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总量削减:处理城市与交通关系的重要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围绕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的关系问题,指出"汽车交通总量削减"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从优化城市功能规划、倡导"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模式角度提出减少汽车交通需求的措施,并从差别化停车收费、合乘制、拥挤收费等方面列举国内外的抑制汽车交通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模式是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慢行交通的特点、定位及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丽珍 《综合运输》2012,(12):27-31
本文对交通模式选择的重要性、交通模式种类及适用范围、我国城市群发展特征、空间结构和交通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以人为本、集约利用资源、有效满足运输需求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了未来各类城市群交通模式选择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行车在山地城市应用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车为本"的交通发展导向已经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为了有效缓解山地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分析了自行车在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从环境、交通、社会以及经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自行车交通在山地城市运用的可行性以及注意事项,从而促进山地城市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发展,倡导山城市民拥有绿色低碳出行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国外典型城市自行车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哥本哈根、东京两个城市中不同的自行车交通发展模式,从中得到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疏解都市区核心城区交通压力"的协同发展模式并不适用于郫都区所处的都市区节点城市群。对比节点城市和都市区核心大城市之间的差异,根据城市分级理论提出节点城市具有以下特点:都市区节点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交通发展基本均衡、节点城市受到高等级城市的被动吸引作用。结合郫都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适合郫都区的交通协同发展的思路:以"天府水源地、电子信息城"的建设理念为核心,通过实现区域互联互通,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平台等策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城市交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从城市交通最根本、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理念出发,通过国内外大量实际案例,对我国城市行人交通、自行车交通、停车管理三个方面展开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提出"以人为本"理念应切中百姓的日常出行需求,处理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关系都应以此为基础,以期为建设人文、和谐的城市交通提供借鉴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新城镇化的建设为目标,构建区域多模式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功能。目前我国城镇化功能空间分化明显,交通需求多样化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文章提出差别化策略,从交通发展、城市空间等方向对石河子综合交通规划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可持续交通:演化机理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在到2020年的若干年将成为我国城市及城市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建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直接关系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给出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定义、阐述了其内涵,在剖析资源投入、环境影响、交通系统改善和交通供需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实现途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输》2009,(10):93-9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采取措施,在我国实施和恢复绿色交通,使城市空间资源向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倾斜,构建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减少私人机动车的使用。当前,我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出行环境恶化趋势明显。近些年,很多城市虽然在道路里程、标准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但道路空间分配不平衡,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1.
和谐交通目标下的汽车污染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污染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它已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影响了和谐交通的建立。控制汽车污染是构建和谐交通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阐述了汽车排放物构成、来源和对大气的危害,分析了我国汽车排放污染大的主要成因,指出和谐交通目标下控制汽车污染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环境友好理念"及其与城市交通改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首尔清溪川、首尔广场和汝矣大道的交通变迁和改善为例,以"环境友好理念"为主线,通过不同时期的交通发展对比,挖掘其中交通改善的策略,期冀对我国城市交通的进一步完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深圳市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提出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模式,并分析提出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位置选择、合理吸引范围以及停车场周边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理念在于为人们出行提供多元化交通方式。围绕我国城市"禁摩、限摩"、"限制卡车"、"限制微型车"、"限制小客车"等一系列"禁、限"交通管理措施,分析其出台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对目前交通产生的影响,并与国际上一些城市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对比,思考和探讨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我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交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倡导交通道德、减少不文明交通行为对缓解我国交通安全和拥堵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从社会大环境和汽车社会发展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当前交通道德缺失的原因,并建议通过交通道德教育、交通执法和交通环境改善三个方面提升国民交通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6.
武瑛  严陆光 《综合运输》2012,(10):12-15
本文介绍了我国客运交通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客运交通发展中遇到的能源供应、环境污染以及城市拥堵等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客运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迈入新的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互联网+等新理念逐步冲击着传统各个行业,相应的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也提出若干挑战。从规划整体技术流程与具体内容模块两方面入手,以理念、措施和实例,探讨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当前挑战的应对,并提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在对自身进行"瘦身"的同时,由体系规划向规划体系转变。  相似文献   

18.
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密切联系是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根据与条件。本文从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决定作用、主要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锁定效应等方面分析研究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关系,以期对北京实现构建新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祁玥 《综合运输》2015,(2):82-87
城市对外交通系统构建是驱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探讨了湖州市对外交通演化和城市边缘化发展特征,提出了区域边缘城市对外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赵丽珍 《综合运输》2010,(12):37-40
城际交通是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群发展对城际交通的要求,研究提出我国城际交通发展应贯彻的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对城际交通运输需求结构及特点的分析,提出分层布局方法,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提出各类城市群城际交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