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结合西安市交通实际提出了交通信息综舍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建立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框架。该平台旨在采集与交通有关的数据信息,组织处理为共享信息,应用于政策制定、交通管理以及市民查询。本文重点探讨了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从交通信息种类、数据采集设施以及在西安市现状条件下的布设方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数据采集系统。从信息的获取方式和种类、信息显示终端以及结合西安市的布设方案等方面阐述了信息发布系统,最后提出构建该平台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9,(2):44-45
西安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陕西省项目建设管理协会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社会科学》理事会副理事长。《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常务理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理事,《轨道交通》编委。荣获“轨道交通产业榜2008科技创新十大人物”称号。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给城市交通造成一定影响。西安市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枢纽城市,也面临同样的交通问题。通过对西安市交通现状的认真研究,结合各种因素,分析造成西安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并结合西安市交通现状及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对策和措施,对解决西安市的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交通问题十分严重,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西安市面临的交通难题,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必须调控交通需求结构,调控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时间结构与线路结构,这也是实施城市交通与运输需求管理的有效途径。对西安市交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交通运输需求管理有关理论,提出了西安市实施城市运输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及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趋势,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分析地铁交通特点,总结地铁对城市综合客运管理提出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地铁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基于西安市地铁交通发展现状和规划,构建未来西安市及陕西省地铁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和体制架构,最终提出加强西安市地铁融入城市综合客运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参考,对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进行了探讨。结合郑州南站区域定位及周边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实际需求,对郑州南站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进行了分析。针对枢纽区域交通提出了枢纽道路交通集散方案为三快一条主干道和地面的道路交通集散方案,同时枢纽南北形成南北两个高架大环,实现枢纽南进南出,北进北出;针对区域地下空间提出了结合枢纽及周边轨道交通资源建立多元化立体步行系统。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西安市自行车交通和地铁交通的现状、特点的分析,指出西安市自行车与地铁交通衔接的必要性,同时重点介绍西安市交通干线和外围区域自行车与地铁交通衔接设施的布局模式,预测通过建立“绿色”停车场、立体式停车场、地上智能化立体停车库等布局模式可使西安市自行车交通和地铁交通实现“零换乘”,从而不仅使地铁交通更好地为西安居民及外地游客服务.而且可实现西安市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水平,分析西安市航空、铁路、公路的客货流需求现状,结合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城市交通适应度计算方法。以西安市2005—2013年期间城市交通需求和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对西安市近年来交通发展适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航空发展速度适度超前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铁路和公路的发展速度略微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呈现日益协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阐述城市地下快速路系统的定位及其交通功能,以及城市地下快速路进出口布置与其交通功能的关系,分析出地下快速路起终点进出口、中间进出口及地下空间联系进出口布置与地下快速路系统交通功能的关系及对地面路网的影响。结合地下工程的特点初步探讨城市地下快速路进出口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安市公共交通枢纽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确定西安市公共交通枢纽的规划目标。比较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分类方法,提出西安市公共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以及规模确定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地下道路的场景和数字化交通管控需求,比较当前车辆检测和事件分类技术(例如线圈检测、红外检测、雷达以及视频等方式)在交通信息检测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基于雷达视频联合的交通流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检测更加多元的交通流信息,在复杂特殊的交通场景下仍可以持续稳定地采集和获取交通流状态和事件信息,为道路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在上海北横通道的实际应用证明,雷达视频联合检测系统基本满足对城市地下道路的交通流状态信息和事件信息检测的需求,为后期城市地下道路智慧化建设和主动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下车库联络道主要服务于城市核心区到发交通,可提高区域静态交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核心区地面人车矛盾,改善区域环境品质,实现低碳交通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应用。研究证明结合大量地下车库联络道规划和设计经验,探讨地下车库联络道内、外部交通组织理论,提出了重点服务主要流向、建设规模匹配交通需求、快速疏解等交通组织原则。同时,结合工程实际论述了地下车库联络道内部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和工程设计,旨在为类似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会展中心地下车库规模巨大、出入高峰集中、潮汐现象明显,与一般建筑地下车库的交通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外关于会展中心地下车库交通组织的研究较少。结合会展地下车库交通特征,按照内外协调、安全高效、以人为本的交通组织理念,提出超大型会展中心地下车库通道分级、单向交通等交通组织方法,并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地下车库交通组织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6.
论西安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西安市目前城市变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古城特点,提出公共交通是提高道路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西安市居民交通出行需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西安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布局优化及经济的发展,已成广泛共识。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如在大型换乘站地区建设地下开发综合体;同步建设地下车行和步行系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等。此外,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车库、过街地道、地下变电站、地下储库、地下水库和泵站、取排水隧道及其他市政公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大量利用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向外围拓展的空间发展目标,作为城市发展的引导条件,城市交通系统急需调整和完善。本文针对西安城市的特点,提出了以提高交通可达性为主要目的的城市交通改善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图书馆及文体馆工程的施工为例,对地下耦合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实际工程且操作性较强的地热换热器设计、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结合西安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