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文论述了台风对浦东新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编制完善防台风预案,加快海塘、防汛墙达标工程建设,保护和治理河道,提高蓄泄能力,建立周边地区防汛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开展防汛安全检查等一系列旨在消除隐患降低灾害损失的防台风对策,以期为浦东新一轮开发建设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在穿越黄浦江防汛墙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引起地层土体应力释放及重固结,工程必然影响到黄浦江防汛墙的安全。介绍了轨道交通14号线穿越黄浦江隧道的施工方案,以及越江范围内防汛墙的情况,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论证了隧道施工对黄浦江防汛墙安全的影响。最后分别对浦东段与浦西段防汛墙的不同影响情况提出了建议措施,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堤防是上海城市防汛安全的重要屏障,由于近年来堤防不断提标改造,如何确保黄浦江堤防设施始终符合安全、利民、景观等要求,是堤防管理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黄浦江堤防管理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法规修订滞后、设施管理交叉、功能定位与管理力量不匹配等问题,根据堤防管理中的短板,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贯穿上海中心城区,黄浦江堤防是上海城市防洪的生命线工程,对其防洪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意义重大.在全面调查黄浦江堤防设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黄浦江堤防的防洪能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近远期对策措施,为黄浦江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滩十六铺地区是上海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四个重点地区之一,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一期工程地块狭长,而水上旅游码头地下空间受功能需求的限制必须紧邻黄浦江建设,因此不具备单独建造防汛墙的条件.介绍了在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建设历史上首次采用的“三墙合一”防汛墙设计理念,阐述了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将防汛墙结构与基坑围护墙、地下空间结构外墙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地下空间开发和防汛安全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上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是我国特大城市,也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防汛防台任务繁重。该文阐述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防汛形势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为应对严峻考验,确保城市安全正常运行。为进一步完善“精简、统一、高效”的防汛应急管理机制,该文就上海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课题和新任务,指出了上海防汛应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收集整编了“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新奥尔良市之后新奥尔良市受灾情况资料,简述了该飓风重创美国的原因和美国自身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上海市与新奥尔良市的社会经济等情况比较,从台风发生频率、潮位、地面沉降、防灾能力、日常管理、防汛手段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海塘防汛的近忧和远虑。详细阐明了“卡特里娜”飓风对上海市海塘管理的启示,以指导今后防汛防台工作。  相似文献   

8.
翟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7):153-155,172
苏州河随着2020年实现了基本贯通,下一阶段品质提升还存在防汛墙墙后地坪低、无腹地抬升滨水空间、景观视野被硬质防汛墙阻隔的难点。现经统计苏州河(长寿路桥—河南路桥)段现状地坪标高分布,提出了苏州河玻璃防汛墙改造方案,并对玻璃防汛墙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模拟。结合黄浦江玻璃防汛墙改造历程,分析了玻璃防汛墙应用难点,并提出了玻璃防汛墙防汛应急预案和日常养护要求,为上海滨水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银都路隧道在实施过程中穿越黄浦江,可能会导致黄浦江两岸防汛墙地表沉降,本文通过Plaxis程序模拟盾构掘进,预测出隧道穿越黄浦江对两岸防汛墙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路越江隧道工程浦东风塔基坑距离黄浦江防汛墙近,挖深大,基坑工程必然影响到黄浦江防汛墙的安全。该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论证了浦东风塔基坑施工对黄浦江防汛墙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面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严重而频繁的趋势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出的新要求,上海的防汛防台形势和任务将越来越严峻和繁重。该文从上海水的基本情况、气候、地理条件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规律,分析和总结了上海地区洪涝灾害的六个基本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和新的形势要求,提出了“转变三个思想观念;落实四个层次责任;树立五个责任目标;执行六个不放过规定”的对策,从思想、观念、目标和机制上,探讨在总体上提高上海防御洪涝灾害能力的思路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上海市“十一五”期间水务部门将着力构建“四个体系”、本市已编制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颁布了《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系统专业规划》、上海市城市防汛排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将雨水(地表径流)排除等八个方面阐述了上海市防汛排水工作面临的形势、水务部门的总体工作构架、雨水排水专业规划和确保防汛排水安全的要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及对本市开展防汛排水工作的主要目标、工作要求和远景展望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黄浦江和苏州河堤防是抗御台风、高潮、洪水和暴雨,保障上海市城市安全的重要屏障,要确保防汛安全,其前提是加强堤防管理。该文阐述了堤防管理的范围、思路、目标、原则、要求和内容,对堤防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风暴潮灾害的准周期性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黄浦江吴淞、黄浦江公园站的近百年潮位资料和17~18世纪上海地区历史文献考证资料,得出上海严重风暴潮具有60±2 a的准周期性。从而应用它的周期规律,提出在2007~2011年可能为上海严重风暴潮的防范期;经收集防范期内的相关信息,采用可公度性法预测,其中2007±1年或2010年±1年上海可能发生严重风暴潮,以供防汛减灾参考。但对上海风暴潮60 a周期的宏观背景,物理原因等未能深入,有待科研、气象部门关注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均遭受到城市内涝的影响,交通系统近乎瘫痪,地下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城市水灾害已成为威胁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该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建立的实践经验,研究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几套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体系的建立、设计标准的选用、运行机制的匹配等各方面进行探讨,构建立体排水体系,建立联动机制,御洪水于城市之外,借城市水系并采取一定工程措施除涝,由排水管网排水,为我国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和第15号台风“卡努”先后影响上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军民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台风、暴雨、高潮的侵袭,确保了城市平稳正常运转,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文通过分析当时的汛情、灾情,全面总结了防御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了其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上海的防汛减灾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分析两个台风影响上海时的风力、雨量、水位及灾情特点,针对在防御两个台风中上海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加大河道治理的力度,加快市区内河二级排水泵站的建设等四条进一步做好上海防汛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