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UG建立减摇鳍装置齿轮齿条啮合副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对齿轮齿条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进行分析,并与理论值对比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同时分析摩擦因素对齿根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的影响,为齿轮齿条缸在减摇鳍装置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船减摇鳍摇臂断裂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摇鳍是提高船舶耐波性的一个重要装置,也是减小船舶横摇的主要装置。为了提高减摇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文章结合维修实践,通过对某船减摇鳍摇臂受力分析,逐一排查可能造成摇臂断裂的深层原因,对设备的优化设计、维护保养、运行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鳍/被动水舱联合减摇理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综合分析减摇鳍与被动减摇水舱两种减摇装置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考虑某些特殊用途的船舶以及一些大型的军用舰艇在全航速下对船舶平衡要求较高的情况,采用了一种优良的全航速下的减摇方案--减摇鳍与被动水舱联合减摇装置.这种减摇装置将减摇鳍与被动水舱有效结合,有效地克服了减摇鳍与被动水舱的缺点,同时也放宽了对鳍静特征数的要求,这对于装有不可收放式减摇鳍的船舶具有实际意义.针对上述联合减摇装置建立了船舶/减摇鳍/水舱的数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对一实船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鳍/被动水舱联合减摇方案与其它减摇装置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这种装置弥补了减摇鳍和减摇水舱具有的缺点,为船舶减摇提供一种减摇的方法.同时,可在此基础上增加装置的功能,达到一定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减摇鳍机械装置设计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组成减摇鳍机械装置的液压机组、执行机构和鳍组件三大部分,并从这三大部分对减摇鳍机械装置的设计作了一个基础性分析.减摇鳍装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流体、机械、液压、电子和计算机等学科.其机械装置作用、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液压动力系统设计的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5.
陶林 《船舶工程》2007,29(4):24-27
合理选择减摇鳍液压随动系统响应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减摇鳍液压随动系统的性价比.从理论上分析减摇鳍装置的相位误差对减摇效果的影响,并应用这些理论确定减摇鳍液压随动系统的响应要求.  相似文献   

6.
徐军  马佳 《船舶工程》2010,32(3):39-42
以某型后收式减摇鳍装置为例,建立鳍角反馈装置的数学模型,编制Matlab程序,运用网格法,对反馈装置的结构尺寸以反馈偏差平方和最小及偏差绝对值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计算,分析了优化计算的结果,并对优化参数的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百吨级渔政船没有安装减摇装置时在三级以上海况下会发生剧烈横摇,对人员以及设备都会有严重影响。结合百吨级渔政船实际使用海况,详细对比计算了有无减摇装置时的横摇运动特性,并以安装减摇鳍装置为例,指出了减摇鳍装置应如何针对本船特点进行优化设计。计算分析表明,安装合适的减摇鳍后,这类船的横摇幅值会显著减小,通常减摇效果达60%~80%,能明显改善船员的生活作业环境,提高执法出勤率。  相似文献   

8.
船舶加装减摇鳍目的是减小船舶的横摇运动.鳍的运动通过由PID控制的液压装置驱动.文章考虑了船舶的粘性阻尼系数,结合减摇鳍运动特性,通过PID控制法对加装减摇鳍船舶横摇进行预报并通过实船验证.  相似文献   

9.
救助船舶靠泊码头或其他船只时,减摇鳍装置自动收鳍保护。通过对减摇鳍原理及电路图的分析,并从船舶实际情况出发,对减摇鳍收鳍保护报警完成了改进。本文综述减摇鳍装置收鳍保护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MSC.NASTRAN软件对某减摇鳍的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并在此基本上改进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鳍型,重新设计了该型鳍的结构尺寸.强度计算结果表明,经改进的减摇鳍结构不但重量更轻而且具有更好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减摇鳍安装部位复杂的结构形式和载荷引起的结构设计和载荷分析问题,以某舰用不可收放式减摇鳍的加强结构为例,探讨了减摇鳍加强结构三维设计、载荷分析和性能评估方法,将三维设计软件CADDS5优秀的可视化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强大的结构分析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CAD/CAE一体化设计分析,获得减摇鳍加强结构的力学特性,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深度潜水器稳定翼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大深度潜水器稳定翼外形及布置方式、材料选择及结构型式、外载荷确定方法、动载荷及安全系数的选择、应力计算方法及其强度校核标准等,为我国编制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入级和建造规范中稳定翼设计提供依据和研制同类型产品(HOV,ROV,AUV)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鸿章  潘艳  杨波 《船舶力学》2010,14(11):1219-1226
通过应用仿驼背鲸前缘突起来提高船用翼的水动力特性已是目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为验证前缘突起的高度和突起个数与升力的关系,选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控制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船模水池实验室所做的减摇鳍动态水动力性能实验用的标准NACA00154号矩形鳍为研究对象,对其前缘进行正弦波变形,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普朗特升力线性理论和切比雪夫数值逼近法,得出了前缘突起个数对升力的影响不大而突起幅值对升力有显著的决定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刘强  梁利华  吉明  李国斌 《船舶力学》2008,12(2):197-203
针对稳定鳍的各参数对SWATH船纵向运动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的特点,建立了稳定鳍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基于Pareto解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求解.然后,以SWATH-6A为例对稳定鳍进行了优化设计.从仿真结果来看,在相同条件下优化得到的稳定鳍能使SWATH船具有更好的纵向运动性能.因此,本文的优化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彬 《船舶工程》2011,33(Z2):73-75
对减摇鳍故障进行分析,将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应用到减摇鳍故障诊断系统中,根据减摇鳍故障本身的特点设计诊断系统结构,建立案例库及检索方法,由实际事例验证了案例推理技术在减摇鳍故障诊断的应用价值,为现场人员的减摇鳍故障快速诊断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反馈线性化与闭环增益成形的减摇鳍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减摇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控制器。通过采用精确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减摇鳍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线性化,然后用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出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分别对相同海况下未进行减摇控制、已设定航速及航速减半状态时采用减摇鳍控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对于减摇鳍非线性控制系统是十分有效的,特别是鲁棒性能令人满意。算法的设计过程简单,物理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7.
修智宏  任光 《中国造船》2004,45(2):28-35
建立了船舶力控减摇鳍控制系统的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根据输入采用标准模糊分划的模糊控制系统的定义和性质,通过构建分段光滑的Lyapunov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定闭环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该方法只需在各最大交叠规则组内分别寻找公共的正定矩阵,减小了以往稳定性判定方法的保守性和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并行分布补偿(PDC)原理,进一步探讨了T-S模糊控制器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并具体设计了一种船舶力控减摇鳍的模糊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付永领  郑世成 《船舶工程》2017,39(S1):109-112
减摇鳍是人为减小船舶在海浪中横摇最通用、最有效的方法,现今减摇鳍转鳍驱动机构绝大部分利用的是电液伺服作动系统。与电液伺服作动系统,甚至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相比,机电作动器(EMA)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和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以现有GJB2860-97型号转鳍作动器为背景,设计一种驱动转鳍机构的大功率机电作动器。阐述了从结构设计到建模仿真的过程,对机电作动器进行详细的集成化设计,分别利用Solidworks及ANSYS软件对机电作动器进行建模仿真,为减摇鳍转鳍驱动机构的全电改造提出了一套设计及建模仿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工程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均匀化方法及其相关理论,分别针对静力问题和特征值问题建立了相应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目前有关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应用研究还很不成熟,尤其在国内尚尾于起步阶段。本文将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概念设计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通过对经典算例和某卫星构架子结构的拓扑优化计算,表明本文建立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工程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从而为工程结构的结构型式选取提供了有价值的概念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