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城市外围居民出行的交通特点以及公交车运行成本与乘客等待时间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网约车思想的公交柔性调度系统,阐述了柔性公交调度系统的运行方式,设计了柔性公交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块功能以及工作流程。通过构建基于预约乘客数量的柔性发车间隔函数来确定非高峰时段的发车时间,利用建立的柔性调度辅助决策模型规划出响应时的最短路径以及计算乘客和公交车的综合效益。最后选取重庆市180路公交为例,用柔性调度模式的3种预约比例与传统运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柔性公交调度系统能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降低公交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
常规公共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基本交通方式之一,为保障公交出行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有必要对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进行量化分析和系统研究.文中以居民出行和公交公司运营两者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基于乘客到站率的多目标公交发车频率优化模型,以实现乘客和运营者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利用乘客到站率函数计算乘客的等车时间,使得模型在优化计...  相似文献   

3.
在已知乘客需求量、车辆载客容量和站点间行程时间的条件下,将车辆的运行时间和乘客出行时间最小化作为目标,构建面向多目标站的灵活型公交路径优化调度模型. 该模型采用引力模型进行车辆路径初始化,采用启发式算法对车辆路径进行最优化求解. 根据仿真案例结果发现,在乘客需求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和不确定性时,模型仍能满足所有乘客需求,且车辆总行程耗时较为稳定,系统进行路径优化计算耗时较小,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实用性. 研究结果表明,面向多目标站的灵活型公交路径优化调度模型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乘客需求,并在企业成本、乘客时间成本与需求响应方面达到最大平衡,在实际交通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已知乘客需求量、车辆载客容量和站点间行程时间的条件下,将车辆的运行时间和乘客出行时间最小化作为目标,构建面向多目标站的灵活型公交路径优化调度模型. 该模型采用引力模型进行车辆路径初始化,采用启发式算法对车辆路径进行最优化求解. 根据仿真案例结果发现,在乘客需求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和不确定性时,模型仍能满足所有乘客需求,且车辆总行程耗时较为稳定,系统进行路径优化计算耗时较小,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实用性. 研究结果表明,面向多目标站的灵活型公交路径优化调度模型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乘客需求,并在企业成本、乘客时间成本与需求响应方面达到最大平衡,在实际交通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公交发车间隔模型忽略了智能调度对公交运营的影响问题,提出了车联网环境下的发车间隔设计方法.在考虑发车间隔、发车次数、车辆满载率约束条件下,对城市常规公交发车间隔进行了研究.在综合考虑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乘客候车时间、乘客舒适度以及公交公司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公交发车调度时刻表优化模型.最后以大连市公交101线路为例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求解,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公交运行模式单一、乘客需求无法得到及时响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AST智慧公交的系统构架。在公交静态调度优化模型基础上,结合智慧公交可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变线、变站并及时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特点,建立了智慧公交系统动态调度优化模型。以重庆市南岸区357路公交车为例,应用动态调度优化模型,计算智慧公交的相关运行参数。并将其与传统公交运行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高峰时间段内,智慧公交的发班数目所需车辆数与传统公交相同,运送乘客总人数增长5.81%,平均每班载客率提高6.12%,经济利润增长2.86%。  相似文献   

7.
智能调度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动态地获取实时公共交通信息,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是公交车辆调度的新模式,是公共交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为智能化调度奠定基础,完成乘客在出行时达到最优换乘,研究了城市公交网络系统实时网络优化模型构建与实施方法问题,旨在推动我国智能公交系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乘客需求的公交客流OD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优化公交调度,在分析现有公交客流采集技术基础上,运用单片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提出了基于乘客需求的公交客流OD采集技术,设计了由请求单元、公交车单元、数据中心组成的采集系统,实现了公交乘客的上下车请求、站点客流数据、公交OD数据的采集,可以为公交优化调度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公交运营调度是整个公交企业管理业务的核心。提高我国城市公交的运营调度水平,是改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提高公交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分别从公交乘客利益和公交企业利益角度分析了公交车调度问题,建立了以公交车载客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乘客无滞留及等车时间有限为约束条件的公交车辆发车频率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兼顾了乘客和企业经营者双方利益。进一步结合哈尔滨市某路公交线路调查数据进行了优化计算,证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应用公交IC卡数据分析公交乘客的出行特征,对判断公交IC卡乘客上车站点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南宁市智能公交系统为例,采集公交IC卡收费系统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运营数据,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智能公交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将智能调度系统数据与公交IC卡收费系统数据进行关联,判断公交IC卡乘客的上车站点,对提出的方法进行精度分析和算法实现,并应用海量的智能公交系统实际数据对算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判断公交乘客上车站点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算法效率满足实际应用需要,该方法能够用于公交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城乡一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章首先从运输方式和研究内容上,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体系框架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客运发展的实际水平,提出在城市与乡镇之间应采取严格的公交运营方案;在乡镇与行政村之问亦采取公交化的运营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城区、乡镇、行政村4个层面,对城乡公交一体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对城乡公交一体化内涵的理解,对公路客运和公共交通之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关键技术,包括建立城乡一体的枢纽体系、城乡一体的线网结构、城乡一体票价体系和可持续的公交补贴机制,并结合案例对每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缓冲区法(Buffer method)的站点可达性是公交不平等测度的基础数据,通常按乘客到站距离计算方式(直线或沿路网)或数量分布方式(随距离衰减或不衰减)对计算站点可达性的直线缓冲区法进行改进,但可达性计算结果差异对公交不平等测度的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将直线缓冲区法与路网缓冲区法、直线衰减法、路网衰减法3种改进方法计算的站点可达性与公交基尼系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按到站距离计算方式(即路网缓冲区法)改进直线缓冲区法使基尼系数降低 13.60%,按乘客数量分布方式改进(即直线衰减法)使基尼系数降低 35.75%,按两种方式共同改进(即路网衰减法)使基尼系数降低40.56%;改进方法均使小区间可达性值差距减小,按乘客数量分布比按到站距离方式的改进效果更明显;市区比农村的公交基尼系数受可达性方法影响更大,这可能与路网、人口分布的城乡差异有关,且不同可达性方法测度城市与农村公交不平等时存在不同甚至相矛盾的结论。研究表明:简化方法会高估公交不平等且对城市与农村影响不同,因人口或路网数据缺失而选择缓冲区法时应核减公交基尼系数值,数据完备时应选用路网衰减法。  相似文献   

14.
在对滇中城市群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环境、城镇群总体空间体系发展及骨架公路网系统构建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滇中城市群城乡客运的实际情况及城镇中心体系的发展,提出"四级"城乡客运线网布局,为推动滇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客运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城市常规公交运营效率,提出基于模拟退火-自适应布谷鸟算法的公交调度优化模型。通过结合线路实际客流数据反映的客流特征,建立考虑公交公司和乘客双方利益的公交调度优化模型;改进布谷鸟算法固定步长并加入模拟退火算法退火操作,设计模拟退火-自适应布谷鸟算法,改善寻优过程中跳出局部最优解而全局寻优的能力;以福州125路公交线路为例,将该线路客流特征数据应用于模型和求解算法中。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利益方权重下通过模型算法计算出的结果均优于现有调度方案,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交通一体化是加快城乡融合,推动交通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交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交通基本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的交通结构模式主要由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客运按不同比例构建。根据四川省各地区的地形、经济发展现状,将其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区域类型,然后针对这三种区域的特点分别探究各自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并提出确定四川省城乡交通一体化交通结构的关键在于从当地实际及其特点出发,将现有的三种交通方式统筹考虑,合理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程度,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协同系统理论,构建城市群道路客运系统协同关联度模型,明确表征城市群道路客运系统发展参考序列和行为序列指标,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CZT城市群道路客运系统,得出道路客运信息共享程度、电子客运政务系统覆盖率和税费统一度等三者是关键动力因子的结论,为道路客运运营企业提出有效的道路客运组织与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也为当前进一步促进城市群道路客运系统的协同发展找到了途径,同时也验证了灰色关联方法在城市群道路客运系统协调发展分析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行车实现公交线路之间换乘,可以有效扩大公交线路换乘范围. 实现不同层次公交线路间协同调度,可促进综合公交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 本文研究了考虑自行车换乘的、不同层次公交线路的协同调度问题,以乘客在线路间换乘的加权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协同调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选取不同层次的实际公交线路,对所提协同调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 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协同调度模型及求解结果,能够有效缩短乘客在不同层次线路间换乘的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以当前城市智慧公交发展为背景,本文从我国城市智慧公交当前发展现状出发,围绕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研究、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一步从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共交通服务评估 等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每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本文从乘客特征智能识别与预测、 复杂场景下的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展望,并分别提出了代表性的研究问题。通过总结当前智慧公交的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展望,本文进一步指出智慧公交的创新性研究和发展,亟需从如下4个方面展开:挖掘乘客全出行链信息,提供一站式智慧公交出行服务;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视角下集 成智慧公交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公交运营效率提升;基于智慧公交多层级发展需求,构建面向政府、企业、社会用户的立体化公交运营系统评估体系;构建智慧公交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结合当前智慧公交出行的日渐兴起,本文总结了智慧公交当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智慧公交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智慧公交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认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集成应用,对提供多模式智慧公交服务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机遇。但是,单凭新技术无法提升智慧公交服务水平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还需交通系统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当前亟需围绕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本文同时强调当前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突出产学研相结合,为我国智慧公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对城郊出租车跨区经营进行了研究。作者从郊区(县)融入中心城区,城乡交通一体化,郊区(县)客运结构合理化,郊区(县)客运市场规范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行出租车跨区经营的必然性和意义。在对我国出租车跨区经营的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行出租车跨区经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实行出租车跨区经营分三个阶段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