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8年5月1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五峰山长江大桥4号墩(南岸)桥塔成功封顶(见图1),标志着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五峰山长江大桥是连淮扬镇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6.409km,主跨1 092m。上层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下层为4线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5月10日,新建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上、下游各最后1根索股牵引过江,完成架设,至此,五峰山长江大桥704根索股全部架设完成(见图1)。五峰山长江大桥是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目前世界上荷载最重、行车速度最快的公铁两用悬索桥。2根主缆直径均为1.3m,单根主缆设  相似文献   

3.
依据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工程项目“五峰山长江大桥主缆系统检修设备研究课题”(课题号2017167),针对悬索桥主缆检修功能要求的特点,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研发了一种自牵引式检修车。该检修车具备大角度爬升、行走自动纠偏、自动跨越主缆索夹等特点。研究分析了检修车的总体功能要求及不同实现方式的优缺点,并对检修车车轮对主缆表面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检修车主体结构进行了强度与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5)
悬索桥具有跨越能力强、受力性能好、外观轻盈优美等特点,在近现代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化悬索桥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修建了如润扬长江大桥、舟山西堠门大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等多座里程碑式的特大型悬索桥,在不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悬索桥施工标准化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主要介绍了大跨径悬索桥上部结构安装工程门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的研究以及应用情况,为今后推行悬索桥建设标准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完成先导索过江作业,标志着这座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公路悬索桥正式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位于白沙洲长江大桥和鹦鹉洲长江大桥之间,连接汉阳与武昌。该桥为一座双塔双层地锚式钢桁梁公路悬索桥,采用一跨越长江的建设方案,其主跨达1 700 m,既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公路悬索桥,又是中国长江上的首座双层公路大桥。  相似文献   

6.
正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首根主缆索股安装完成,标志这座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建设正式进入主缆架设阶段。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为双塔双层地锚式钢桁梁公路悬索桥,主跨1 700 m,是武汉市第十座长江大桥,也是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  相似文献   

7.
重庆鱼嘴长江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嘴长江大桥是重庆绕城公路东段上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主桥为616 m的单跨悬索桥。结合桥址处的气象、水文、地质、地貌等,介绍大桥的跨径布置、结构形式、断面尺寸、下部结构及引桥等,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五峰山长江大桥最后一根主缆索股近日架设完成。悬链线形状的主缆是悬索桥上部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而主缆架设则是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正在建设的五峰山长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可以跑高速铁路的公铁两用悬索桥,首次实现铁路桥梁一跨飞越长江天堑。大桥主缆直径1.3 m,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直径主缆,单根主缆拉力高达9万t,足以  相似文献   

9.
青马大桥是香港新机场的重要附属工程之一,现已完成招标并开始兴建。这座主跨377m的悬索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登路铁路两用悬索桥。现根据香港报刊资料,简介其设计方案及工程招标概况。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跨度第二大的悬索桥、武汉首座双层公路长江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拟于2012年年底开工建设,即日起对该工程开展环评公示。杨泗港大桥位于已建成的白沙洲长江大桥下游约3 km、长江大桥上游约5.3 km处,工程采取一跨过江、主跨为1 700 m的悬索桥方案,设计行车  相似文献   

11.
吉林 《桥梁建设》2003,(4):51-53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作为我国长江上第一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组合而成的特大型桥粱,工程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在悬索桥基础施工中,应用了排桩冻结法、深基坑千吨钢套箱的整体吊装等施工、测试技术,并在全桥全面推广使用了低碱水泥。  相似文献   

12.
张靖皋长江大桥起自如皋市石庄镇焦庄村东侧,上跨S336,经石庄工业园东北、如皋港东升石材产业园东侧,路线转向南偏东,后于如皋华泰重工厂区架桥,采用主跨1 208 m双塔悬索桥跨越福北水道,进入如皋中汊。该悬索桥南锚碇位于长江江心岛上,基础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结构。地下水位受长江水潮汐影响明显,时刻不断地随潮位变化,下水位峰值较长江水位滞后约1~1.5 h,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影响较大,如何控制成槽及清孔质量、钢筋笼吊装是施工成功的关键。同时,成槽泥浆处理也是制约整个项目的关键工序。通过介绍张靖皋长江大桥工程概况、地下连续墙施工、泥浆处理和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并对地下连续墙槽段进行超声波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墙体和接缝质量良好,均为Ⅰ类桩。  相似文献   

13.
新建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为主跨1 092 m钢桁梁悬索桥,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千米级高速、重载公铁两用悬索桥,主桥上层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4线高速铁路。锚碇是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要抵抗来自主缆的拉力,并传递给地基基础。大桥南锚碇地处山壑间,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安全及环保风险高。通过对南锚碇基础设计的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资源节约、工期及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锚碇设计变更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工程最终方案的确定起到关键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近期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武汉的第十座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建设工期为54个月,概算投资为84.9亿元。大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过江交通压力,促进武汉新区和南湖新城的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已建的铁路悬索桥都是公铁两用,并且都是轻型列车,原因就在于悬索桥属柔性体系,刚度太小。根据铁路悬索桥的已有设计研究情况,本文对铁路悬索桥较为合理实用的刚度指标体系做了调研分析。按照建议的刚度指标,对悬索桥的边中跨比、垂跨比、高跨比,宽跨比等参数做了对比分析,和公路悬索桥对比,总结提出了适合铁路悬索桥的一些设计参数。最后简单介绍了不同结构体系悬索桥对结构刚度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可供设计者参考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66(6):204-208
为验证文献[1]以五峰山长江大桥为研究背景提出的公铁两用悬索桥多线列车荷载折减系数和文献[2]提出的汽车荷载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的合理性,对五峰山长江大桥和刚好满足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要求时公铁两用悬索桥吊索和主缆的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系数计算的五峰山长江大桥吊索和主缆的可靠指标为7.8和8.6;当只考虑桥梁上的列车荷载、按照文献[1]提出的多线列车荷载折减系数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表达式进行设计时,两线、三线和四线悬索桥吊索和主缆的可靠度水平是一致的;同样,当考虑列车荷载与汽车荷载组合及列车荷载与汽车荷载和风荷载组合、按照文献[2]提出的汽车荷载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与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表达式进行设计时,悬索桥吊索和主缆的可靠度水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庙嘴长江大桥是宜昌城区的一座特大跨江桥梁,跨越长江和长江支流——三江。针对该桥区域内水文、地质、通航和环保等要求,对桥位、桥型方案、跨径等内容进行比选,提出可行性方案。分析3条初步线路走向,西陵二路线位两岸接线情况较好,能较好地替代坝顶公路,工程实施难度较小,作为推荐线位。对跨越长江的大江桥、跨越三江的三江桥桥型方案进行比选,大江桥采用悬索桥,对航运无影响,桥型与当地环境协调,两岸接线线形较好,且悬索桥设计、施工经验成熟;三江桥采用斜拉桥,与大江桥桥型相呼应,主城区上桥匝道可下穿主线,施工便捷。为降低对长江中华鲟的影响,大江桥主跨径定为838m。三江航道为通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主航道,跨径确定为210m。最终庙嘴长江大桥采用主跨838m单跨钢-混结合梁悬索桥+主跨210m中央索面高低塔斜拉桥方案。经济评价分析显示,庙嘴长江大桥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可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中提出了几种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9月16日,长江上第6座公路铁路两用桥,也是目前世界同类桥梁跨度最大的黄冈长江大桥实现主跨钢梁合龙。黄冈长江大桥建成后,将真正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湖北黄冈市与武汉从公路、铁路及轨道交通方面全方位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9.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缆索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学武 《公路》2001,(11):81-84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世纪之交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自行管理的一座特大型桥梁。该大桥已于200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施工中。该桥南汊悬索桥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特大跨度悬索桥,现主要介绍其缆索系统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刘亦奇 《桥梁建设》2023,(1):130-135
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为主跨1 092 m的公铁两用悬索桥,该桥加劲梁一期恒载为501 kN/m,二期恒载为318.1 kN/m,其中二期恒载中的铁路道砟为189.4 kN/m。加劲梁采用不携带二期恒载整节段架设、合龙后铺设二期恒载的方法施工。由于二期恒载达到加劲梁恒载的38.8%,加劲梁合龙后,加劲梁线形未达到成桥线形,在铁路道砟集中摊铺过程中,面临着加劲梁桥面系局部应力分布不均的难题。针对该桥特点,通过分析,该桥有砟轨道采用分阶段对称隔断与连续摊铺相结合的方案施工,将4线铁路分4个阶段进行铺设,阶段1和阶段2采用对称隔断的方式进行底砟及预留线道砟摊铺,阶段3和阶段4采用单向连续的方式进行连镇线轨枕及面砟摊铺。该摊铺方案引起的主缆线形变化较为平缓,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加劲梁桥面系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采用所提出的方案施工后该桥线形及加劲梁内力控制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