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润 《专用汽车》2014,(9):29-29
<正>危化品运输注定要成为今年我国专用车行业的焦点。今年上半年,一系列的危化品运输车恶性交通事故再一次向行业主管部门、生产商和危化品运输企业敲响了警钟。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疑问:事故频发,危化品运输车辆怎么了?今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整个行业及用户针对生产一致性问题集体进行了深刻反思。在专用车行业存在的生产一致性问题中,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问题最为突出。为  相似文献   

2.
艾伦 《专用汽车》2014,(5):76-77
近期,由于危化品运输车造成的惨烈交通事故经常登上新闻的头条。危化品运输的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为了保证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有的运输企业渐渐倾向于采购国外的高端牵引车。来自广东的惠州方舟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为了保证危化品运输的安全,他们选择采购了5台依维柯Stralis Hi-way重卡。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那么,如何预防和减少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呢?经调研,全面开展危化品运输路线安全风险评估,选取相对安全的运输路径,是防控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减轻事故后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影响危化品运输路线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危化品运输路线进行评估?怎样选择相对安全的危化品运输路线呢?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处于运营期的国内跨江大桥,在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一旦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就有可能直接导致生命、财产损失,对跨江大桥造成一定的伤害。该文通过对跨江大桥危化品运输风险进行测算,明确其发生概率及事故严重后果,提出在桥梁设计阶段和运营期间一系列预防预警措施,如强化重点结构部位的监控预警、在设计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危化品车辆适时限行等,以期进一步降低跨江大桥危化品运输风险,提高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徐润 《专用汽车》2014,(4):23-23
<正>危化品运输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3月1日山西晋济高速岩后隧道内发生的一场重特大交通事故,再次给危险品运输安全敲响警钟(相关报道见本期《焦点》栏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危化品运输安全事故并非个别现象,近年来,我国危化品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防不胜防,以至于人们谈"危"色变。事故发生后不久,交通运输部即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危化品运输车在运输途中屡屡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为了有效减少因这些危化品运输车辆造成的交通事故,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危险货物罐车的管理制度也正在积极地制定当中。据悉,为改进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管理制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求,按照《改进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安排,危险货物罐车调研工作组对河北、湖北和江苏等省的罐车生产企业、罐箱生产企业、危险货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5,(3):66-67
<正>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道路运输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特种营运车辆的安全事故尤为性质严重,牵涉面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近年特种营运车辆频繁出现的危化品事故、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问题,为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及实现车辆行驶、监督管理数据资源的共享,根据《关于强制推广应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  相似文献   

8.
<正>为严厉整治道路旅客运输和危化品运输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加强道路旅客运输和危化品道路运输源头、行业、综合监管,坚决预防重特大事故,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从7月28日至8月31日开展"打四非、查四违"专项行动(详见文前)。2012年,包茂高速陕西段危化品爆燃事故致36人死亡;2014年,晋济高速晋城段危化品爆燃事故致  相似文献   

9.
正为全面预防冬季危化品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宿州交警支队三大队在辖区范围开展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大检查。该大队出动警力11人次、警车3辆次,检查化学品车辆21辆,教育驾驶人员15人次。一是强化装载和运输企业的排查。各中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各个环节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通过采取"入企业、查明细、建档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一旦出事,将会给社会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必须加强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因危险化学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就如何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有效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谈些个人看法。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要把好四关1、认真把好登记注册关。新车注册时要对运输危险化学品罐车进行严格检验,核定载重量、喷涂警示  相似文献   

11.
张蕊 《运输车辆》2008,(3):79-7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我国对于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急速增长。这对于中国危险品储运行业来说既是巨大的市场机遇又是严峻的考验。近年来,不断出现特大严重的危险品泄漏污染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阳礼  王卫  王媛媛  曹从咏  陈新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1):121-123,129
从系统需求出发,进行了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分析和概念设计。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Microsoft ASP.net技术,以及Microsoft SQi,Server后台数据库,开发了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可视化强的特点,并具有对危险货物进行全程跟踪、实时监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危化品运输设备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方式,开发的系统实现了危化品运输设备全过程的监测,提高了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为现代危化品物流提供了一种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是道路运输管理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各类危险货物供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了系统动力学的理论。首先确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边界,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分为运力子系统和需求子系统,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因果关系图,探究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接着,引入危险货物供需系数,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流图;通过建立主要变量方程,表示出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进行模型检验,包括真实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最后,对变量设置初始值,利用建立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使危险货物供需系数的行为模式保持稳定的可行性策略。以广东省惠州市汽油运输为例,分析影响危险货物供需系数的主要因素,设置7种政策情境,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运输车辆利用程度及货物运输效率可有效提高供需系数;增大运输车辆吨位数,调整危险货物运力结构能够改善供需情况,使供需系数提高;增大运力后,供需系数的行为模式趋于平稳;综合调控各因素对改善供需系数行为模式的效果更好。研究建立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管理调控策略,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相关工作的改进与提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水上危险货物集装箱监控系统应具有水上危险货物集装箱状态监控信息采集、预报警、信息远程传输、远程监控与应急决策支持等功能,其框架应为4层架构,即信息采集层、现场监控层、信息传输层、远程监控层。文中分析了构建内河水上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信息采集与传输层的硬件电路,提出了开发远程应急管理系统的支撑技术与决策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效的公交与地铁接驳,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出行一体化程度和轨道交通的辐射能力.为量化评价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效率,综合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建立了初始评价指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接驳效用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筛选出接驳效用核心评价指标,建立了涵盖公交线路设置条件、运营条件、接驳条件、客流规模和网络通达性5个方面的多模...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开幕,历时17d,共设28个比赛项目,302个小项,是历届奥运会比赛项目最多的。本届奥运会在京比赛场馆31处,独立训练场馆41处,非竞赛场馆十几处,此外还有上百家签约饭店、几十家定点医院。据预测,本届奥运会将有来自近200个国家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约1万7000人,  相似文献   

18.
韩直  陈成  王振科 《隧道建设》2019,39(Z2):1-7
为分析交通事故尤其是危险品运输事故对隧道运营带来的潜在危害风险,首先,通过改进个人风险接受准则法对隧道运营危害风险进行量化,假定隧道同时只发生1 次交通事故,将事故造成的危害分为原发性危害和次生性危害,建立隧道运营危害计算模型,对不同跟踪车所造成的司乘人身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案例结果表明: 1)在高峰小时,有危险品运输情况下隧道运营危害提高22. 05%,说明隧道中混合车流会极大提高隧道运营的不安全性; 2)次生性危害增长尤为显著, 故危险品运输车事故对跟踪车辆带来的二次事故后果更加严重。最后,据此提出隧道运营组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引导一部分人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可以减少路面交通压力。以北京市城市轨道建设为目的,通过在北京市6个小区进行的交通方式选择特性调查,在分析了当前的交通状况的条件下,着重分析了5种情景组合设计下人们选择轨道出行比例的变化以及个人特征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轨道出行比例与轨道费用、时间以及衔接费用有着显著的关系,并且不同年龄、职业、出行目的的群体选择轨道出行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分析结果对于北京市城市轨道建设具有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