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背景 好的、针对性强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体系,对完成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预报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规模、性质及其可能的成灾可能性,指导隧道施工单位面对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体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防止因施工揭露造成的隧道地质灾害.减小因施工揭穿不良地质体造成的隧道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反,针对性不强、过分复杂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体系,不仅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严重地影响隧道洞内施工,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及其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快将其作为不可缺少的工序列入隧道施工工序中,已成为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致呼声。隧道施工地质任务包括: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类别的进一步准确鉴别,施工中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判断和防治建议以及针对围岩的不同地质条件提出相匹配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建议等。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必将为高质量、快速度修建隧道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田任明 《北方交通》2008,(5):191-193
简要介绍大窑沟Ⅰ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洞口段松散体围岩冒顶、Ⅲ级围岩中水平状围岩掉顶、Ⅴ级围岩坍方等特殊地质施工情况及施工处理措施,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大窑沟Ⅰ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洞口段松散体围岩冒顶、Ⅲ级围岩中水平状围岩掉顶、Ⅴ级围岩坍方等特殊地质施工情况及施工处理措施,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相似文献   

5.
山区隧道洞口段常处于偏压、岩堆、浅埋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地段,以往不良地质的洞口段施工,从施工准备到洞口段建成,常需3-6个月时间,主要原因是对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施工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不到位,以致造成洞口段坍方,进洞困难,以浙江省50省道龙丽线沐尘隧道为实例,对典型的不良地质洞口的进洞和洞口段的施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青云山特长隧道采用以综合地质编录、素描为基础,并结合多种物探、超前钻探预报的方法,形成"长短结合、点面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实测相结合"的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高了隧道穿越复杂地段的断层带、挤压破碎带、涌水带等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效果,较好地修正了勘察设计阶段的地质资料,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安全风险,优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隧道施工地质工作方法,主要包括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进一步准确鉴别围岩类别、监测、判断、防治施工地质灾害和针对不同围岩地质条件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某地的隧道为例,详细阐述了施工注意事项及使用的处理技术,处理技术有:隧道洞口施工技术、动身开挖技术、断层带施工技术、涌水施工技术、岩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阶段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如岩溶地质等等,在这样的地质上进行隧道建设,应当预先了解隧道施工掌子面的情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在隧道施工中应用地质预报技术。基于此点,首先简要阐述了岩溶的特征及隧道地质预报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依托工程实例,对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隧道施工安全性的提升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雁门关隧道施工地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雁门关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阐述了隧道施工目前采用的主要地质技术,特别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细化分类,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警报等方面简述了雁门关隧道采用的主要科研手段及方法,最终强调隧道施工要综合运用多种地质技术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1.
马道岭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一条断裂带贯穿全洞,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在施工中,通过对开挖,支护方案的综合调整,成功地处理了此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  相似文献   

12.
根据秦岭隧道设计资料,针对TBM施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兼顾国内大多数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需要,对隧道施工地质信息计算机处理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便于实现和使用的铁路隧道施工地质信息计算机处理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3.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发展比较成熟的钻爆法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主要从地质分析预测法和地球物理预测法两大方向进行归纳,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风险性较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可有效探测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根据探测结果提前预警,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以江西某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雷达和TSP203两种方法开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与现场开挖对比分析,地质雷达和TSP203可有效识别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隧道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并对其中物探方法进行取舍,采用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摈弃费用昂贵、效果不明显的物探手段。此外,还介绍了隧道施工中对各种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于隧道施工中的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时,应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部分。结合三凯公路第13合同段的隧道施工实际情况,阐述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时的安全施工注意事项,为其它隧道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西山特长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山特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采用了长距离TSP203与短距离掌子面地质素描法、地质雷达、水平探孔法等相结合的超前地质预报,“动态设计、动态施工”,有效地避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彭杰 《湖南交通科技》2011,37(2):157-161
从GPR探测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GPR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不良地质体的雷达波场特征。同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与说明。实践表明,采用GPR进行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探测,提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135-136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隧道施工问题,从地质工作、技术难题以及技术选取三方面提出施工方法,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有序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石碑岭隧道施工按照不同的地质条伴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浅埋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洞口段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