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套跑运行时,大交路列车与小交路列车的晚点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文章基于小交路折返站采用站前单渡线侧进直出折返方式,根据列车折返作业流程,分析不同列车不同程度晚点下的行车调整制约点,建立列车晚点行车调整模型,提出相应行车调整策略,为行车调度人员在应对列车晚点情况下高效组织行车提供最佳决策。以厦门地铁3号线为例,探讨列车晚点下行车调整策略应用实施方案,相关研究对大小交路套跑晚点分析及行车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圳地铁3号线大小交路运行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地铁3号线为例,在研究地铁线路客流增长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大小交路运行的方式来应对变化的客流需求。针对开行大小交路具体区段的选择、开行时段和开行间隔的选择等问题,重点分析实际客流需求、自身的线路条件以及小交路车站的折返能力等。实践表明,大小交路的开行使得运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能够科学合理地调整运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介绍青岛地铁M3线的概况,分析M3线各时段客流分布及最大断面客流量。依据客流的时空分布,提出M3线初期采取单一交路的形式;近期采取大小交路嵌套的形式,其中小交路确定在江西路站-万年泉路站之间;远期采取大小交路嵌套的形式,其中小交路确定在五四广场站-李村站之间。停站方式采取站站停,并经计算调整,得出M3线各规划期的全日行车计划。  相似文献   

4.
地铁的高密度行车,使任何故障都有可能造成列车阻塞,对运营服务产生较大影响.为了尽量缩减阻塞时间,根据地铁运营中的常见故障,总结出一些故障处理的准备工作,主要有URM监控员、勾锁器、列车引导员、备用车、小交路运营等的准备.旨在更加高效地完成故障处理,进一步减少故障给地铁运营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南京地铁宁溧线和机场线贯通运营的要求,空港新城江宁站至无想山站小交路需要支持4/6节编组列车混合运行.为此,信号系统需对车载信号和轨旁信号进行特殊设计,除在轨旁增加混合运行控制设备,并配置不同的车载数据库,实现自动识别列车编组外,还需对不同编组列车的定位、超速防护、对标停车、试车线测试以及站台门联动进行设计,增加混合运行功能,实现4/6节编组列车的安全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单线双向运行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浩江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3):17--19,23
论述地铁单线双向运行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这种运行方式进行优劣比较,分析其使用注意事项;以南京地铁的一起故障处理事件为例,阐述单线双向运行方式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小交路组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南京地铁1号线在运营时间内、故障事件情况下进行的列车小交路的组织方案、列车底数和运用要点。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铁机场线与宁溧线贯通运营后,将采用南京南—无想山大交路嵌套无想山一机场东、机场东—南京南两个小交路的运营方式,两个小交路同时在机场东站折返。机场东站存在配线比较单一、大小编组混跑、相对方向接车等多种不利因素,行车组织风险较大。深入剖析行车组织、道岔故障、联锁故障、列车故障救援4个方面带来的风险,并针对性进行专项评估和研究,提出相关的防范建议,更好的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客流量的分布及大小交路列车共线运行的特点,以投入运用的车组数最少为目标,建立了列车均衡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得出在运用车组最少的情况下各行车组织参数的设置,包括折返点位置选取、大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和周期、列车在中间站的折返时间及运用车组数等。模型考虑了大小交路行车的相互影响问题,在满足行车安全性及线路客流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基于大交路的行车间隔来调整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及行车周期的思想,描述了各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以成都地铁2号线为背景,利用本模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为运营企业的行车组织安排,特别是运行交路设计及车辆配备等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州地铁6号线的客运量和满载率情况,从交路匹配、客运需求等角度分别构建了以大交路开行为基础和以小交路开行为基础的列车交路优化方案。经分析得到了折返点位置选取、折返时间、行车间隔、运转周期等两组行车组织参数,为广州地铁6号线的行车组织提出改进建议,为地铁列车的合理开行和车辆配备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铁线路规模的扩大、乘客规模的增加对地铁运营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地铁运营公司亟需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提高作业执行质量,优化地铁运营管理。在对地铁行车标准化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构建了行车作业安全标准化检查与评估方案,引入第三方机制完成组织落实。通过对某城市地铁行车作业的第三方安全检查与评估实施工作,评估分析行车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安全标准化作业执行匹配度论证行车作业质量与可靠性。以期为今后将检查与评估推广至整个线网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在香港地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香港地铁公司成功应用的信息系统为蓝本,介绍地铁运营管理中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以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管理、设备维护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工务行车管理等信息系统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地铁4号线为例,基于线路设施和断面客流特征条件,提出了行车组织的优化方法。根据车站条件进行折返适宜度分析以确定小交路区段,分别以乘客服务水平最高和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并考虑一定的约束条件构建目标函数,结合Rail Sys软件仿真得到的线路拓扑结构确定了不同交路区段下的列车运行时分及速度,据此标定了模型参数。建立了多目标函数,并利用基于隶属度的算法得到了模糊最优解,求解出大小交路的列车编组数量及行车间隔,给出高峰时段的行车方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和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可有效节约运营成本,并显著提高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状态下的线路断面满载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智能体的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移动闭塞条件下地铁列车运行的特点,将降低列车群的总晚点时间和提高相邻列车对客流的吸纳水平作为性能指标,建立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应用Agent、多Agent协作技术,构建地铁列车Agent,设计地铁列车运行调整算法,给出基于规则的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控制策略。根据列车群晚点程度的不同,列车运行调整分为全局调整和局部调整。全局调整采用偏移计划运行图方法,局部调整采用滚动优化方法,通过多次调整达到恢复计划运行图的目的,并分别给出相应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步骤。以北京1号线为背景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Agent协作技术的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是合理的,并具有动态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铁运营的特点及国家地铁建设法规及运营标准的要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弥补现有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以可拓法为核心的地铁运营安全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并以北京地铁某线路为实例,确定该线路及其运营子系统的风险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预防地铁运营事故的有关对策,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该项工作可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ISCS)中的运营安全问题,对比正常情况下ISCS运行保护机制和中央级ISCS故障情况下的降级运行两种模式,介绍ISCS运行保护机制的实现目标以及采取的方法,重点提出在中央控制中心故障情况下的降级解决方案,探讨降级后各部分工作的具体流程,最后分析转换为降级模式的后备工作和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北京地铁9号线运营过渡方案的运营现状,对终点折返站郭公庄站和临时折返站北京西站的临时折返方案布置图以及作业流程、折返进路、时间参数等进行分析,计算其折返能力,进一步验证北京地铁9号线郭公庄站至北京西站运营过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陆俊 《都市快轨交通》2016,(2):109--112
在地铁运营中,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能占车站用电量的45%~60%,全国各地铁公司都很重视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但是,设计院在设计通风空调系统时是按照远景进行设计,对系统运行存在较大冗余量。通过对现有无锡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分析,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对既定条件下通风空调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节约地铁运营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地铁列车运营引起的既有线结构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列车运转产生的振动通过道床传到隧道结构,再通过土层向四周传播,诱发了附近地下结构以及地面建筑物的二次振动。通过对地铁列车运营引起的既有线结构振动在地层中的衰减规律测试,初步研究了既有地铁列车运营过程中的振动对施工和建成的部分初期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