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诸多因素,介绍了试验研究从动盘总成摆差的目的。著作采用了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影响从动盘总成摆差的原因。最后从成品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有关装配件及装配方法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铆压夹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诸多因素,介绍了试验研究从动盘总成摆差的目的。著作采用了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影响从动盘总成摆差的原因。最后从成品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有关装配件及装配方法影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摆差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铆压夹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车型高速时转向盘摆振问题,诊断摆振现象,寻找摆振激励源,梳理传递路径,按照正向求解、逆向求解及通过改变相关零部件的振动频率及阻尼特性来分析高速转向盘摆振形成机理,从而解决摆振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混动车型高压缩比三缸发动机在点火前双质量飞轮敲击问题,本文通过对发动机燃烧数据分析及双质量飞轮内部离心摆敲击能量分析,进行实物确认,最终提高离心摆内部橡胶吸能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启动敲击的问题,为匹配离心摆双质量飞轮在高压缩比混动发动机上的引用及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整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车轮偏心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车轮偏心引起的激振力和车轮动不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的贡献;以某B级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个因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车轮动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稍有影响,调整下摆臂后衬套也有一定影响,但都不能明显减小振动加速度幅值;调整车轮偏心对转向盘摆振有显著影响,调整车轮偏心后,振动加速度幅值减小了近2倍;车轮偏心比动不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更大,通过调整车轮安装定位方式消除安装偏心,对转向盘摆振现象的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从3缸发动机的振动规律出发,分析其合理的模态分布范围;分析了微型汽车悬置系统的布置型式及其常用悬置结构的特点。针对某微型汽车匹配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过大问题,对其悬置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及受力分析。通过调整悬置刚度及悬置结构等措施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模态分布及转向盘振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解决了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及转向盘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解放CA10侧置气门式汽油机L型燃烧室的优缺点。接着详细论述了汽油机稀混合气燃烧理论和根据这个理论在165F发动机上探索出的十多种燃烧室方案。最后介绍了斜盘形燃烧室的结构特点和用于165F发动机及解放发动机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改造的解放CA10发动机上或在CA15发动机上,斜盘形燃烧室的性能均比CA15弧球形燃烧室的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8.
曲轴的扭转振动是影响发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曲轴扭转振动是发动机研发过程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两款不同的直列四缸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用测速齿盘作为发动机扭转振动的测量信号齿盘,介绍了测试齿盘的测试方法,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发动机扭振试验测试,为发动机性能改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研车辆维修企业发现,汽车维修技师装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与信号盘时,信号盘与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位置装配误差较大,造成检测到的凸轮轴位置信号不准确,汽车发动机点火时间提前或滞后,存在着装配误差较大的问题。文章围绕上海大众Octavia轿车凸轮轴与信号盘的装配问题开展研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对汽车发动机凸轮轴零件、发动机信号盘零件进行了测绘,获得准确数据资料,结合夹具设计相关知识,设计一套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与信号盘装配夹具,汽车维修技师利用装配夹具,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凸轮轴与信号盘进行装配,提高了装配质量,减小了劳动强度。装配夹具作为汽车修理人员理想的专用装配工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某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拆检发现排气门盘底部存在黑色斑点区。为此,对该区域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微观分析、能谱成分分析及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斑点区产生的原因是排气门盘底部经高温腐蚀形成了腐蚀坑;腐蚀坑内存在S元素,并认为由于S形成的化合物沉积在排气门盘底部,腐蚀并破坏了排气门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发动机怠速抖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发动机怠速抖动是实际运用中的一个难题。讨论了发动机机体正常振动时的激振源和振动形式,并运用机械振动理论,研究了怠速抖动时它们的变化。指出,由于发动机的各种故障会引起个别气缸气体作用力减小,导致总的反倒力矩平衡性恶化,致使发动机横向摆动加大,出现怠速抖动。对发动机进行了振动试验,验证了结论。为解决发动机怠速抖动问题及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减振钢板在内燃机降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降低机械结构振动的方法及常用复合减振钢板的减振机理。分析了车用内燃机结构表面振动与辐射噪声的关系,并对一台车用大功率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台架试验,确定了油底壳及进气管为发动机主要噪声源。通过采用减振钢板取代原普通钢板的方法,使这两部件的振动水平显著降低,发动机整机噪声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铝合金发动机盖设计流程的描述,通过对比铝合金与钢的不同点,归纳了铝合金发盖设计所需要关注的要点,并提供了铝合金板材选择的方式。在不同于钢制发动机盖的点上提出了设计要求,明确了铝合金发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发动罩盖的轻量化设计,本文使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发动机罩盖。基于刚度和行人保护,利用OptiStruct软件优化设计一种新型的铝合金内板结构,相比原钢制罩盖,重量减轻46.4%,行人头部保护、刚度和模态性能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变排量单向摇摆或双向斜盘式压缩机将成为经济型轿车、中级或中高级轿车选装或标准配置,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聂彦鑫  徐俊芳 《天津汽车》2009,(9):12-14,20
面对石油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国内各大汽车研究机构都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柴油机在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轿车柴油机的先进技术,指出柴油品质、政策限制及对国内柴油机印象不佳是影响我国轿车柴油化的因素,但随着柴油机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柴油机噪声大及排放等问题会得到很好地解决,柴油机是实现节能减排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制动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发动机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典型发动机缓速器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等,并对目前最新的发动机缓速器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发动机缓速器的优缺点。通过对发动机缓速器工作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实现发动机制动的新结构方案,给出了实现发动机制动性能最优化的途径,指出了发动机制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正确掌握我国车用发动机活塞市场现状、特点、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文章分别从汽车、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活塞、柴油发动机及柴油发动机活塞市场几个方面对我国车用发动机活塞的市场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2009年市场进行了预测,指出受“2大因素”影响,市场增速迅速放缓,成本、资金及市场压力巨大,预计我国2009年车用发动机活塞市场增幅不会很大,但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刚度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基于悬置元件怠速工况下动刚度的发动机悬置系统MATLAB力学模型.同时由LMS实验模态分析系统测得了发动机实际工况下的运行模态参数,并以模态置信度对其进行了验证.与静刚度模型相比,以悬置元件动刚度建立的模型,其动态参数与运行模态参数更为接近,表明动刚度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悬置系统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对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通过观察、接触、声音和气味等4种类型的判断方法,还提出了解决方法,为类似故障判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