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SQP优化算法的滑行艇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蕴蕾  由丹丹 《船舶》2009,20(3):21-25
针对滑行艇艇体结构开展优化设计研究。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艇体结构的优化模型,运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计算。详细介绍了运用MATLAB编程实现该优化计算的步骤;利用该优化算法对滑行艇艇体的部分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并与规范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艇体结构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有效降低了艇体重量。最后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优化后的艇体结构进行了单元应力校核,确保艇体结构满足要求。表明SQP算法对滑行艇艇体结构优化有效,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槽道水翼滑行艇快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槽道水翼滑行艇的基本原理、快速性能及其及化规律。通过模型试验、中间艇试验和实部的航行试验,证实了槽道水翼以及与尾压板的联合作用,使槽道型滑行般的阻力减小,航行姿态得到调整和改善,艇的超载能力等综合航海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槽道水翼使艇体总阻力平均减小25%左右;中间试验艇的航速提高了8%;实船试航航速提高了18%;负荷超载能力增加15%。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对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怎样管理好引航艇是关系到整个宁波引航事业好坏的问题。联系宁波大港引航有限公司引航艇队的实际,只有树立科学的引航管理观,才能提高对引航艇的管理能力,使每艘引航艇在其使用生命周期内(一般25-30年)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引航工作与整个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船体结构设计对于提高船舶结构稳定性和创造船舶安全高效作业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三维软件MAXSURF Structure,采用模块化结合参数化的方法对某尖舭型快艇艇体结构进行建模设计,对Structure模块在艇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同型艇艇体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体滑行水翼艇是一种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为一体的复合型高速艇,通过双体船增加艇自身横向稳性及其耐波性。在双体滑行艇两片体内侧增设滑行水翼面,在运动过程中,航速达到一定值后,水翼的水动效应为艇体提供一定的升力,使艇体上升,减小艇底湿面积及其阻力,使双体滑行艇阻力大大降低。双体滑行水翼艇兼备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两者优点,双体滑行水翼艇综合解决了高速艇稳性和快速性问题,使艇的技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10年内,对高速艇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艇的耐波性以及速度的提高。全浸式翼在军用快艇上的实现引起了极大注意 。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提高无人艇操控性能,确保无人艇自身安全,设计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无人艇自动操纵性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高速无人艇操控机理模型,建立无人艇多自由度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当前数据结构最小化的数据准则原理,引入线性函数,动态坐标划分为差平面,提出对应控制策略,最后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的偏差自适应体系实现无人艇操控调整。仿真实验数据证明,本文技术的无人艇航线跟踪和自主航行控制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美国研究认为轴流式喷水推进器(而不是现今广泛用于高速艇混流式喷水推进器),可能是下一代海军高速艇效率最高、最有效的推进工具。喷水推进器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推进器为高速艇提供了许多优点,例如减少阻力、减少吃水、提高操纵性、减小停船距离以及降低噪声和振动。低阻力的细  相似文献   

9.
基于潜艇模型尾流湍流强度和耗散率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的隐身性能使得潜艇具有强大的突防能力,因此,控制潜艇尾流信号特征对于提高潜艇隐身性能意义重大,这些信号特征主要包括尾部湍流强度、湍动能、湍流耗散率等。同时,优良的艇型对于抑制尾流信号特征、提高潜艇快速性和隐身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RANS方法计算SUBOFF潜艇主艇体艇型及6种改良艇型的艇体粘性绕流,将CFD方法用于分析艇体半径、艇艏长度、艇艉长度等参数对潜艇尾流信号特征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在SUBOFF潜艇主艇体艇型及其6种改良艇型的尾流场中,增加艇体半径有利于抑制远尾流场湍流信号特征,在近场则不利;增加艇艏长度能降低近尾流场湍流信号特征,在远场影响较小;增加艇艉长度在近、远尾流场均有利于降低其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10.
结合理论和实际探讨水翼艇的操纵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翼艇的操纵注意事项,使水翼艇驾驶人员对水翼艇的操纵性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各国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船上各类艇、筏的布设位置大多在舯部附近,极少有不紧靠烟囱的情况。而舯部烟囱附近往往是声场、红外线场、磁场等最强处,在海战中这些部位最有可能被敌方的现代化导弹和制导炸弹击中,从而使艇、筏这类保障官兵生命安全的设备易遭损毁或是被熊熊大火所包围,丧失救生功能。为探求艇、筏的合理布设位置,使用了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理论。引举实例,在舰中一弹的前提下,靠近艉部的艇被导弹直接击毁的概率下降为靠近舯部艇的约1/40,安全性显著提高。因此艇、筏应尽可能地布设在战舰的艏艉两端。经过分析推荐了几个比较合理的建议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拖曳水池中,通过滑行艇模型自航试验,研究了艇底气层对滑行艇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层对采用水螺旋浆推进的滑行艇推进性能的影响不大。由于气层影响,当滑行艇处于过渡状态时,推进效率略有增大;当滑行艇处于滑行状态时,推进效率略有减少。在饱和气流量时,阻力及主机功率最大减幅可达20%。  相似文献   

13.
潜艇艇速声测量综合系统采用了超声测时差和测多普勒频移方法,能同时测得潜艇艇速和艇离海底的距离或艇深,且数据率较高,结合软件的后处理,不可计算潜艇相对海底的横向速度和航程,计算艇速的平均值和均方差,计算测量海区的深度,给出系统构成,方框图和用途。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引导标志物的自然泊位,提出一种基于泊位水岸线检测的无人艇自主靠泊方法。首先,通过无人艇搭载的摄像机对泊位进行采集,从中提取出泊位与水面交接的水岸线,并将其作为无人艇的跟踪对象;其次,通过图像中泊位左右两侧水岸线的消失点以及相机坐标系下原点与泊位水岸线投影点连线所形成的几何关系建立导航模型,求得偏航角、偏航距离、无人艇与期望停泊点的距离以及无人艇速度。靠泊控制器由航向控制器和速度控制器构成,其中航向控制器采用PD控制,根据偏航角和偏航距离实时控制无人艇的航向,速度控制器根据无人艇与期望停泊点的距离和无人艇速度来控制无人艇进行减速运动,使无人艇平稳安全驶向期望停泊点且在到达时速度为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船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滑行艇Froud数高、排水量小的特点,采用约束模旋臂试验加性预报方法研究该艇操纵特性,考虑到该艇回转时具有较大的横倾,本艇操纵性预报的数学模型,采用纵向、横向、回转和横摇的4个运动方程,其中船体水动力采用该艇模型旋臂试验结果。文中给出了6种工况下回转及Z形机动的计算结果,并由此评价该艇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压逃生艇是饱和潜水系统中为潜水员配备的专用高气压紧急撤离设备,相比常压下的全封闭救生艇,具有大吃水、高重心和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较高等特征。基于三维势流理论计算分析高压逃生艇的运动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乘员晕船问题,得到艇体运动和艇员晕船率与航速和波浪条件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艇体垂荡、横摇和纵摇并不总是随航速的增加而加剧;艇体横摇和纵摇的峰值对应的遭遇周期分别为9 s和3 s;波浪从艇尾入射时,艇体的垂荡和纵摇相比波浪从艇首入射时更剧烈;艇上乘员的晕船率与波浪条件和航速相关,艇尾处的乘员晕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高速艇的门类很多。本文主要涉及以水面滑行原理为主的高速小艇,包括游艇、高速援救艇、巡逻艇、鱼雷艇、导弹快艇等实用艇的设计。高速艇五花八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担负的使命也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艇的形状、装备、动力和推进方式以及设计理念都在演变中。回顾它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优秀艇型,可从中启迪我们的设计者的灵感。  相似文献   

18.
最新056型“泉州”号入列,中国海军又添新“猛虎”据了解,“泉州”舰(588)的前身分别是556艇、588艇和695艇。556艇从1958年7月入列起,先后参加了“崇武以东海战”、封锁料罗湾等著名战斗11次,首创人民海军海上近战夜战、小艇击沉大舰的成功战例。1966年2月3日,556艇被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朱珉虎 《船艇》2005,(3):30-36
高速艇的门类很多。本文主要涉及以水面滑行原理为主的高速小艇,包括游艇、高速援救艇、巡逻艇、鱼雷艇、导弹快艇等实用艇的设计。世界的高速艇精彩缤纷,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所担负的使命也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艇的形状、装备、动力和推进方式、以及设计理念都在演变中。让我们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优秀艇型,从中启迪我们的设计灵感。  相似文献   

20.
某扫雷艇装备的铁芯线圈是艇具合一式的特种设备,它的安装定位,是艇体船台合拢装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表现在艇体内部船体结构的装焊及许多工作都必须等铁芯线圈在船台上安装到位后才能进行,由于本厂船台有1/6的倾斜度,而铁芯线在艇上安装时,只能从艇中后部的机舱甲板开口外吊入艇体内部,然后通过艇底狭小空间,逐个向艏部移动安装到位,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不能有任何诸如碰撞之类的差错,否则将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后果,因此,设计实行的安装工艺,确保铁芯圈能安全,可靠并准确地安装到位,是保证该艇建造质量和进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