地处秦岭腹地、水环境敏感、生态功能重要、旅游资源丰富,采用EPC模式建设。通过全方位、全过程贯彻绿色理念,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自然和谐;提升工程品质、推进智慧管控;交旅融合发展、拓展服务功能;创新管理机制、注重绿色施工监管等方面统筹策划并实施,旨在形成可参考可借鉴的秦岭山区绿色公路建设经验,为完善绿色公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人、路、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G524通常汽渡至常熟三环段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加强相关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创建,重点以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着重加强生态环保、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和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推进公路建设资源的节约利用提供必要的案例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评价十分必要。文中通过在赋权过程中引入三角模糊数,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节地评价体系,对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进行评价,并应用于湖南某高速公路项目节地评价中,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