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到门道路旅客运输是指乘客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全部运输过程,包括中间可能涉及到的起点至汽车站、汽车站换乘至汽车站、汽车站至目的地等环节,均由承运人负责,无须乘客再办理任何其他中间环节手续。其实质就是道路运输企业通过加强运输组织,整合集散运输功能、班线运输功能为一体,使乘客只购买一张票,便能享受全程的运输服务。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在满足旅客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运输服务的增值。但是门到门道路旅客运输服务在安徽省发展缓  相似文献   

2.
门到门道路旅客运输是指乘客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全部运输过程,包括中间可能涉及到的起点至汽车站、汽车站换乘至汽车站、汽车站至目的地等环节,均由承运人负责,无须乘客再办理任何其他中间环节手续。其实质就是道路运输企业通过加强运输组织,整合集散运输功能、班线运输功能为一体,使乘客只购买一张票,便能享受全程的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 尽管可持续及可持续发展几乎成为共识,但可持续运输的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相对滞后的,经济学术界也只是开始把运输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研究。也就是说,可持续运输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全新的领域。运输的可持续性制约着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 全面推行运输代理制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完善代理功能、潍坊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运输代理制的推行步伐,对完善立体化大交通格局,加快我市的对外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推行运输代理制势在必行 所谓运输代理制,是指在整个运输经营过程中,作为货物所有者(货主)的实际托运人同拥有运输工具的实际承运人之间不直接交易,  相似文献   

5.
我国综合运输发展及适应性理论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输资源配置从宏观上需要考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输资源的区域结构和空间结构,二是运输供给对于经济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的适应性。本文回顾了我国学者对运输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综合运输体系构建理论和运输供给的经济适应性理论和运输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刘美银  蒋琢 《综合运输》2000,(10):20-22
<正> 个体运输一直是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目前,道路运输面临结构调整,其中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主体结构和车辆结构等的调整。在道路运输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如何认识个体运输在过去及未来中的地位、作用,直接关系到在我国加入WTO后能否适应对外开放的竞争需要,能否解决道路运输低质量运行问题,能否促进道路运输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渝高速公路作为成渝区域运输通道内的主要运输线路,对加强成渝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成渝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成渝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成渝运输通道内运输结构的变化、旅客运输需求的不同特点,都对成渝高速公路的旅客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成渝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邮轮旅游事故频发,处理邮轮事故时是否适用我国海上旅客运输规定存在争议。在我国邮轮包销模式下,邮轮运输行为不被界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五章的"海上旅客运输"。探讨邮轮运输的属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旅客运输的定义,另一是海上旅客运输界定。前者决定油轮运输是否为旅客运输,后者决定其是否为海上旅客运输。此外,再结合国际对邮轮运输属性的理解,得出邮轮运输既是旅客运输也是海上旅客运输的结论,并为我国《海商法》的修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道路运输最朴素的目标是为全社会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道路运输服务,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道路运输的需求,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是道路运输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甩挂运输,顾名思义,是指带有动力的机动车将随车拖带的承载装置,包括半挂车、全挂年甩留在目的地后,再拖带其他装满货物的承载装置返回原地,或者驶向新的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甩扎运输作为世界公认的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受到我国地方各部门和运输企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在渤海湾烟台至大连客滚运输航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运输组织形式,这就是陆海甩挂运输。这种由陆路与水路两种运输方式结合的甩挂运输组织模式,已引起物流及运输业界的普遍关注。日前,《运输经理世界》记者与烟台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参观了陆海甩挂运输作业现场,并考察了烟台打捞局、山东北明全程物流有限公司等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2.
一、上半年我国运输形式的特点与问题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门面对我国经济延续去年快速发展的态势,对交通派生出旺盛的运输需求,承担着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在克服运能不足的突出矛盾,积极挖潜扩能,保障了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以及粮食、棉花、化肥、外贸等重点物资运输的同时,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撑。上半年全国运输生产形势完成较好,在圆满完成“春运”、“两会”、“黄金周”等重点旅客运输的同时,货物运输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主要运输指…  相似文献   

13.
试论提高铁路运输产品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璐 《综合运输》1999,(12):27-30
<正> 一、运输产品的内涵 运输产品是运输供给方提供运输需求方所需人或物的位移。运输企业必须通过向运输需求者提供满意的运输产品来获取利润。运输需要是运输企业设计运输产品的出发点。从运输需求方视角审视,运输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可划分四个层次:核心产品层次、基本产品层次、期望产品层次和扩大产品层次。运输产品各层次内容随运输对象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运输的基本情况,危险废物的认定及运输管理相关法律规定等内容,分析了我国危险废物运输管理在分类、鉴别、豁免、监管、通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欧洲等相关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危险废物道路运输管理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保价运输是承运人赔偿限额制度的必要补充,是通过法律干预激励托运人进行运输安全投资,修正运输契约不完全性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保价运输的损失预防和损失补偿功能,有利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促进运输业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前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布局合理、联结贯通的交通运输综合体。交通运输业是五种运输方式的简单总和,体现运输业的“全”;综合运输体系体现的则是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运输过程的协作、运输发展的协调和运输管理的协同,它立足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联系,是五种运输方式联合起来,协作配合,有机结合,联结贯通。从交通运输建设来看,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总体效率和效益,各种运输方式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合理布局;从交通运输的组织…  相似文献   

17.
<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以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形成若干条通过能力强的东西向、南北向大通道”,为跨世纪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表明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并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和方针。面向21世纪,交通运输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按照我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现代化水平,这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陆煤炭中长距离运输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青 《综合运输》2010,(10):66-74
本文基于综合运输网络,对我国煤炭运输里程、运输费用进行分析,测算了我国煤炭主产区至消费区的煤炭运输费用,为系统地评价与优化煤炭运输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甩挂运输,顾名思义,是指带有动力的机动车将随车拖带的承载装置,包括半挂车、全挂车甩留在目的地后,再拖带其他装满货物的承载装置返回原地,或者驶向新的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甩挂运输作为世界公认的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受到我国地方各部门和运输企业的高度关注。在国务院2009年初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将大力发展甩挂运输作为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一项  相似文献   

20.
铁路散粮运输是粮食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一 《综合运输》2000,(11):36-38
<正> 一、我国铁路散粮运输的现状粮食运输是粮食商品借助运输工具,实现其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粮食运输已形成了铁路、水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运输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铁路运输是我国粮食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散粮运输是相对于铁路包粮运输而言的。我国现行的成品粮运输为了快捷、方便地进入市场,满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需要,全部实行包装运输。但成品粮的运输占全国粮食运输的比例很小,大量的粮食运输是大品种的原粮。由于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