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艇》1998,(7)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6月1日起将船舶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 5日,大连造船新厂为希腊森纳玛丽斯公司建造的11万吨成品油轮“海皇”号签字交工,这是我国第一条出口希腊的船舶。 6日,由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和武汉船用  相似文献   

2.
《船艇》2007,(5B):42-47
中国今年第一季度成最大造船国;江苏省造船业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首位;福建闽东合同金额3.3亿美元的出口船舶项目签约;扬子江造船挂牌新加坡交易所;世界十大船级社九家沪上安营……  相似文献   

3.
造船     
《中国船检》2006,(12):56-58
欧盟将造船补贴延期至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出口达54亿美元,世界船用推进装置市场需求旺盛,全球船用厚板1700多万吨,韩国船企分散造船经营风险,2015年韩国船舶出口额将创新高,中国五家船厂入围世界百强,巴西大力发展造船业,船舶融资引来中外银行角逐,修船布局应着力填补空白点,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12,(16):5-5
韩国正在加速推出造船融资方案,以巩固其作为世界顶级的造船国的地位,这给苦苦挣扎中的中国造船行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韩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大幅提高韩国的船舶业融资,从下月起,预计为造船业提供四万亿韩元(35亿美元)的融资。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作为后起的世界造船国,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为世界造船业增添了活力。特别是进人90年代,中国造船业快速发展,造船产量成倍增长,造船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目前我国拥有钢质船舶年生产能力650万载重吨,造船年产量达500多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总量6%的份额,居世界第三位。基本形成了包括设计开发、建造总装、设备配套、修船拆解在内的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产业体系。企业经济类型结构正发生明显变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竞相发展。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平台等产品进人了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  相似文献   

6.
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造船业危机叠起,使欧、美造船工业经受了沉重的打击。为加强船舶工业竞争力,欧、美国家采取了各种有利的扶持措施。 欧盟近日宣布,1997年欧洲的造船补贴仍将维持去年的水平,即大型船舶的补贴水平为9%,小型船舶的补贴水平为4.5%。跟远东地区的船厂相比,欧洲船厂的成本要高20%左右,其中散货船的成本差异更大。在欧洲,英国是较早实行造船补贴的西方主要造船国之一。其对本国造船业的扶持政策除造船补贴外,还包括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日元持续贬值,5月10日美元兑日元突破100大关。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日本宏观经济趋好,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增长,超过市场预期。日本造船界专家表示,目前新船询单量几乎达到造船业好景时期的水平,甚至一些船舶经纪人表示,日本船企已重现"加价"造船的现象。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产品     
《中外船舶科技》2005,(4):43-46
江苏造船业“十五”步入发展快车道;宁波船舶出口前8月同比增长88.3%;第一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于2005年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上半年我国出口船舶20.35亿美元;中船重工上半年船舶完工量155万吨;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61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预计全年将突破1000万载重吨;七0八所开发国内首艘海上起重打捞船;欧洲造船工业协会2004年发展报告预测——今后几年世界造船能力将过剩。报告同时显示,2004年欧洲造船业销售收人为104.63亿欧元,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洋航务》2010,(1):39-39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至10月,我国新接造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居世界第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世界造船业存在一个演变规律,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快速发展,韩国在两次石油危机中崛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造船中心也将加快转移,一些发达造船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船舶市场,  相似文献   

10.
据《AsianShipping》杂志报道,根据韩国造船协会统计的数字,1997年该国共接到造船订单1280万gi,约等于1996年的3倍。其中去年12月份接到的造船订单为创.38万gt,大部分是油船。到1997年12月底止,该国各船厂手持造船订单共305艘船,1820万gt,比1996年底增长140%以上。1997年韩国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货币贬值幅度较大。1996年平均每805韩元兑1美元,1997年平均为953韩元兑1美元,但到1997年12月底,猛跌到1977韩元兑卫美元。韩国造船行业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期船舶价格却有上升的需求,该国的资料显示,1997年12月份一…  相似文献   

11.
无论对航运业还是对造船业来讲,1998年的世界船舶市场表现十分疲软,运费水平下跌,新船价格一直低迷;日韩船厂、欧洲船厂、特别是中国船厂,经营十分困难。虽说日韩船厂接到不少订单,也算是能保证两年内的开工,但这些全都是在低价格水平上争得的订单。笔者估计,这些订单均无多少利润可言,若今年日元或韩元的汇率有上升之举,日韩船厂将必亏无疑。在1998年的大环境下,日元韩元汇率之低迷,对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业内动态     
《机电设备》2005,22(6):19-20
随着中国造船业蓬勃发展,不仅与近邻日本、韩国并称世界造船大国,更以巨大潜力影响着全球造船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船舶设备制造商纷纷转而将中国作为主要市场,争相来华拓展业务。今日,全球船舶设备业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上海宣布开设新工厂,为造船厂供应船舶设备,近距离服务于中国以及东北亚迅速发展的造船业。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船舶业务总裁苏兰亚多表示,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令人振奋,它的无限潜力吸引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理所当然首选中国、首选上海作为其拓展亚洲市场的中心,从而更大范围推进亚洲这一全球最大的商业造船市场的业务。据介绍,目前每年亚洲造船市场价值一百九十亿英镑,约占全球全部造船业总值的百分之八十。二○○四年,亚洲造船市场的新订单量和交货量都创下了历史新记录。谈到中国业务的发展,苏兰亚多一脸自信,他告诉记者,从长远发展看,上海的新工厂无疑将成为公司在亚洲的重中之重。此外,他认为中国近年来造船业的迅猛发展让人看到其广阔的前景,尤其上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外贸货运市场回顾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一些国家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甚至引发政治危机,并且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1998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幅度将仅在4%至5%之间,远远低于1997年10%的增长幅度。我国进出口贸易也同样面临极大困难。1998年1—1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为2865亿美元,比1997年同期下降0.2%,其中出口1639亿美元,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造船 进入九十年代,受国际航运市场长期不景气的影响,造船工业的发展十分迟缓而且竞争激烈。 从近年主要国家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来看,日本占38%,居首位,韩国占15%,居第二位,德国占8%,居第三位;而美国由于造船成本太高,因此其造船工业正逐步萎缩。 日本造船业的顶峰是1973年,那时的日本造船企业有近60个,职工总数超过36万人,手持订单总量达到3380万总吨。然而70年代的能源危机,西欧、北美造船业的激烈竞争,以及以韩国为代表的新竞争对手的出现,给日本造船工业造成了很大冲击。70年代中期订单量开始下滑,造船能力随之出现相对过剩。至1993年,日本造船厂仍处于困境,由于日元升值,日本  相似文献   

15.
《广东造船》2009,(3):72-72
世界造船业正向我国转移。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2008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881万DWT,新承接船舶订单5818万DWT,手持船舶订单20460万DWT,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29.5%、37.7%和35.5%,造船三大指标已全面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6.
日本海运造船合理化审议会最近向运输大臣提出了“关于今后造船业对策”的意见书,其中对日本造船业至本世纪末的船舶建造量作了预测。预测时分析了今后世界造船市场的趋向,认为:  相似文献   

17.
在造船发达国家中,对造船业都采取扶持政策,包括信贷优惠、税收优惠、产品进出口优惠、企业改组优惠、科技投入优惠等,以此推动造船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战后至70年代将造船工业定为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从1947年~1953年,“计划造船”产量占全国造船总量的70%,对日本造船工业的复苏起了关键作用。日本政府先后为造船企业提供过财政补贴,“买方信贷”其利息低至4%,在不同时期提供5~30%的船价补贴。1990年~1992年日本政府向造船企业拨给研究发展基金,每年超过10亿美元。在税收  相似文献   

18.
崔燕 《中国船检》2007,(9):62-64
据统计,今年1~6月我国贸易顺差达112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1%。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再次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其中,船舶分段和非机动船舶原来享受的17%和11%的出口退税被完全取消,船用锚链和海洋平台系泊链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到5%。那么,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给我国造船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9.
船舶修造     
最近,中国船舶制造工业协会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呼吁政府采取出口免税和出口补贴的优惠政策,以助造船工业走出困境。今年6月,中国政府将船舶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至14%。行业人士表示这一举措减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99,(1)
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提高船舶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把船舶出口退税率调为16%。 4日,江南造船(集团)为瑞士劳拉希亚航运公司建造的国内首制1236箱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命名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