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火箭自导深弹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箭自导深弹是一种新型的近程反潜武器,具有浅水性能优越、反应迅速、成本低廉等优点,对其作战效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先进的德国"海矛"火箭自导深弹为原型,根据公开报道的参数和一般性假设,建立了火箭自导深弹的攻潜仿真模型。通过蒙特卡罗仿真,着重探讨典型条件下采用目标提前点射击时,其主要战技指标对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火箭自导深弹在溅落点散布误差小于100 m,舷侧阵自导作用距离大于300m,舷侧阵自导垂直扇面角小于5°,水下弹航速大于16 kn时,具有较高的攻潜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2.
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对抗方法难以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这一现状,研究了悬浮式深弹在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中的作战使用问题.文章在阐述悬浮式深弹拦截的原理、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可能航向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悬浮式深弹的作战使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悬浮式深弹能更加有效地拦截尾流自导鱼雷,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悬浮深弹的作战使用对提高水面舰艇防御鱼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概括了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攻击原理.其次,建立了鱼雷自导搜索段的提前角计算数学模型.再次,探讨了舰尾滚投悬浮深弹的布放时机,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检验,分析了2种悬浮深弹的使用规律和拦截概率.结果证实,舰尾滚投悬浮深弹具有更高的拦截概率,与...  相似文献   

4.
火箭深弹是二战时期出现的、将推进火箭与深水炸弹结合为一体的舰载攻潜武器,它的问世将水面舰艇的攻潜作战距离由上百米扩大至数千米,直到战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各国海军舰艇广泛装备的反潜武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具有更大攻潜距离和精确攻击能力的舰载反潜鱼雷以及反潜导弹的发展,美、英等西方国家海军转以自导鱼雷和反潜导弹作为舰载攻潜武器,不再为舰艇配备火箭深弹系统。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5,(7):211-215
船舶在水中航行,经常会涉及到对周围物体和船只的测量,以便及时发现危险,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超声波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机械波,超声波在传播时,具有传播方向性强,传播能量强,而且传播过程不容易被干扰,传播能量衰减较小,传播较远的优点。因此,可以将超声波方便地应用在船舶测距系统中。本文基于单片机,对船舶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系统可以实现对船舶周围物体距离和方向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水声系统由于主要使用单频脉冲信号,因而无法克服距离分辨力和作用距离之间的矛盾。文中主要研究如何将扩频编码m序列编码技术应用到水声测距中的方法,既详细分析了浅海水声多途信道的特点,也给出了用于水声测距的扩频数字模型,并进行系统性能仿真与水池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增加m序列码元周期和减小脉宽能够增加测量精度,频谱越宽则抗干扰性越强。该项研究为扩频技术在水声测距与定位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好参考。  相似文献   

7.
远程岸基光电系统测距方法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远程岸基光电系统的主要探测传感器是红外热成像系统,近年来,由于红外探测器件和致冷技术的发展,再加上专门设计的红外光学系统,使红外热成像距离探测目标成为可能。然而,基光电的远距离测距则成为系统研制的技术难点,因为岸基光电系统要求探测距离远、用普通的激光测已悄能满足技指标要求。本文将对激光线光束测距法、被动测距法、同三角测距法和对空三角测距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对这些测距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种比  相似文献   

8.
李书强  周凤敏 《港口科技》2012,(2):30-32,38
港口门座式起重机(简称门机)在运行工作时,象鼻梁碰撞严重危害整机安全和效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传感器测距系统设计、研制的象鼻梁防撞安全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在两台门机旋转、变幅时自动检测象鼻梁之间的距离。当到达安全报警距离时,能发出声光报警并减速,提醒司机刹车,当达到极限距离时,声光报警的同时可以发出信号给门机电控系统使门机自动紧急停车。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快速计算便携式地空导弹脱靶量,对导弹作战能力做一个初步判断,本文建立了便携式地空导弹脱靶量计算模型,并运用Simulink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编程。编程所得Simulink模块可以清晰显示导弹与目标运动图形,并且得出弹目交会时弹脱靶量大小,为初步评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红外搜索系统的被动测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搜索系统是一种被动探测系统,量测数据中无目标的距离量;而评判来袭目标的威胁程度离不开其距离量。介绍了基于红外搜索系统的被动测距技术测量目标距离的算法、原理框图以及仿真试验与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王长永  颜惠庆 《水运工程》2017,(11):194-196
长江口水域一直采用传统有验潮和GPS-RTK相结合的水深测量方法,但现有潮位站无法控制整个区域,RTK差分信号受距离限制又无法做到全覆盖,制约了水深测量效率与精度。GPS-PPK技术具有作业范围广、测量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等优点,不受无线电传输距离和通信网络环境的限制。通过在不同作业距离下的精度测试,GPS-PPK技术较传统有验潮和GPS-RTK结合的测量方法具有更高的作业效率和整体精度,可应用于长江口地区水深测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单介绍了短基线定位系统工作原理的主要优缺点,对某三维短基线定位系统测量误差进行了仿真,对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该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检测塑料排水板的插深,是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文中介绍了数字刻度法、施工自动记录仪、电阻测量法、低压脉冲反射法4种测深技术,并重点介绍了低压脉冲反射法测深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测深技术应用要点,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塑料排水板插深控制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全站仪在船舶修造领域尚无法完全满足测量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带有自动照准功能的全站仪配合跟踪靶球进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测量目标的自动跟踪,消除了人工瞄准带来的人为误差,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转站测量时公共点的测量精度,降低了测量系统的整体误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研制开发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火弯板线位移测量系统的主要组成与工作原理 ,该系统的成功应用 ,对研究水火弯板成形加工规律、实现水火弯板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抛投效率低、成本高、准确度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建立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抛投漂移距离的数学模型,得出抛投高度、水深、水流速度、透水框架阻水面积等参数对漂移距离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大框架、多转轴的空中自动同步脱钩抛投吊具,增加每次抛投透水框架的数量,并采用GPS引导抛投船舶精准定位,对抛投作业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此种抛投装置可提高透水框架抛投的准确性,且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宽阔的潮汐河段,由于潮汐和地形的影响,大范围的同步水文测验的精度和可靠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得到高精度的水文测量成果,使同步观测资料和时间序列资料具备良好的可比性,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平面基准、高程基准和速度基准。理论和实践表明,建立大范围内的高精度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控制网,基于RTK(real-time kinematic)测量方式进行三维水深测量、基于RTK的速度参考进行流量测量,是在大范围条件下开展高精度同步水文观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