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测速定位,详细分析了常用的轮轴速度传感器、多普勒雷达及加速度计的测速原理,并深入分析了各传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失效模式以及传感器的复杂性。对目前常用的4种组合测速定位方案,从方案的测量精度、成本、系统可靠性、设备安装、安全性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各种测速定位方案的优缺点。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应答器的组合测速定位方案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
测速测距系统的相关设备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关键设备。对测速测距系统设计的需求和技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头尾冗余的测速测距系统硬件架构,实现了双端车载测速传感器的安全冗余,继而提出了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应用技术的列车测速测距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光电式速度传感器和雷达速度传感器相冗余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测速测距融合算法。通过对列车空转打滑原理进行分析,建立空转打滑检测及校正模型,并进行列车测速测距融合计算,使之不影响车载控制器的正常工作,达到提高列车测速测距精度和可靠性的目的。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测速系统通常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式实现.综合分析了各种速度采集设备的原理、功能、性能及接口,对比了主流测速系统的配置方案、安装布置及系统结构.不同测速算法的设计思路不同:车辆参数法是在车辆防滑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信号系统判定车轮打滑的经验参数;实时检测法则是基于信号系统自身的速度采集设备判定车轮打滑,更加准确、贴近现场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测速系统通常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式实现。综合分析了各种速度采集设备的原理、功能、性能及接口,对比了主流测速系统的配置方案、安装布置及系统结构。不同测速算法的设计思路不同:车辆参数法是在车辆防滑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信号系统判定车轮打滑的经验参数;实时检测法则是基于信号系统自身的速度采集设备判定车轮打滑,更加准确、贴近现场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6.
测速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为提高其测量可靠性,通常采用两种测速方式,然后对两种速度进行融合。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速度融合算法,设计了相应的测试平台。通过模拟各种速度工况对该算法进行验证,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容错能力,可以提高测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测速问题,文章以凤凰中低速磁浮快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测速方法。首先,分析涡流传感器的测速原理及其测速不准的主要原因;其次,针对中低速磁浮线路测速不准问题,从算法层面和运动学原理角度提出处理方法;最后,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涡流传感器、雷达和加速度计的信息进行融合测速。试验结果表明,当列车速度大于1 m/s时,该方法的测速相对误差在±2%之内,满足磁浮列车的测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测速定位传感器、融合算法和融合结构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组合测速定位性能的三个要素。就融合结构对列车组合测速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仿真分析和比较,证明了集中融合结构在精度方面优于级联融合结构,并针对级联融合结构提出一种能够改善其精度的av-l分离的信息分配系数确定法。  相似文献   

9.
测速测距系统是列控车载设备的关键模块,是获取列车速度、加速度、位置、运行方向等信息的依据,是车载设备计算移动授权实现安全控车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测速测距信号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列控车载设备关键模块自主化替代起到了推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编码技术也不断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所谓计算机编码就是,通过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安全逻辑运算,为全线各个轨道提供正确的速度编码信息,实现对在线列车的速度控制。现结合《跨坐式单轨列车ATP与位置检测控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课题》中的试车线的编码电路,对软件实现编码电路的方法和安全分析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为指导市域快线的规划设计以引导市域快线健康有序发展,分析轨道交通的分层体系以及各分层的相互关系和所处的位置,并对容易混淆的地铁、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制式进行技术参数的详细对比分析。明确市域快线的属性及适用范围,特别是市域快线位于市区的线路和市区外围的线路应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及技术特征。确定市域快线速度目标值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首次提出速度效率的概念,且市域快线应根据速度效率和站间距、旅行速度的关系来选择速度目标值,并明确了市域快线最高运行速度与站间距、速度效率、旅行速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市域快线要提高旅行速度应提高速度效率,而不仅仅是最高速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国外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指出超大城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应基于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实施,并给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设计速度、线路运输能力、运营模式及收费方式等主要技术指标选择。以广州为例,提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贯穿式"空间网络布局的设想方案,并通过与地铁线路互联互通,实现广州远郊区域快速通勤的目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效益最大化,为国内(超)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采用的准移动闭塞系统,对市域快线的运营速度、站间距、牵引供电方式等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基于数字轨道电路的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可以满足市域快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针对当前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不足,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流的角度介绍构建以应急组织机构为主体,并由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事件标准处置方法管理、历史事件案例管理和突发事件管理组成的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最后,以信息流为导向构建事前信息采集与筛选、事中信息分析与处理、事后信息总结与反馈的动态闭环式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流程,并分析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为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与主体工程相比,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具有自身的风险特点,往往事故多发且容易被人们忽视。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在建设过程所出现的部分事故案例,按照事故发生部位、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年份以及附属工程施工工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事故发生规律。从客观与主观、技术与管理等多角度对附属工程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为拟定风险控制对策明确方向。探讨说明附属工程主要风险预控要点,提出开工前环境核查、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等安全风险控制对策,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维过程中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王站为例,介绍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和模型构建,并着重阐述了数据集成处理、设备维护模块设计、三维可视化管理、搜索和定位模块设计及维护记录模块设计等功能设计内容,分析了在维护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BIM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可视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管理系统是实现轨道交通工务管理科学化、智能化、经济化和自动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例,着重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包括系统概况、功能模块划分及应用情况等内容.实践证明,该系统操作简易,使用方便,功能实用,运行稳定、可靠,并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8.
李妍 《铁道建筑》2022,(2):167-171
首先介绍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模和覆盖率,然后从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演变、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水平、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功能布局三个维度分析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规律,探究了轨道交通系统与居住人口分布、就业岗位分布、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从东京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以公共交通为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