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6,(11):34-38
当前,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世界船舶工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其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反映了行业综合水平的高低,成为大至一个国家的船舶工业、小至一个船舶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鉴于此,便有了以“信息化推动造船现代化(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化造船)”是中国造船业追赶国际水平的最后机遇之说。显然,信息化已成了中国造船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吴荻 《中国水运》2007,(10):30-31
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造船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这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船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会议活动     
《机电设备》2006,23(5):31-32
船东,船厂和船级社三方会谈在韩国举行;国防科工委召开船舶配套业发展座谈会;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2006船舶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洽谈峰会在西宁举行;武汉国际船舶工业展览会首次单独举行;第二届浙江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开幕; 船舶机电配套设备材料技术经济研讨会在沪召开.  相似文献   

4.
船舶行业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业,其中包括市场风险.造船能力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等等,而市场风险显得尤其重要。历史上船舶行业的大起大落,无不是因为船舶市场的兴衰引起的。上个世纪60年代持续到70年代中期的船市鼎盛,主要是由于当时世界石油.铁矿石等原料运输的需求,而70年代后期船市的大萧条,也是受当时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世界航运市场疲软,船舶建造供大于求。 自2002年下半年起,世界造船市场又进入了历史上难得的上涨周期,但市场有涨必有落。为了防范市场风险,未雨绸缪。建立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势在必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构建集团化船舶行业物流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世界造船业的格局以及我国在世界造船业所处的地位,指出以信息化带动造船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船舶物资采购和配送的信息化首当其冲,进而分析了在新的竞争形势下我国船舶物流企业实施集团化经营和建立物流商务平台的必要性,设计了我国船舶物流企业集团化经营和商务平台的架构,指出实施集团化经营和建设船舶物流商务平台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将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焊接机器人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飞  严铿  邹家生 《江苏船舶》2009,26(3):41-44
为了加快造船周期、提高船舶焊接质量、减轻焊接工人劳动强度,在2020年前实现我国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船舶行业推广使用焊接机器人势在必行。在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和船舶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船舶工业应该逆势而上,苦练内功,深入开展机器人船舶焊接生产应用研究,迅速提升船舶焊接装备技术,为推动船舶行业的大发展、迎来船舶市场的下一个春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我国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一些年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效果如何?我们究竟要建成怎样的信息化?实现什么样的信息化是我们的目标?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我们认为已经到了应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45-148
随着船舶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船舶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船舶电站是船舶上一种重要的装置,是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靠运行对于船舶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船舶电站的电量数据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用来判断船舶电站的工作状态以及统计分析,因此对船舶电站电量数据的智能采集就成了船舶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本文设计一种智能船舶电站电量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DSP芯片作为智能船舶电站电量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了专门设计,实现对船舶电站电量数据的实时、智能、精准采集,能够充分满足船舶电站电量数据采集与处理在精确度和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保障船舶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正在涌动的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强劲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高速迈进.由此引发以信息化为主旋律的新社会变革,推动着社会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演变.信息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倍增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对船舶现代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夺取信息优势是获得全面优势的基础,船舶信息化的地位日益突出.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作为新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针对我国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这一关系船舶行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命题,文章从信息化溯源起步,介绍了学术研究的社会信息化要素,思考了船舶行业向信息化跨越的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晨  韩范畴 《中国港口》2011,(11):54-54,59
<正>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纸质海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船舶安全进出港口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更为精准便捷的电子海图已经应用于航运、管理和监控等各行业。电子海图是以数字形式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也在稳步增长,国际海运业持续兴旺,中国造船人抓住船舶市场百年一遇的需求旺盛的机会,大力发展船舶工业。2006年造船产量达到了1 587.1万载重吨,是2000年的4倍;2006年手持船舶订单达到了6 872万载重吨,比2000年增长了5.5倍。2007年中国造船产量仍继续大幅度上升,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55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3%,新承接船舶订单4 2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手持订单达亿万载重吨。按英国克拉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对船舶安全的要求愈加严格,对低标准船退出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港口国检查已遍及全球,而且检查面越来越广,检查频度越来越密.与此同时,国内海事当局对PSC(港口国检查)也是愈加重视,规定了严厉的开航前检查制度.这样的背景下,广州远洋船队在PSC工作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连续两年实现"船舶滞留率为零"的目标,而且2001年的船舶检查无缺陷率首次高于70%."安全、稳定、高效"已经成为广远精品战略的一个法宝.  相似文献   

13.
船舶行业作为传统工业,也在不断地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其现状主要是“企业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另一部分是管理信息化。就其发展我们必须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它将给国内航运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也必将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危机,这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现实。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航运界对船舶的买卖,租赁操作越来越频繁,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是对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理解误差造成的,应引起各方船舶经营人的高度警惕。下面的案例就暴露了在船舶所有权转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风险。  相似文献   

15.
邵天骏 《航海》2006,(4):19-20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疏浚市场正呈现出一番红火的景象,其疏浚量已经高迭每年数十亿立方米,由此带动国际疏浚业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促成了疏浚装备的升级换代以及疏浚船舶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拥有各类大中型疏浚船舶数量的国家排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程》2015,(1):116-117
<正>当前,我国造船业已经进入优胜劣汰的提速阶段,向高附加值船舶转型已经成为各大船企提升竞争优势的首要战略。于2013年年底发布的《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严格要求船企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力度,要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要任务,以此提高我国造船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一直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走在造船界的前沿,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6  相似文献   

17.
智能船舶已经成为数字和智能技术时代中一个新兴的领域,它是船舶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对整个船舶行业的技术和装备升级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智能船舶研究,甚至主要的造船大国把智能船舶领域视为占领未来船舶制造行业的总抓手。文章通过对日本、韩国、欧洲及中国的智能船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综述了智能船舶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6日。中国长航船舶重工总公司青山船厂建造出口希腊的57000t散货船“卡瓦&#183;普拉塔诺斯”号顺利下水。这是该厂首次建造5万t级以上的船舶。该船目前是华中地区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也是世界上利用机械式横向滑道下水的最大吨位船舶,这标志着中国长航造船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等省市领导参加了下水仪式。  相似文献   

19.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及其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近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大型固定设备、高科技产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航运业这样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利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船舶融资已经普遍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船舶融资租赁的概念及优点,通过船舶融资租赁方式与传统的贷款购建船舶进行对比,比较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所产生的成本,从而分析出其可行之处。最后总结我国船舶融资租赁存在的几个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航运业和造船业热点与难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业与造船业均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和造船大国,同时也是海员劳务输出大国,但与世界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航运业方面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21264.32万载重吨,其中远洋船舶2494艘、6703.86万载重吨,以载重吨位计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93%和75%。按1000总吨以上商船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