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辐射导弹辐射式仿真试验可视化系统结合了实时仿真技术和视景仿真技术,以VC++6.0为开发平台,利用OpenGL和MFC进行开发。建立了反辐射导弹的三维模型和飞行场景,基于试验数据实时驱动方式,以三维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ARM的攻击过程,并实现了飞行姿态的多视角可视化。通过仿真试验过程实时可视化的实现,能够根据情况及时对试验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提高了试验的时效性,并且为试验结果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前沿军闻     
■ 新型火控系统用于改进“战斧”战术导弹英国《防务系统日刊》2002年11月29日报道,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研制的首套战术"战斧"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地用于从"斯坦德姆"号(Stethem)舰发射"战斧"Block III导弹到中国湖靶场。该次发射标志着首次使用发射平台任务规划系统,该系统植入了导弹武器控制系统,让发射人员能够规划导弹可能执行的飞行任务。此前,飞行任务陆上部分通过岸基或航母运载的支援设施进行规划。发射平台任务规划系统缩短了平台反应时间,使海军士兵在不可预知的作战环境中对突然出现的目标做出反应。该次试验也标志…  相似文献   

3.
论文对导弹舵系统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设计过程以舵系统在贮存应力水平下,p阶分位寿命渐近方差最小作为优化设计的准则,以舵系统中位寿命渐近方差作为舵系统加速寿命试验方案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寻优计算,得到了导弹舵系统在温度和湿度两个试验应力作用,应力水平组合数为4和5时,其温度和湿度的应力水平、样本分配比例vi、每组试验截尾时间τi的最优值,并利用方差因子相对百分比确定了此时的合理测试次数为6.对优化方案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优化试验方案对导弹舵系统的加速模型参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导弹储运状态监测技术主要研究导弹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环境温湿度、振动冲击应力和位置姿态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分析,是导弹装备维护管理的有效补充.基于导弹储运状态信息定义新指标“预警率”,并建立其ARMA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小容量预警率样本的短期发展趋势进行快速跟踪预测,并保证12%左右的较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有助于建立经历复杂储运环境,性能状态不尽相同的导弹装备的区别化维护保障与质量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导弹储存、测试、转运、打靶过程中,使用导弹拖车运输导弹容易出现导弹刮碰事故,提出了基于STC12单片机的防碰撞系统,设计了单片机控制器,超声波测距终端,无线通讯系统,电磁及液压刹车系统,实现了导弹拖车运输过程中对周围障碍物的实时测距,语音报警,自动刹车功能。  相似文献   

6.
钱跃华  龚嫚  朱骏 《船舶工程》2017,39(6):20-23
以某型小缸径船用低速柴油机为对象,基于该柴油机一维性能模型,开展实时仿真模型的快速开发和标定。比较了简化后实时仿真模型与原性能模型的计算时间和仿真精度。应用该模型在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上测试新研制的柴油机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正常接收和反馈正确的控制器指令和柴油机运行参数,满足电控系统硬件在环测试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抗诱偏能力是反辐射导弹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分析了辐射式仿真系统内开展诱偏试验过程和特点以及利用单点源开展多点源诱偏闭环仿真试验的可行性及实现方法。以空间分离点为依据,分时、分阶段计算雷达、诱饵站合成场在导弹处的法线,在辐射式仿真系统中利用转台中心、单点源间的固定方向进行等效,将其与导弹姿态的相对角度关系转换为转台转动指令角度,进而实现这种实际相对关系的等效构建,为辐射式仿真试验系统内利用单点源模拟多点源开展诱偏仿真试验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政府对外宣布成功进行了弹道导弹中段拦截试验。从中国本土发射的拦截弹击中了先期发射的目标弹,据信拦截弹与目标碰撞的高度已经超过大气层高度,技术上已达到在外层空间用动能拦截弹进行导弹拦截试验的先进标准。由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进行导弹中段拦截试验的国家。继此前的2007年1月11日使用拦截弹成功摧毁了报废的人造卫星之后,中国仅用3年的时间就进行了导弹中段拦截的实弹试验,表明中国在反导/反卫星作战系统的研究和试验方面拥有很强的技术和综合能力。虽然本次反导试验还没有做到实战条件下拦截陌生目标的要求,但已经在技术上实现了从打卫星到打导弹的进步,中国自主建设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努力距实战部署又前进了一大步。中国政府在导弹拦截试验后宣布该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这与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一样都是防御性的宣示,是中国依靠导弹核武器建立有限的战略威慑和反击能力的同时,在防御核攻击的军力建设上所采取的合理有限的装备发展措施。导弹防御系统尤其是拦截弹道中段导弹目标的武器必然要进入外层空间,大气层外的武器拦截试验显然不符合太空非军事化的国际共识,但在美国政府推动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和其他国家部署的情况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规模有限但满足实际需要的导弹防御系统,是中国保持独立自主国防政策和维护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保证。太空非军事化是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支持才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中国古代军事家就已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能战方能止战",不在太空军备竞赛中占据自己的地位就没有最终实现和平利用空间的可能。中国发展反导防御系统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安全,这套武器系统的存在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在实现最终目的的过程中也不需考虑其他国家或团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我所200米大水池采用微型计算机对船模试验进行实时采样及数据处理的课题,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研制、开发,该系统已于1983年5月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并承担了瑞典、西德、英国等外商委拖的船模试验任务。此系统采用半自动方式。即手动控制水池船模试验,数据收集、计算及打印报告等由计算机系统控制。今后,随着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增加计算机控制试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反舰导弹导引头外场试验输出数据,通过对导引头特征参数进行处理,得到导弹航控量,用于反舰导弹自导段弹道仿真,最终给出导引头完成任务概率。形成以导引头捕捉概率、稳定跟踪概率和导引头完成任务概率为评估参数,外场试验与数字仿真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解决了一些现有的评估方法不能直观反映导弹抗干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舰用红外警戒系统作用距离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用距离是红外警戒系统的核心战术技术指标之一。作用距离试验是验证、考核红外警戒系统的作用距离的关键试验。影响作用距离的因素包括设备本身、目标以及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很难在试验室得到真实条件下的作用距离。本文根据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及舰用红外警戒系统的使命任务,分析在外场试验中模拟导弹飞靶在红外辐射特性方面与真实导弹的差异,定性地提出舰用红外警戒系统作用距离试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弹上电子产品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贮存性能直接决定着导弹的技术状态。为了快速预估弹上电子产品的贮存使用寿命,针对其不同贮存使用环境,利用加速寿命试验的设计原则,对加速老化试验方案进行了设计。该试验方案可为进一步设计导弹在不同环境应力影响下的加速寿命试验提供试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水面舰艇上的主要武器——舰载导弹武器携载数量存在约束情况为背景,首先定义了水面舰艇的作战任务,确定了目标价值的指标体系。然后以目标价值和毁伤概率乘积作为单个任务价值,提出以总任务价值最大为目标函数,求解对不同目标平台的舰载导弹分配数量的计算模型。通过对常见火力分配问题求解思路的改进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希望能够为舰艇在出海实战前的火力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无人艇在海上追踪、搜救、巡逻、反潜等任务中的超长续航,避免因油料限制而被迫任务中断,设计了一套以风能、太阳能为动力的无人艇系统,利用风帆为无人艇推进,太阳能为船上电控设备提供电能。该系统由无人艇和岸基监控平台组成,无人艇可通过python开发的数据采集模块和算法模块实时采集环境数据、计算、生成并下达控制指令,在风区内可超长续航自主航行,实现全风向利用;岸基监控平台可实时监控无人艇状态,并进行自主/遥控模式切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通讯连接试验的可靠性高;无人艇航行试验验证了全风向自主航行的可行性,运行轨迹与仿真结果基本重合;太阳能供电分析理论上验证了风区超长续航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无人艇在海上追踪、搜救、巡逻、反潜等任务中的超长续航,避免因油料限制而被迫任务中断,设计一套以风能和太阳能为动力的无人艇系统,利用风帆为无人艇推进,利用太阳能为船上电控设备提供电能。该系统由无人艇和岸基监控平台组成,无人艇可通过开发出的数据采集模块和算法模块实时采集环境数据,计算、生成并下达控制指令,在风区内超长续航自主航行,实现全风向利用;岸基监控平台可实时监控无人艇状态,并进行自主/遥控模式切换。对系统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通讯连接试验的可靠性高;无人艇航行试验验证了全风向自主航行的可行性,运行轨迹与仿真结果基本重合;太阳能供电分析理论上验证了风区超长续航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6.
防空拦截武器飞行试验任务中,射击精度将直接影响试验进程.针对防空拦截武器试验的特殊性,设计研制了防空拦截武器对无人机射击精度测量系统.采用声学检测和三维建模计算的方法.通过环境测量补偿电路建立风扰动场下的声学模型来解算出弹丸相对于目标中心的弹着点,然后将其数值直观地显示出来,科学、精确、实时地测量武器系统对空目标的射击精度和象限,检验武器试验的命中精度和拦截模拟目标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军事广角     
★战术战斧第4次潜射试验成功 据美联社消息,美海军一官员于22日表示,雷声公司和美国海军于20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靶场,成功完成了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战术战斧”导弹的技术评估飞行试验,这也是美海军首次使用潜艇进行“战术战斧”导弹的实弹发射。 雷声公司的MK2作战控制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作战系统,系统对这次导弹发射试验提供了战术控制、武器控制和发射能力。 战斧导弹计划负责人约翰·吉尔雷称,飞行试验的成功是海军/雷声公司战斧导弹小组紧密合作的结果,它体现了雷声公司系统工程设计研发的方  相似文献   

18.
潜射导弹发射装置发射时的结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水下发射产生巨大的反冲击力,引发潜艇本体以及发射装置的强烈振动,对发射装置的结构强度、筒内导弹的安全和下一枚导弹的发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法,分析了系统发射时的振动特点、问题难点和外载荷情况。对潜射导弹发射装置结构动力学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做了理论分析和方法步骤的探讨,基本解决了系统建立思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传统保障性评价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任务的使用可用度、战备完好率及任务成功率3个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仿真统计模型。以使用任务、系统结构、维修保障过程分析为基础,引用离散事件、蒙特卡洛等理论建立一种基于任务的保障性评价仿真原理。通过一个实例对导弹武器系统的维修保障仿真试验进行分析,得出了导弹武器系统的执行任务能力和保障能力评价参数。仿真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使用、维修保障部门评价装备的任务成功性和战备完好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介绍了新的潜艇水下发现导弹试验用通信浮筏系统及其海上的试验情况,总结了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它可用于发展其它类似的海上试验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