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李闯 《船电技术》2011,31(2):40-42
本文采用模态分析技术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某感应电机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感应电机轴承、端盖和电机整体固有频率有效地避开了电机转子系统不平衡激振力频率、风机电动机转频激励频率及电磁激振力频率.  相似文献   

2.
《江苏船舶》2017,(6):28-30
为减小振动和噪声,珠江380客位双体客船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双体电力推进客船的动力技术。电力推进系统通过变频器实现变频调速,体现出电力推进系统应用在内河客船上的优越性。动力系统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变频器、推进电机。各系统间通过相应的参数配置,使船舶在航行工况下展示出最佳经济性和操纵性。  相似文献   

3.
船舶在极地海域航行时,将面对恶劣的冰载荷工况,冰-桨的相互作用致使船舶推进系统产生转速降,系统同时产生较大的扭矩波动,动力推进系统的安全受到威胁。论文以某重型破冰船电力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力推进系统转速-时间仿真模型和扭振时域动态响应计算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冰载荷激励力矩作用时电力推进系统在不同调速控制策略下的电机转速降及轴系扭矩动态响应,通过全转速分析得到不同调速控制策略下电机转速降和轴段最恶劣冰载荷扭矩幅值随初始转速的分布规律,并对推进系统在各冰载荷工况及各冰厚条件下的螺旋桨破冰性能作出了预测,结果可为冰区电力推进装置的设计及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MSC/PATRAN、MSC/NASTRAN对38In双体甲板货船总体结构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强度计算。给出了外载荷的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并在11种工况下对38m双体甲板货船进行了总体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论可用于双体甲板货船设计与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强度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船舶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吊舱推进系统因其具有常规电力推进无法比拟的优点而成为目前国内外造船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船舶吊舱推进电机的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在船舶吊舱推进电机的结构、类型、负载特性以及电机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推进电机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船舶吊舱推进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做了展望,并对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船舶吊舱推进电机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某船整个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推进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该推进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得到其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结果分析表明:该推进系统的模态振型以螺旋桨和艉轴弯曲变形为主,在52.2 r/min的转速下,该推进系统发生共振.这为推进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机推进器是一种新型的推进装置,它由电机直接带动螺旋桨旋转,具有诸多优点。本文简述集成电机推进器的发展历程和结构设计特点。介绍对转电机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满足超小型水下机器人的实际需要,设计了1个对转集成电机推进器,基于磁路方法设计了驱动用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然后在Ansoft软件中建立直流无刷电机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是合理的,满足设计要求,证明集成电机推进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两台同步电机驱动的双推进器船舶的电力推进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搭建模型来分析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影响因素.本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旨在分析船舶的运行特性.因此,通过电力推进系统效率和船舶速度的仿真曲线,了解了双螺旋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相关特性.同时对不同的参量(功率和推进转矩,电机转速,船舶速度等)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船舶推进功率和推进器特性,采用了功率评估系统(PPP)和螺旋桨优化系统(POP).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船舶推进系统的基本结构、分类以及核心部件,总结船舶推进系统中的推进电机模型、逆变器模型、推进器模型、船舶阻力模型和船舶推进模型,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技术.本文研究对船舶推进系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纪锋  程思为  肖杨婷  艾胜 《船舶工程》2015,37(S1):169-172
为了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中对三相永磁推进电机进行仿真分析,针对PSCAD自带模型不含转子运动方程的不足,采用隐式梯形法在PSCAD中建立三相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仿真模型,通过与自带模型对比仿真,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采用脉宽调制变频调速的永磁推进系统动态调速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永磁推进深入研究及后续多相永磁电机建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对转舵桨水动力性能进行计算分析,文章采用低阶速度势面元法建立了对转舵桨水动力性能理论迭代预报模型。对转舵桨的前桨、后桨和吊舱单元之间的相互扰动通过诱导速度来考虑,诱导速度由面元法计算获得。为了对对转舵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文中采用同样的预报模型对相应常规单桨水动力性能进行了计算,该单桨与对转舵桨在设计工况下能够提供相同的推力。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提供相同推力的条件下,对转舵桨相对单桨收到功率可降低8.03%。与单桨相比,对转舵桨尾流周向诱导速度明显减小,其尾流旋转能量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2.
以时均化的雷诺方程结合标准k-ε湍流模式作为控制方程,采用混合面模型(MP)将对转桨非定常问题简化为定常,建立对转桨敞水性能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两对水下高速航行体用对转桨的敞水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及MRF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数值模拟方法均能可靠地预报对转桨的敞水性能,预报精度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王志勇  范佘明  孙群  张晨亮 《船舶》2019,30(3):11-20
基于OpenFOAM 软件平台,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模型,结合滑移网格方法,对一组对转桨和对转舵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数值预报,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推力系数进行频谱分析。对转桨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推力、扭矩系数以及推进器效率的误差分别在3%、2%和5%左右,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对转舵桨数值计算结果提示:压差阻力是吊舱和立柱阻力的主要成分,在立柱的前端存在回流,对立柱的优化设计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立柱和吊舱的存在能够减小轴承力导致的振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对转螺旋桨这类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问题,采用了升力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前后桨的相互迭代求出彼此间的诱导速度,以此来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此方法作了一对对转螺旋桨的设计,同时应用面元法进行了水动力预报。  相似文献   

15.
对转桨非定常性能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对转桨性能CFD计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基于滑移网格模型,建立了前、后桨非定常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两型具有不同叶数组合的对转桨进行了敞水条件的计算研究,将非定常推力、扭矩的时间平均值与相应的模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通过非定常滑移面模型与定常多参考系模型(准定常模型)的计算结果之比较,研究了前、后桨相互作用非定常性对水动力的影响,发现:由于考虑了前桨尾涡对后桨桨叶的撞击作用,非定常模型能够比准定常模型更加精确地预报推力及扭矩的时间平均值及脉动量幅值。  相似文献   

16.
混合电力吊舱式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对转桨吊舱推进器的结构特点,并与传统的机械推进系统进行比较,经分析混合电力吊舱推进系统在机舱布置、燃油消耗量、投资成本等方面混合电力吊舱推进系统具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7.
《Marine Structures》2002,15(3):251-283
A new simplified model for collapse analysis of stiffened plates is develop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dealized structural unit method (ISUM). By idealizing material and geometrical nonlinearities, larger structural units are defined as an element in ISUM than in convent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The proposed stiffened plate model consists of ISUM plate elements and beam-column elements.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late element is performed by introducing accurate shape functions to simulate the buckling/plastic collapse behaviour of plate panels. Combining plate and beam-column elements allows for both local buckling of the plate panel and overall buckling of the stiffener.Fundamental collapse modes of plate panels and stiffened plates are investigated by conventional FEA. According to the 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the new simplified model is formulated. Comparisons with FEA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simplified model and its high applicability to typical stiffened plates in marin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8.
6160船用柴油机连杆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平  李博  李国祥  刘云岗 《机电设备》2005,22(6):I0016-I0019
建立了6160船用柴油机连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 应用约束方程和结点自由度耦合的方法模拟了连杆组件之间的接触关系,对最大压缩工况和最大拉伸工况下连杆危险部位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校核,还对6160提升功率前后的小头危险部位的疲劳安全系数和大头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船舱口角隅应力集中系数的有限元分析的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装箱船舱口角隅的应力集中是船舶结构强度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目前舱口角隅的应力集中系数大都可以通过有限元计算直接获得。由于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通过控制其有限元分析各个步骤的质量来保证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利用现有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通过对不同模型简化方法的讨论,给出了正确计算舱口角隅结构应力集中系数的模型简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网格尺度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穿浪双体船横向强度与扭转强度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穿浪双体船的连接桥在横浪和斜浪中遭受比较大的横向弯矩和扭转力矩的作用,其自身的强度对穿浪双体船的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在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直接计算方法对一艘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横向强度和扭转强度的整船有限元分析,对其总强度进行了校核,并初步分析了该船上层建筑对总横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掌握了该船的应力分布,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