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机床需要高压的液压泵-马达,即使是液压机械需求量最多的建筑机械,对高压液压泵-马达的要求也在增长。例如,液压铲车一般采用34MPa 压力,使转轮滚动的液压传动装置(HST)采用39MPa 的压力。关于轴向柱塞泵-马达的高压化问题,本文将分别介绍斜轴式和斜盘式方面的现状以及为实现高压化所需的重要零部件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决定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图1)高压化的关键是回转部分(图2)的构成部件。现在市场需要连续额定压力为34MPa,  相似文献   

2.
自环境政策制订以来,在选择液压驱动和操纵机构时,必须重视无泄漏和低噪声的要求.由于新近研制成功密封材料和紧固方法,只要设备使用恰当,泄漏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噪声至今仍是一个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液压系统中,对降低噪声的研究和对主要噪声源的探索至今尚未走上轨道.本文论述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在柱塞数的奇偶性对噪声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配合以良好的试验,以求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从本篇译文起,本刊将陆续刊登《油空压化设计》1978年6月号“柱塞泵的动向探讨”中的七篇文章,即展望五年后斜盘式柱塞泵的性能;展望五年后斜轴式柱塞泵的性能;变量机构的种类特点及美国齿轮泵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变量轴向柱塞液压泵的噪声可以分为空气噪声和结构噪声两部分。本文论述了轴向柱塞泵的压力,倾角和转数对噪声的影响。以压力150巴、颅角15°和转数1450转/分作为基准,以其中两个参数保持不变而改变第三个参数的办法进行试验。在下列参数范围内(压力25~300巴、倾角0~25°、转数500~2250转/分),噪声分别变化6~11,3~5、12~20分贝(A),即转数变化对噪声的影响最大。为了降低噪声,可以降低噪声源的振荡性能,降低噪声传递特性和减小泵壳的辐射能力。文中采用预控阀来缓和柱塞缸内压力的陡升,从而急剧减小高谐波的振幅。为了降低噪声的传递,用 FeCrAl和 Incramute 两种材料进行了试验。其中采用 FeCrAl 材料可使噪声下降3分贝(A)左右。从结构上采取平衡轴向力的措施,也有助于降低噪声。综合采用上述措施后,可使中型变量轴向柱塞泵的噪声由原来的85~100分贝(A)降低到70~85分贝(A)。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液压机械的要求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变得越发严格起来。例如对液压泵-马达,要求它具有高效率密度、高可靠性、控制性好以及噪声低等。对于市场的要求,十年来,液压泵-马达在实现高压、高速、小型、轻量、电子控制、降低噪声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产品的可靠性也有很大提高。可是,近来日本因人力缺乏,所以以土木建设机械为中心提高作业效率就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由于作业时需要加大力,非作业时需要提高速度,因此要求液压泵-马达达到高压、高速化。同时,也就要求将传统用定容积式为主的液压马达改用变容积式。这样,作业时增大马达容量后,就可以低速、大扭矩运转;非  相似文献   

6.
1.种类轴向柱塞式变量泵有柱塞与轴平行配备,在轴方向完成行程的斜盘式和斜轴式两种。其中斜盘式如图1所示,是柱塞端和斜盘接触,在缸体内往复,油从配流盘流进(出)并分为不同用途的两种型式。  相似文献   

7.
1.船用机械的噪声不仅给船员带来不便,而且给通信、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为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在渔船上的捕捞装置一般为油压驱动方式,从船首到船尾的甲板上布置着各种绞车,油压泵组通过管路与之相连接。2.目前油压泵组的特点现在所使用的油压泵组主要有:柱塞泵、齿轮泵、叶片泵。这些泵各自都有许多特点,但在结构上都产生脉动。油压泵本身所发出的声音大,再加上管路内的脉动液流产生的振动,合在一起噪声就更大了。现在解决防振隔音的办法,有防振橡胶、橡胶软管、消音器、  相似文献   

8.
欧州最大的柱塞泵生产厂——黑蒂罗马基克公司,在托马泵基础上,改进了配油盘的结构,不但减轻了磨损,提高了自吸性能,而且包括配油盘在内的可动部分整体通用,可组成多种泵或马达,从而缩短了交货期,降低了成本,使斜轴式柱塞泵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张潜  杨卫国 《船舶》2011,22(3):18-23
在分析喷水推进装置操舵和倒航操作原理与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A10VO-DFR型的恒压力/流量控制斜盘式变量柱塞泵的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块,搭建了该泵仿真模型,重点研究了在变转速工况、变负载工况、变节流阀阀口工况下泵的输出流量的变化关系,所获得的结论对改进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缸体旋转式液压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结构设计合理与否是影响该泵工作噪声和发热以及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围绕典型缸体旋转式轴向柱塞泵配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瞬变和流量脉动,以及配流噪声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在高低压腰形槽的始端设置具有两种宽度夹角的双级三角阻尼槽、阻尼孔配阻尼槽以及多槽结构等设计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6.对8柱塞泵的测量模拟表明,当泵的合成轴向力是噪声发射的主要原因时,在8柱塞泵中,缸体工作腔内压力变化过程处于最优化条件下,其噪声可能降8dB(A).检验这一结论,目前只能通过实际的轴向柱塞机构,测量其噪声才能说明,因此批量的9柱塞泵在结构上要作适当的修改.为了在改变结构时将费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批量泵的柱塞仍要利用.当柱塞面积模拟时选定流量Q_8=Q_9,那么理论的容积流量就会减  相似文献   

12.
600马力渔船由于绞纲机的液压泵、液压马达及相关系统安装不当,产生了不容许的噪声和振动。本文对产生噪声和振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于嘉东 《船舶》2007,(1):61-64
3.6.3.2 舱室防噪声设计要点 舱室防噪声设计中可采取下列各种措施: 1.弹性安装上层建筑 船舶主机、螺旋桨等推进系统的噪声和振动都相当大,对于在空间传递的空气噪声可以采取各种隔声、吸声措施.但振动在船体内传递极快,可以传到想不到的远离部位,导致物体产生振动且发出噪声,特别是产生共振时,噪声极大.因此船舶动力设备、船体结构设计时务必采取防振措施,特别要求充分考虑防声的防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新造船居住区域的噪声,提出降噪减振措施:降低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振动设备采用弹性安装,防止振动传递产生二次噪声源,防止共振;增加消音设备,吸收消除一部分噪声。通过以上措施,可大大降低船舶各个区域的噪声等级,使各个区域的噪声等级都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约束范围之内,具备很大的经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万寨港现有4台大型斗轮堆取料机,其斗轮头全部采用液压驱动机构.液压马达是斗轮堆取料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斗轮堆取料机的作业效率.DQL1000/1200.30型斗轮堆取料机斗轮头液压驱动机构原来采用1JMD-100型液压马达.该马达存在诸多弊端,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给生产作业和安装维修带来许多不便.后来我们选用英特姆(INTEMOT)NHM31-2500型液压马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某船空调噪声分析与降噪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某船空调系统为例,检测舱室空调噪声情况,分析船舶空调噪声产生的原因,针对管路设计、布风器结构、风机选型、气流速度调节等存在的缺陷进行建模研究,探究消除空调噪声的方法。结合建模仿真和分析,给出加装消声器、布风器改造等改进措施和日常管理建议,以降低空调噪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研究潜艇大侧斜螺旋桨在不同工况下的艇体-桨整体声辐射特性。[方法]以SUBOFF潜艇模型和七叶大侧斜螺旋桨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LES)和声学有限元方法(FEM),以及使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和LMS Virtual.Lab声学仿真计算软件进行联合仿真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在潜艇存在进速的工况下,其艏部、指挥室围壳、艉部方向舵和螺旋桨区域的速度压力分布变化最大,整体系统的噪声传播方向以艇体周向某一方向的声压级(SPL)最高,艉部方向舵次之;在潜艇不存在进速的工况下,整体系统的噪声与螺旋桨的旋转作用有关,且在440 Hz频率处存在峰值,超过其他工况下的声压级。[结论]潜艇的艏部、指挥室围壳和艉部方向舵区域是压力脉动的重点区域,与潜艇的进速密切相关;艇体-桨整体螺旋桨噪声在低频段也主要由上述3个区域产生,在中高频段螺旋桨区域开始对艇体-桨整体噪声产生作用,总的声压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8.
王欢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4):143-145
压控振荡器(VCO)是频率合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在射频集成电路中广泛应用的LC压控振荡器设计方法,并对VCO的主要性能指标相位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降低相位噪声的措施。最后,对输出频率1.1GHz—1.3GHz的低相位噪声VCO进行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某大型船舶在低速航行中尾轴的异常噪声.运用理论分析和相关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轴系异常噪声的根源和产生机理:船舶轴系受多个载荷作用,导致船体、螺旋桨轴和尾轴承发生变形,在尾轴承中心线与螺旋桨轴颈中心线之间形成1个变形角;船舶低速航行时,轴系变形产生的回旋运动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耦合是轴系产生振动并辐射噪声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在船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降低轴系异常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噪声产生机理,并针对电磁噪声,提出永磁体结构优化、正弦绕组、增大气隙、定子斜槽等有效措施,以便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阐述了低噪声电机的设计方法及噪声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