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峡水库形成后,由于库区架空直立式码头施工水位大幅度提高,传统码头结构型式的施工条件已不能满足,新型大桩柱、大跨度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综合考虑了合理施工水位和施工的可能性,将成为三峡库区码头结构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结合重钢环保搬迁大型散货出口码头建设和重庆寸滩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成功尝试,提出一种适用于三峡库区大型散货码头的结构形式,即架空直立墩式散货码头。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码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码头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和内力分布特点。研究表明,架空直立墩式码头是三峡库区大水位差、大流速、船舶大型化等条件下散货码头的合理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岩中斜桩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中采用嵌岩斜桩已成为可能。以果园港二期工程为工程背景,提出带嵌岩斜桩的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该结构形式的内力和变形,并与果园港原设计的码头结构受力特性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带嵌岩斜桩架空直立式码头能满足果园港工程设计和使用要求,并且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可为内河港口建设的结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桩径、大跨度的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将成为三峡成库后适应库区水文条件的新结构形式。以重庆主城港区纳溪沟码头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对其码头结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初步探讨了该结构形式的动力特性,评价码头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柳德洋 《中国水运》2010,(7):227-228
文中详细阐述了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优化研究与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即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稳健性优化、全局多目标优化和一种适合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优化的优良算法——遗传算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法对内河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3种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平面刚架模型、不考虑面板刚度的空间刚架模型、考虑面板刚度的空间刚架模型),分别对内河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进行了静力计算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考虑面板刚度的空间刚架模型是适合内河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港寸滩码头三期工程的为依托,基于大涡模拟理论,应用有限元软件Fluent模拟高雷诺数条件下的三维流场,得出超临界状态下串联桩上的水流速度和压强,探讨码头结构各排架桩上的阻力系数、水流压强衰减、消能等相关规律,为三峡库区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码头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水流力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位力法,计算得到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三维结构模型在多种工况条件下各主要受力构件的内力结果,并经MATLAB编程进行组合、搜索,最终将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三维模型中原本可能出现的90 177 536种主要作用效应组合简化到14种,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研究成果可为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的结构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内河山区水库库区港口建设朝着大型化方向不断发展,为获取更大的陆域空间,需要进行加筋高填方施工,前沿作业平台的码头桩基与加筋填方区土体的相互作用成为影响码头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以三峡库区某架空直立式码头为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讨加筋高填方区桩后土拱效应的规律,证明加筋效应对改善和提升桩基受力是有益的.运用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常规码头平面高程一致,而重庆主城港区东港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平面高差达45 m,且位于重庆山林地带长江边、三峡库区回水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受三峡水位及工期制约,本工程的施工关键是嵌岩灌注桩的施工.重点介绍斜坡道码头嵌岩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某港区实际工程为例,在对建设条件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研究。针对复杂的掩护条件,根据周边工程实施进度分阶段确定掩护标准,选择合理的设计波要素。总体建设方案选择投资稍高但建设工期较短的离岸式高桩结构,先施工码头结构后再进行港池疏浚,有效缩短了建设工期。采用Plaxis岩土有限元软件分析港池疏浚对桩基的作用,结果表明考虑港池疏浚产生的土体变形后,桩基弯矩显著增大。本工程提出的分阶段确定掩护标准、码头离岸式布置、吹填形成陆域、先施工码头结构后疏浚港池的总体建设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三峡成库后库区码头基础形式分析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码头建设面临异常复杂的水文环境和特殊的地质环境,码头基础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库区码头建设的瓶颈及技术关键。在全面调查分析库区码头建设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基础上,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库区码头常用5种基础形式的适用特点以及成库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成库后码头基础形式的进一步研究思路,可为库区码头基础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石油化工码头预警指标体系初建与筛选的方法、预警模型的选取、监控与预警系统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石化码头储罐区预警系统构建需要关注的重点。指出了目前储罐区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把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石化码头储罐区预警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可拓理论预警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在石化码头储罐区安全预警应用中的优缺点。探索应用LabVIEW开发石化码头储罐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新国  王安华  卢昭 《水运工程》2017,(10):130-134
针对在拉美和非洲地区部分码头建设中,存在大型船机设备缺乏和长周期波较为明显、常规打桩船作业和预制构件安装困难的问题,基于一般桩基码头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优化,采用桩顶施工行走平台方法施工,利用桩基自身作为支撑结构,大量采用叠合式上部结构,实现将海上施工转化为陆上施工的创新,形成整体推进式桩基码头结构,规避大型船机设备缺乏和长周期波较为明显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对强震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桩基础的施工是高桩墩台结构施工的关键,尤其是在无掩护海域、无覆盖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灌注桩施工,影响因素多、技术难度高。结合巴基斯坦某电厂码头引桥灌注桩施工的实际情况,从施工条件、关键施工工艺等环节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无覆盖层地质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钢护筒施工建议采用打钻结合、复打二次跟进的施工工艺;为保证桩基垂直度,施工中需针对具体桩基情况设计相应的打桩导向架;水下钻孔灌注施工过程中如遇异常问题,应立即暂停施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相似文献   

16.
龙海飚  刘丽芬 《水运工程》2018,(11):214-218
超大使用荷载条件下保证码头稳定并严格控制工后沉降位移是设计施工难题。厦门港招银港区10号泊位码头区域承受最大300 kN/m~2垂直均布荷载,配置起重能力达26 MN的移动式高空吊。针对该超大使用荷载条件,设计施工了单重5 800 t带剪力键的大沉箱、16 000 m~3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大平台、顶宽达41 m的超宽棱体,针对严格控制码头工后沉降位移要求,对码头主体实施了堆载预压。码头工后效果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7.
鲁子爱  翟秋 《水运工程》2011,(1):104-108
通过对我国港口现状的分析,对高桩码头上部结构改革状况的研究,提出了适应深水大跨要求的悬链线拱式纵梁码头结构型式。该结构能充分利用拱结构的跨越能力和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大幅度增加码头的排架间距,减少水下工程量,进而降低工程造价。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三期工程的普通纵梁结构相比,该结构排架间距可增大到28 m,基桩数量和水下施工工程量明显减少,工程造价降低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