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RPOL有关附则Ⅰ和附则Ⅱ的修正稿于2007年1月1日生效,其中包括对装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括化学品和植物油)的法规就运输特定产品的某些方式有了显著变化,以保护海洋环境不受损害。关于船舶装运油的附则Ⅰ修正案更新,重新排列了规则并引进一些新规定。  相似文献   

2.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的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和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的2004年修正案将于2007年1月1日生效,如何更好的履约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新修正案的内容及对策进行解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费鹏 《水上消防》2008,(2):20-22
2007年1月1日起,《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简称IBC规则)2004年修正案和《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以下简称MARPOL附则Ⅱ)2004年修正案同时生效。两个文件提高了对散化船的排放标准、船型要求和有效扫舱的要求。散装植物油运输的要求尤为突出,海事主管机关作为海上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的主管部门,一方面应当充分研究变化了的国际要求,维护船东和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的附则I-防止油污规则和附则II-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的2004年修正案将于2007年1月1日生效,如何更好的履约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新修正案的内容及对策进行解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修正案及经修订的《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IBC规则)已于2007年1月1日生效。按照《73/78防  相似文献   

6.
在海运中按照MARPOL公约附则I的定义,重整油及其它混合芳烃类货物属于油类,应符合公约附则Ⅰ相关要求;然而上述货物成分中可能含有附则Ⅱ定义的甲苯、二甲苯(Y类)以及三甲苯(X类)等有毒液体物质,其运输又应符合附则Ⅱ以及IBC规则。为了解决海运中出现的类似不确定问题,调研了石油化工产品的检测技术手段及其他行业对石油化学品的区分方法,研究了相关公约中油类和化学品相关概念及区分方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运油类和化学品的合理区分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羽 《中国海事》2013,(2):49-50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公约)旨在通过防止油类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以及将此类物质的意外排放降到最低来保护海洋环境。该公约内容见其六个附则,其中前五个附则由1973年的MAPROL公约通过,并经该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修订。这些附则涵盖了防止来自油类、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装形式的有害物质、船上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附则VI由后来的1997年议定书通过,其内容主要针对船舶的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检》2003,(4):45-45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简称《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自1987年4月6日对我国生效以来.各级海事部门严格执法监督航运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为保障船舶安全.保护水域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沿海船舶运输散装有毒液体物  相似文献   

9.
经新 《中国水运》2003,(6):35-36
通常所说的散装液体化学品(以下简称散化)主要指附则Ⅱ规定的有毒液体物质和<国际危规>所列的危险货物.散化的品种通常比较多,性质复杂,危险性大,安全、防污染要求较高.在散化水上运输安全管理中,散化装卸码头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6,(7):72-74
公约与法规OPRC-HNS议定书2007年6月14日起正式生效随着2006年6月14日葡萄牙作为第15个国家批准接受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防备、反应和合作2000年议定书,该公约已达到足够的认可条件,将于2007年6月14日生效。OPRC-HNS议定书是继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之后的相关议定书,旨在提供一个防止载运诸如化学品等有害有毒物质(HNS)船舶造成的重大事故或者海洋污染处理国际合作的全球性框架,要求船舶配备船上污染应急计划以处理包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事故。(上海海事局刘昭青)印尼颁布新规扣押运输非法木材船舶日前,印尼政府颁布了新法规…  相似文献   

11.
MARPOL(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该附则Ⅵ为MARPOL1997年议定书所通过,旨在对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设定限量.并禁止故意排放破坏臭氧的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相似文献   

12.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协定书(MARPOL)》附则II"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2004年修正案对化学品船在每个舱内及其相应管路内的液货残液量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此外,由于化学品船的特殊性,载运货品种类繁多,既可载运有毒货品,也可载运食用油类货品;并且,每次在卸货特别是在更换货品时,就对其液货扫舱系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将很大程度影响到扫舱系统设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扫舱残液量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文中基于防污公约要求,主要对5.5万吨IMO(国际海事组织)II型化学品船液货扫舱系统的选型方法、设计原理、扫舱步骤和管路设计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简要介绍扫舱试验程序。目前,该型船扫舱结果已成功通过船级社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MARPOL(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Ⅳ——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该附则Ⅳ为MARPOL 1997年议定书所通过,旨在对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设定限量,并禁止故意排放破坏臭氧的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ees)。  相似文献   

14.
张春龙 《世界海运》2007,30(3):21-22
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生效后,船舶载运未分类散装液体物质遇到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的货物运输链不得不进行重新评估。为做好履约工作,服务航运经济发展,保障航行安全,简要分析了MARPOL附则Ⅱ生效后对散装液态物质运输带来的影响,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防止船舶污染技术标准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内容简介:船旗国管辖船舶的强制实施、船舶结构和设备要求、操作性和事故性排放控制、证书和检验、港口国监查及违章的侦查、港口接收设施要求等。此外还包括污染事故报告、调查以及信息交换等。六个附则:防止船舶油污染规则: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防止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PMP/Circ.157号通函,MAROL公约附则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已于2002年9月26日达到生效条件,将从2003年9月27日起正式生效.根据第44届环保会通过的MEPC.88(44)号决议,所有缔约国在附则Ⅳ生效后都将立即执行经修正的附则Ⅳ.  相似文献   

17.
第1章通则 1.1目的 1.1.1本指南旨在帮助经修订的《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以下简称“公约”)附则I第37条和附则II第17条要求的“船上油污染应急计划”、“船上有毒液体物质海洋污染应急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海运石油、化学品等有害有毒物质数量的增多,这些有害有毒物质对于海洋环境造成损害的危险与日俱增。为调整上述物质的损害赔偿责任,国际海事组织在1996年5月举行的关于有害有毒物质责任限制的国际会议上通过了1996年《海上运输有害有毒物质损害责任和赔偿国际公约》(简称"HNS公约")。HNS公约共分六章五十四条和两个附则。该公约旨在确保涉及有害有毒物质的船舶事故所造成的损害赔偿能得到适当的、迅速的和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船舶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染危险性评估因素,详细分析了与有毒液体物质环境和健康危险性因素测试相关的OECD准则和国家标准现状和适用性,提出了下一步包括有毒液体物质在内的化学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事公告     
A关于实施《国际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2004年修正案化学品品名表有关问题的通知为配合《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的2004年修正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和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下称IBC规则)的2004年修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