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的《显示角法消除与测定磁罗经自差》的新方法适用于沿海与内河船艇,随时都能进行消除与测定磁罗经的自差,使其处于准确指示航向的状态,可以保证船艇完成航行任务。本方法在使用方式上属于主动式,不需要借助外界目标。只要风浪不大就能在任意海区;任何港湾附近;不论白天、黑夜;不论阴天、晴天;用以消除与测定磁罗经自差。小型船舶可在江河中进行。由于本方法在消除与测定自差的过程中都是采用辅助磁铁与罗经指向力相垂直,且又先在一个罗经主航向上使罗盘0°与罗经基线成45°角,使辅助磁铁力(FR)等于罗经指向力(H′R)。然后使船在罗经八个主航向上航行,这时罗经就在辅助磁铁力与罗经指向力组成的矢量和(FR H′R)力的作用下稳定的指向。而后,再在相反的航向上使罗盘0°与罗经基线之间,以角度的大小准确地显示自差力和罗经指向力的大小,用以达到消除与测定自差的目的。因此,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和比较准确的特点。应用时只需使船较准确地保持在罗经八个主航向上。从一九七八年五月到一九八○年十月,经在五十余条不同类型和吨位的船艇上及200余船次的推广、使用的检验,小型船只要在四级风以下和大型船在六级风以下,在借助操舵罗经来保持主罗经航向时,其偏航误差均可控制在±0.5°以内。这时,用本方法消除半圆和象限自差后,其剩余自差均在±1°以内;测定与计算的剩余自差的误差均在±0.5°以内。在精度上满足了航海应用的要求。本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前不易求得自差系数A,在计算剩余自差时将系数A略去不计,从而带来误差。但因船上自差系数A一般都很小,根据本方法测定自差的误差分析,只要A<±0°.3时,在精度上就不影响航海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杨  赵柯  林志辉 《船海工程》2014,(3):136-138
针对未安装电罗经的小型船舶,提出一种磁罗经自差校正方法,研制磁罗经自差测量及校正系统,通过观测已知位置的物标自动测量任意航向上的罗经自差,采用高斯消元法计算出准确自差系数,逐一消除船舶自差。  相似文献   

3.
会务消息     
中国航海学会参与了对“显示角法消除与测定磁罗经自差”的学术技术鉴定。参加鉴定的代表认为:“显示角法消除与测定磁罗经自差”是高承斌同志经过长期刻苦钻研革新创造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成立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不需要岸标或太阳方位,采取了以偏转角测力的方法来消除自差,并基本解决了“汤姆逊法”和“科伦科法”所未能解决的剩余自差的测定问题。其精度在确知A系数或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使船舶在锚泊或停靠码头的状态下就能实现磁罗经自差校正的目的,通过安装在罗盆底部的一种数字磁力检测仪测量并存储船舶正常航行时3个航向磁罗经自差力的大小与方向,在校正自差时利用存储的数据可计算出半圆自差系数和象限自差系数,完成磁罗经自差的校正工作.从理论上论述了依靠数字磁力检测仪校正磁罗经自差的原理,阐述了数字磁力检测仪组成以及船舶在锚泊或停靠码头时利用数字磁力检测仪校正自差的方法.经过实践验证了校正方法的正确性,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为磁罗经自差校正提供一种高效便捷方法,节省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百分之百的船舶安全航行和提倡学术上百家争鸣的精神,对81年7月底在天津进行的“显示角法”消除与测定磁罗经自差方法的鉴定,有些保留意见如下: 一、“显示角法”假定磁罗经自差系数A、E=0,在测定剩余自差时也假定A=0为条件,实际上有些船存在一定大小的A误差值而不能测出,尤其对新船、大、中修后的  相似文献   

6.
樊明波  蔡君  高杨 《船舶》2016,27(2):72-76
磁罗经是船舶必备的导航仪器,由于船磁的影响,要使用磁罗经需要先校正磁罗经自差。为达到不校正自差而使用磁罗经,通过采集船舶转向一周里部分罗航向对应的自差,根据磁罗经自差基本公式建立方程组,利用MATLAB软件求得自差系数。然后把自差系数代入自差基本公式求解出任意航向上的自差。结果表明,利用自差基本公式求解出的航向自差与在该航向上进行的实测自差在1°以内,能够很好地代替实测自差来使用磁罗经。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鉴定会对“显示角法”消除与测定磁罗经自差的科学性、精确性、可靠性和操作简繁程度的鉴定意见是客观的、正确的。下面我根据显示角法误差理论和实际应用效果提出我的见解: (1) 关于“显示角法”在消除磁罗经自差时,设A=0、E=0时的误差讨论: 根据显示角法的理论误差公式(与科伦克法理论误差相同),若以南北航向为例,则:  相似文献   

8.
史德 《航海技术》2001,(3):34-35
用爱利法校正半圆自差B、C或象限自差D时,必须操船走两个航向。在第一个航向上将所测得自差全部消除掉,在第二个航向上将所测得自差校正一半(留下一半)。但在实际校正自差过程中,往往由于校正人员操作不熟练;或未校正完毕前方来船须避让;或离岸太近,须立即转向等,使得在第一个航向上自差未校正好,对此应如何处理?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磁阻传感器感知磁航向,对此航向加入误差模拟电罗经航向,磁罗经与此航向比对,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磁罗经与电罗经比对测定消除磁罗经自差,解决了实验室无法进行此项目相关教学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磁罗经在北极地区的适用能力问题,根据世界地磁模型(World Magnetic Model,WMM)2019,通过分析极区地磁场、地磁场水平分量和磁差等要素在极区的大小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地磁水平分量6 000 nT为界,指出磁罗经在极区的适用范围,特别是东北航道附近海区可正常使用磁罗经;分析"雪龙"号科考船在2017年北极考察的磁罗经和陀螺罗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地磁水平分量大于6 000 nT的区域,磁罗经是可正常使用的;为保证北极地区正常使用磁罗经,纬度每变化5°,应重新组织校正剩余自差工作;为应对北极地区磁差随经度变化的速率较大的问题,在磁航向转真航向过程中,应根据WMM自动计算并补偿磁差。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显示角法消除磁罗经自差对外界不依托专门的场地和外界目标的优点,结合作者多年校正磁罗经实践活动,总结了一些提高显示角法消除自差效率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对磁罗经自差校正的经典方法--爱利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卫星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对爱利法校正磁罗经自差进行改进的方法,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评估.这种改进不仅延续了传统爱利法校正磁罗经自差的精度,同时也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难度,并且消除了爱利法对专用校正场地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磁罗经是IMO规定的海船必备的导航仪器。由于地磁场、船磁场的变化等会造成磁罗经差的变化,因此,船舶驾驶员须进行磁罗经差的测定,正确引导船舶航行。目前,海上测定罗经差的方法有观测陆标方位法、罗经航向比对法、GPS船位法和天测罗经差法等。其中,天测罗经差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IMO对船舶驾驶员晋级考试与评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校正磁罗经自差,软铁片或软铁球(或棒)是不可缺少的。它用来消除船上软铁所产生的象限自差(D)。但是软铁不仅受到地磁力的磁化,而且还会受到罗经磁针系统及校正磁棒的磁化。当罗经周围有较强的磁场存在时,例如雷击磁化舵机,或磁性物体靠罗经过近,也会感应软铁,使自差出现复杂的变化。这样,不仅增加了校正工作的困难,处理不好,将难以使自差缩小到规定要求之内,还可能出现罗经不稳定或迟钝现象。因此,正确使用软铁,对校正自差和保证航  相似文献   

15.
高纬度区域地磁场变化特性导致罗盘式磁罗经无法满足船舶在此区域的地磁导航,采用磁场传感器为核心部件的捷联式地磁导航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旋回式自差校正方式是快速消除船磁影响的有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船磁分离的理论难题.通过分析一次自差校正后校差系数的适应范围,为有效提高高纬度区域地磁导航的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所设计的基于磁阻罗盘HMR3000和微处理器MSP430的新型数字磁罗经系统,该系统应用一种新颖的椭圆拟和自差校正方法,实现自动消除自差,避免船舶导航中繁琐的自差修正,实船验证,在航行途中最大误差角小于1.9°,均方差误差角小于1.0°.  相似文献   

17.
观测天体罗方位求罗经差,是海船驾驶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海事组织(IMO)“STCW78/95”公约对船舶驾驶员晋级考试与评估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天体计算方位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使驾驶员了解误差产生的因素,选择最有利的条件和时机进行天体观测,从而达到提高天测罗经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警舰艇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海警舰艇长期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设备的隐患,在北斗二代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性服务之际,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警舰艇的定位导航、测量舰艇运动要素、通信、校正磁罗经自差、船艇管控等方面的应用上着手,结合海警舰艇其他导航设备,综合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以海警318A型巡逻艇为实例,证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警舰艇上普及推广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近海简易天文定位法》的原理和应用。这个方案提出了一套供航海使用的新设计的表册,即《中国太阳船位线表》和《中国恒星船位线表》。该表是以东经120°E和北京时为基准,将天体视位置、天文三角形解算和观测高度的修正合在一起编算出来的。表上按不同纬度和日期列出与北京时相应的天体高度和方位。观测高度和与它相近的一个表列高度之差即为“截距”。观测时间与表列时间之差,称为时间差。将时间差换成角分再加上120°E,便得作图点C的经度。它的纬度即查表纬度。从作图点C,根据截距和天体方位便可划出一条天文船位线,两条以上同时间观测的船位线的交点,便是船位。本方法也可以用于观测太阳子午高或观测北极星高度求纬度,以及观测天体方位求罗经差。用本方法解决天文航海问题无需用航海天文历计算天体时角和赤纬,也不需要将观测高度换算为真高度,因为制表时已将眼高差、折光差、视差和半径差算入表值中。如本文所阐明的那样,本方法较为简便易学,准确性比通常用的表册法为高。此表可以一直用到公元2000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观测不少于四个天体的高度分别计算出其方法及其相互的顶距差。然后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其误差方程式及其权,解法方程式组,计算出最或然船位的地理座标的原理和方法。使用本法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消除固定误差的影响,並在最大限度内降低偶然误差的影响,求得最接近真船位的计算船位。其船位精度较传统的一般天文定位的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