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0月27日,散货船“建富星”号装载镍矿4万余吨.在台湾海峡沉船:仅13天后.货船”南远钻石”号同样装载着镍矿石在日本;中绳以南海域沉没;12月3日,5万载重吨的”宏伟”号装载镍矿石沉没。据悉.共44名船员在近期的沉船事故中遭遇不测。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秘书长Lomas先生表示.这种情况完全不能接受,反思镍矿石的检验和安全规程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被发现,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原本在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但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深埋在23米之下的  相似文献   

3.
崔燕 《中国船检》2010,(6):58-61
2007年5月.正当“南海一号”打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又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南澳岛东南方向乌屿岛和半潮礁之间.即当地俗称”三点金”海域又发现了一艘载满货物的古代沉船.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刘萧 《中国船检》2013,(4):67-69
2013年2月17日,装载镍矿石的巴拿马籍散货船"HARITA BAUXITE"在邻近菲律宾吕宋岛西北方位Bolinao角22英里海域沉没,再一次敲响易液化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的警钟。回顾近几年屡屡发生的镍矿石运输船事故,让笔者感受到了镍矿石运输的"黑色幽默"。原始、简陋、"过家家"式的风险评估,对比惊悚、天灾、"山崩"式的大事故。当我们苦笑过、阵痛过之后不禁要问,什么才是留给航运界最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0月13日凌晨,一艘名为"EMERALD STAR"香港旗散货船,在从连云港开往印尼装载镍矿返航途中(连云港-印尼-连云港),船舶遭遇台风天气,加上镍矿土运输经常会受到潮湿的气候导致自由液面稳定性加剧,最后船舶在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北海域不幸沉没,十余人失踪。此次事故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的安全管理,时刻绷紧安全弦,始终坚持长抓不懈,防止类似事故发生。一、易流态特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刘潇 《中国船检》2012,(3):88-90
自从45000DWT“建富星”号、56000DWT“南远钻石”号和50000DWT“宏伟”号发生沉船悲剧后.镍矿石安全运输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近期,以”VINALINESQUEEN”号事故为导火索的连续四起装载镍矿石散货船沉船事故(共有66名海员死亡),再次震惊了航运业。霎时间,镍矿石再一次成为“镍缘”与“镍债“的代言人,镍矿石运输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2010年9月30日—12月19日,中国沿海水域连续发生6起载运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下称易流态化货物)船舶沉船事故,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和震惊。21世纪以来,全球红土镍矿因含水率超过32%而发生海难事故的船舶不少于30艘[1-3],我国载运易流态化货物沉船事故至少达23起。事故发生的内因是货物含水率超过其适运水分极限(TML)[4-5],运输过程中货物"流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10日,经过烟台打捞局12艘"参战"船舶和200余名职工16天的努力,沉没在距烟台港12海里烟台2号锚地附近海域的"畅通"轮艉段,被成功打捞出水.至此,沉没两年之久的"畅通"轮全部打捞出水,彻底解除了沉船对烟台港航道和附近海域的安全隐患.惊喜之余,不少人仍有疑问,"畅通"轮为何历经两年,才被成功打捞出水?难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由于冬季经常出现大风等恶劣天气,这给船舶航行构成严重威胁,近期多起沉船事故使人触目惊心.本文从船员、船公司、海事监管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船舶冬季安全防范工作,确保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一、近期事故回放 1.2010年10月4日2300时,在福建长乐松下港东洛岛附近海域,一艘装载着一千多吨黄砂的浙江台州籍运砂船"金辉878"轮由于遭遇大风浪突然沉没,船上6名船员遇险,经12个小时全力搜救后全部获救.  相似文献   

10.
29日晚,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响起,广东台山和香港5艘渔船171名渔民,在西沙珊瑚岛附近海域遭受强台风“蝴蝶”袭击.2艘沉没、1艘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11.
罗春艳 《珠江水运》2007,(10):20-21
2007年上半年,在辖区货物吞吐量和进出港船舶艘数分别增加4.11%和3.14%的情况下,广东海事局辖区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和沉船艘数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7%、29%、10%,这是自  相似文献   

12.
《广东造船》2015,(1):48
2015年1月29日,太仓"11·8"事故沉船"新锦盛"轮被成功打捞出水,太仓黄金水道通航秩序恢复正常。此次打捞作业是长江航段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船长达120米的沉船进行整体打捞作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沉船"新锦盛"轮船长119.8米,2014年11月28日因碰撞事故在长江#6-#7号浮之间上水主航道沉没,事故中6名落水人员全部被太仓海事局救起。该轮沉没时满载黄沙,沉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港口》2016,(Z1):1-7
1991年,在巴拉望岛西南部海域布瑞克暗沙(Breaker Reef)发现了一艘宋代沉船遗址,出水的器物有陶瓷器、铅锭、铁锭等,其中陶瓷器主要是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的产品,这些陶瓷器应为南宋前期出口到菲律宾或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此外该沉船还出水一件石碇,长3米,呈尖梭形,这种碇石是我国古代南方海船典型的船具[1],因此可以确定这艘沉船是一艘中国沉船。  相似文献   

14.
《水上消防》2014,(5):44-45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在小万山岛附近海域一举将沉没了一年的57000t级散货船“夏长”轮整体打捞出水并拖至安全水域。该项目刷新了世界散货沉船整体打捞的吨位记录,成为迄今最大吨位散货沉船整体打捞工程。  相似文献   

15.
MOL Comfort沉船原因是否真的与设计有关,我们尚不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事故,无疑加速了集装箱船共同结构规范(CSRC)的诞生。MOL Comfort号的沉没,无疑是近来航运版点击率最高的新闻之一。因为该船与其他5艘姐妹船一起,在已经运营4年之久,运营体系相对成熟,  相似文献   

16.
1 沉船概况 2006年年底的一天清晨,在厦门港的西航道入口处猴屿与大屿之间的海域,发生了一起船舶相撞而沉船的不幸事故,一艘长52.0 m、型宽10.5 m、型深4.2 m的满载淤泥的自航泥驳在航行中与一艘集装箱船相撞.该泥驳的舷墙被撞出了一个大口子,海水迅速进入浮力舱后沉入海底,沉船的位置距大屿岛的距离大约在250 m左右.据潜水员在水下探摸得知,沉船的船体整体性没有什么变化,几乎是平坐在海床的淤泥上,泥驳上所载的淤泥已经随水的流动而清空;海床在低潮时离水面的高度在13 m左右(厦门海域的潮差约为6 m).该泥驳的净重是470 t、满载时排水量有1000多m3.  相似文献   

17.
正在嵊泗海底,一艘北洋水师的二等巡洋舰至今已长卧了近120年,这是一艘曾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巡洋舰,也是近代中国海军因事故沉没的最大一艘战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大雾天,也就是1904年2月25日,北洋水师"海天"舰传来噩耗,这艘4 300吨级的主力巡洋舰在嵊泗海域北鼎星外皇坟岛附近触礁沉没。"海天"舰的损毁是中国近代海军历史上的一个悲剧,给海军造成重大损失,引起朝野震动。  相似文献   

18.
韩国一艘名为STELLAR DAISY(以下称S轮)的大型矿砂船(VLOC),3月26日离开巴西(瓜伊巴岛Guaiba Island)前往中国,该船于首尔时间3月31日2320在大西洋上沉没!船上总共有24名海员,包括8名韩国籍以及16名菲律宾籍海员。2名菲律宾籍海员救起,剩余22名海员失踪。笔者针对该沉船事件,对船舶结构、所载货物,险情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五年的八月十八日,哈尔滨市发生了一起极其严重的沉船事故。一艘过江渡轮,由于严重超载,违章航行,造成沉没,竟淹死了一百六、七十人,演出令人悲痛的惨剧,震动了全国。这起事故已经过去一年了《航海》的广大读者一定很想了解事故的原因及目前的情况。近日,笔者特地访问了有关部门及实地考察了松花江航运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在暗室里,丹尼尔·A·纳尔逊观看了用遥控水下电视摄象机探测摄下的沉船影象。沉船船头雕饰的肖象,和大不列颠的海军英雄霍雷肖·纳尔逊颇相象。这艘“斯科奇”是和一艘姐妹船“汉密尔顿”一起沉没的。170年前,美国两艘武装的纵帆船“汉密尔顿”和“斯科奇”,没有被战争的炮火击中,却遇上了一次可怕的暴风雨,沉没于北美洲安大略湖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