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从解决铁路测量坐标系中存在的长度变形出发。提出了分段独立坐标系的方法,对线路设计中线坐标进行转换,同时对铁路初测导线测量精度提出要求,使铁路定测放线既可以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又可以采用实时动态GPS测量(RTK)技术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综合交通枢纽一般引入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工程项目,各勘察设计单位依据行业测量规范,分别建立适合工程的测量控制网,测量人员需要经常进行坐标系统之间的联测与坐标转换,给工程建设带来不便。结合徐宿淮盐铁路项目,对综合交通枢纽测量控制网进行研究,提出以磁悬浮和高速铁路为枢纽的核心,建立基于CGCS2000国家坐标系为基准的独立坐标系统,分级施测测量控制网,达到规划、设计、施工测量体系的统一,为运营维护、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测站坐标系,利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功能测量特征点的坐标,以解析法计算涵管轴线与既有铁路中线的交叉点坐标,并用放样的方法测设出交叉点的实地位置,为铁路既有线困难地段准确确定涵洞实地位置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测量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 《铁道工程学报》2006,(7):34-36,53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线路测量中,由于线路长,常常跨越多个投影带,在统一坐标系中投影变形大,不能满足高速铁路测量精度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约束条件和措施,使得长度变形小于1/40 000,从而满足铁路测量精度要求. 研究方法:本文从解决铁路测量坐标系中存在的长度变形出发,首先分析了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然后提出了建立分段独立坐标系的方法,使其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1/40 000. 研究结果:文中给出了高速铁路测量建立独立坐标系的4种数学模型,有效的解决了在投影过程中长度变形问题. 研究结论:利用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投影变形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容易满足高速铁路测量精度要求,方便了工程施工测量,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很好的实用性.若在铁路测量中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勘测精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在高海拔地区的铁路控制测量中,控制网的边长将产生较大的长度投影变形,在这个区域如果采用国家坐标系建立控制网,其长度变形不能满足铁路施工控制网精度要求,这会对线路施工放样及隧道贯通测量等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合理评价及处理长度投影变形对坐标成果的影响,建立适合高海拔地区的铁路施工控制网,已成为这个区域工程控制测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铁路施工控制测量中,长度变形主要是以高程归算变形为主,所以选择"抵偿高程面"作为投影面,按正形投影3°带建立独立坐标系应该是最佳选择.该方法换算简便,而且换系后的新坐标与原国家统一坐标系的坐标十分接近,有利于测区内外之间的联系.如果线路东西向跨度比较大,而且测区中心离中央子午线比较远时,应该考虑"选择任意投影带"或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地区铁路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高海拔地区的铁路控制测量中,控制网的边长将产生较大的长度投影变形,在这个区域如果采用国家坐标系建立控制网,其长度变形不能满足铁路施工控制网精度要求,这会对线路施工放样及隧道贯通测量等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合理评价及处理长度投影变形对坐标成果的影响,建立适合高海拔地区的铁路施工控制网,已成为这个区域工程控制测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铁路施工控制测量中,长度变形主要是以高程归算变形为主,所以选择“抵偿高程面”作为投影面,按正形投影3°带建立独立坐标系应该是最佳选择。该方法换算简便,而且换系后的新坐标与原国家统一坐标系的坐标十分接近,有利于测区内外之间的联系。如果线路东西向跨度比较大,而且测区中心离中央子午线比较远时,应该考虑“选择任意投影带”或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既有线铁路进行绝对位置控制,参照高速铁路CPIII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提出一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作为既有线绝对位置的控制基准。并对这种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相邻测站间坐标转换搭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论述。这种精测网采用单边控制网,建网简单、成本低,且可在V形天窗期进行测量;测量采用全站仪直接测量,测量效率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轨道控制网在既有线铁路控制绝对位置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铁路电力线路定测系统功能及操作流程,并对北斗RTK定位及坐标系转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利用北斗RTK技术进行无累计误差放样测量作业,放样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9.
张金魁 《铁道勘察》2016,(4):1-3,14
由于既有铁路运营V形天窗的特殊性,在天窗时间无法跨线测设点对式自由测站边角交会轨道控制网(CPⅢ)。提出单侧布点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测设CPⅢ的解决方案,并在工程项目中与点对式CPⅢ进行测量对比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其成果的各项精度指标可以满足既有200 km/h运营铁路轨道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月 《铁道勘察》2011,37(4):11-13
随着GPS高程测量技术的日益成熟,采用GPS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已经在铁路勘测设计的初测、定测,以及航测、Lidar摄影地面控测工作中广泛应用。结合中老铁路磨万线GPS控制网高程测量的实例,详细论述了GPS高程测量的方法,并对其精度作出相应评定。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当前既有普通铁路运营维护施测的数据精度、作业安全系数与工作效率,对既有施测工法采用的测量工具、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将自由测站法引入到既有铁路曲线平面测量作业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测量工具的设计与改进,以及大量不同曲线条件下施测方法的实验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对比等工作,进而提出一套铁路曲线测量新工法。现场施测作业的反馈和实践证明,该方法将里程丈量精度由厘米级提升至毫米级,提高了测点定位精度;现场测量仪器无需频繁搬站上下线路,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和现场施测的工作效率;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数据处理程序,可精准对接外业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新建埃塞俄比亚铁路起自AddisAbaba,终点位于Djibouti港,全长656km,是埃塞俄比亚国家铁路网的骨干线路。本次勘测采用了国内很多铁路测量的新技术,第一次在非洲铁路中引入CPO框架控制网,建立了本项目完整的测量技术体系,设计了工程独立坐标系并对高程拟合技术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该法测设铁路曲线的点位精度计算式,提出了该法测设时,铁路曲线控制点闭合差限值,供《铁路测量技术规则》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施工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施工坐标系转换以及放样程序在铁路站场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应用效果良好,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运用施工坐标系定位放样在工程测量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短小铁路项目航飞数据难以及时获取和既有铁路上线测量困难等问题,将轻小型激光雷达引入铁路勘测项目中,并与大型航摄设备在使用方便性、空域申请周期、有效航飞天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执行短小铁路项目航飞作业时,小型激光雷达较大型航摄设备可提高效率50%以上。结合轻小型激光雷达在铁路勘测项目初测、定测和既有线测绘等工作中的应用试验,总结不同测绘工作的技术流程和精度控制方案,其激光点云精度可以达到5 cm,满足新建铁路项目大比例成图、断面测量、工点地形测绘,既有铁路平面测绘、横断面测量等要求(但不能满足既有线中平测量2 cm的精度要求),可以减少上线测量工作量70%以上。研究证明,轻小型激光雷达技术适合短小铁路项目航飞、小范围补飞及既有线测绘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专线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结合福厦、郑西、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测量以及遂渝线无碴轨道试验段测量工作的实践,对客运专线勘测设计测量过程中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初测、定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铁路工程独立坐标系选择设计的问题,以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为例,介绍了兰勃特投影在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设计中的应用.为铁路工程测量选取既能满足投影长度变形要求,又尽可能减少投影分带数量的工程独立坐标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变形对工程的影响及对策,论述了铁路测量坐标系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新建铁路定测阶段测量工作效率,在某复杂地形新建铁路项目中,基于其使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中线测量、横断面测量、地形图测绘等作业,并对数据精度进行分析比较.在LiDAR断面测量时,基于Terrasolid软件得到的成果数据冗余量大,提出一种改进的道格拉斯-普克算法,以达到既反映地形变化又减少断面点数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CORS-RTK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在铁路初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铁路定测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CORS-RTK技术在铁路定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试验,并在铁路定测项目中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采用CORS基站法还是采用CORS-RTK法,其测量精度均可达到平面高程±5 cm以内,满足定测要求;采用CORS-RTK开展定测工作时,需联测CPⅠ控制点,其联测密度为10~15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