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级电容能量密度低,以超级电容为储能元件的储能式有轨电车储能能量较少,有可能出现由于能量不足而故障停车。为解决该类问题,基于对有轨电车超级电容系统和供电系统的分析,提出车载储能系统配置改进方案。通过对改进方案的仿真分析及经济性分析,认为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方案在满足有轨电车原有牵引特性不变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在有轨电车全寿命周期(30年)内,该方案供电系统的建设成本、储能系统一次性采购及更换成本,以及运营成本都大幅下降,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了51.14%,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储能式有轨电车项目的运用管理水平,优化后续新建项目设计,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以广 州海珠试验段、广州黄埔 1 号线及三亚有轨电车项目的车辆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各自线路供电系统的设计 特点,对 3 种不同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原理、能量存储及消耗参数、运营维护重难点、使用寿命及成本等方面 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设备运用可靠性方面,超级电容和电池电容储能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可维护性方面, 3 种系统制式均存在维护难点;电池电容储能系统的衰减程度较大。综合来看,在提升单一制式储能系统的续航 能力和混合供电系统运用可靠性的基础上,适当简化供电系统,开展集约型的设计,将是今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 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供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的供电仿真模型。利用VC++软件开发了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供电仿真系统,该系统可以模拟计算列车在充电过程中中压环网交流侧电压、功率等变化情况。最后结合广州仑头段新型有轨电车工程,计算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合理性。该系统对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储能式有轨电车上线运营前需在车辆段将车载储能系统快速充满电,文章提出一种车辆段用多回路分时充电控制的地面充电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多回路分时充电的控制策略。应用情况表明该充电系统运行稳定,车辆充电资源调度合理,可满足储能式有轨电车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5.
锂电池与超级电容相组合的混合储能系统作为地铁、轻轨列车、现代有轨电车等电力牵引列车的车载储能系统,不仅能满足列车对于高能量和高功率的需求,而且具有整体尺寸小、使用周期长、成本低、可回收大部分列车制动能量等优点。本文对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案、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在建立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灵活有效的新型主从控制方案,并基于此控制方案通过设计不同控制策略实现混合储能系统的多种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6.
储能式有轨电车在调试试验及正常运行中,会因储能系统电压逐渐降低而出现电制动异常等突发情况。为降低制动盘磨损、综合优化改善车辆的行驶安全,针对某型号储能式有轨电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储能式有轨电车的电液联合制动控制方案,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液联合制动控制方案能有效减少电制动异常的情况,同时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基于"接触网+超级电容"为动力源的储能式有轨电车运行仿真系统。通过对超级电容储能式有轨电车进行建模、计算及运行分析,给出了仿真系统软件架构及各功能模块,并利用Qt软件开发该储能式有轨电车运行仿真系统,通过现场实验数据对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储能式有轨电车在越来越多城市应用,各方对车载储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采用超级电容的车载储能系统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文章围绕提高车载储能系统性能问题,对基于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的车载复合储能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配套的充放电策略,并结合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的线路情况进行仿真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9.
<正>3月19日,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四方股份")竣工下线,该车是继永磁现代有轨电车和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后,南车四方股份在有轨电车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的问世,填补了氢能源在全球有轨电车领域应用的空白,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该氢能源有轨电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氢燃  相似文献   

10.
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由于地板面低,车辆底部安装空间有限,通常采用紧凑性更好的的液压制动系统。文章阐述了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其制动配置方案和功能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有轨电车在现代城市中应用日益广泛。为保护城市景观,避免视觉污染,国内多个城市开始规划包含无电网区域的有轨电车线路。针对北京西郊线左线的复杂线路,开发了基于复杂线路的混合动力系统仿真软件,充分考虑了车辆参数、电源参数、线路参数等影响因素,分析了10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性能,包括起动加速度、运行速度、行驶里程、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能量消耗等。通过对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得出该混合动力系统符合西郊线动力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储能式供电是现代有轨电车的重点技术发展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列车自带储能装置可为车辆提供牵引电源和辅助电源而脱网运行。通过对储能式供电的技术特点、能耗与充电、供电需求的关系的分析研究,对有轨电车储能式供电车辆与供电系统的配合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混合动力机车越来越受到机车业界的重视。在能量系统中燃料电池充当主要动力源,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充当能量支持和存储系统。将系统瞬时氢耗分为燃料电池瞬时氢耗、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等效瞬时氢耗两个部分,建立数学模型,并提出系统瞬时氢耗最小时的能量管理策略,控制着重于计算最佳的燃料电池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合动力车的氢气消耗。通过仿真测试该能量管理策略对系统能量的优化程度,并与基于经典的比例积分控制策略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整个驾驶循环期间,节省约5%的氢气消耗。  相似文献   

14.
从功率、容量及最优的放电深度等方面研究了满足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载超级电容理论及优化配置。通过超级电容能量存储配置方法的理论分析,得出电容装置最小的电容总数及电容最优的放电深度的算法。在满足能量存储的条件下应使电容总数最小。算例分析表明,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电容设备不仅要考虑功率和容量的要求,还要考虑电容的配置和放电深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与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平衡感应信号控制方法,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各入口排队车辆数的监测,实时改变信号配时,从而平衡各入口车辆排队长度;通过赋予现代有轨电车更高的排队权重,使现代有轨电车与同向机动车流减少停车时间,获得更多的通行时间,从而在保证其他机动车辆通行效率的同时,间接地实现现代有轨电车优先通行权。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比分析各入口车辆平均排队长度、最大排队长度、总停车次数、平均延误与平均排队时长,确定各信号相位近似最优的最大感应绿灯信号时长。仿真结果表明,在排队长度与车辆延误方面,感应信号配时远优于定时信号配时;相比单纯的公共交通信号优先,感应信号控制更注重现代有轨电车和机动车每个乘客的通行权利。  相似文献   

16.
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采用长客生产的70%和100%低地板两种有轨电车。从车辆技术特征(车辆编组与载客量、模块化设计、基本参数)和车辆系统构成(转向架、车体、碰撞安全与能量吸收、牵引、制动、网络控制)两方面对沈阳浑南新区的100%低地板车型的技术特点进行详细描述,进一步推动车辆关键技术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7.
张颖 《都市快轨交通》2019,32(1):110-114
现代有轨电车具有中等运量、能耗低、环境友好的特点,符合城市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成为城市新区公共交通的首选。针对兰州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建设,通过环境影响识别,重点分析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建设对噪声环境、振动环境、生态环境等的环境影响;同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建设的环境合理性,在规划阶段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实施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从环境合理性的角度,对规划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为其他城市新区建设有轨电车的时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崔异  施路 《都市快轨交通》2014,(2):126--131
收集和整理大量法国多层级典型城市开行有轨电车系统城市的线网布局现状及规划,研究和总结多层级典型城市的规模、特点和人口出行需求,分析有轨电车系统的线网布局特点。研究表明:对于特大型城市(以巴黎为例)和大型城市(以里昂为例),有轨电车线网布局常表现出非连续的环状与放射状,可作为城市地铁系统与常规公交的有效衔接与重要补充;对于中型与小型城市(以蒙彼利埃为例),有轨电车线网布局常呈现无环放射状或有环放射状,可代替地铁作为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运输方式;对于特色型城市(以波尔多为例),有轨电车可作为具有短距离特色的公共交通服务线路,与城市特色相呼应。总结出有轨电车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功能地位与常见的线网布局方案,可供国内各类型城市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