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及应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32m箱型梁的水化热温度和温度应变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研究箱梁水化热阶段的温度尤其是温度应变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水化热阶段的温差应力及相应的早期裂缝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潜艇供氧系统中液氧紧急排放时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在不同条件下排放液氧时排放口处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温度应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荣华  田小革 《公路》2001,68(4):66-69,89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低温开裂问题一直是道路工程界人士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公路发展战略(SHRP)综合分析了以前各种用于分析、研究沥青混凝土温度开裂问题的试验方法后,认为只有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TSRST)能正确的模拟路面的现场情况,提出采用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TSRST)来研究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问题,还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标准,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也提出了一整套方法,笔者在采用TSRST进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指出SHRP提出的温度应力典型曲线的不足,提出了完整的温度应力曲线规律,最后探讨了初始温度降温速率等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大下坡货车制动器温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在道路长大下坡上载重货车制动器热衰减的温度曲线,应用能量守恒理论建立了载重货车在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时制动器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在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进行制动器测温试验,得到了制动器在不同制动方式、载重时的连续升温数据和连续上坡时的连续降温数据;同时通过室内台架试验,得到了载重货车发动机功率曲线.最后通过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及应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六股河大桥第38孔箱形梁的水化热温度和温度应变适时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研究箱梁水化热阶段的温度尤其是温度应变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水化热阶段的温差应力及相应的早期裂缝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红 《公路》1996,(6):42-45
乳化沥青生产过程监测系统中的液位与温度显示值是需要监测的重要数据,以往的显示方式存在某些不足,这里提出新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应用电路,新装在实践中的应用表明,该设计精度高,运行可靠,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温度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接关系着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基于广东省路表实测温度,开展气温与路表实际温度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气温数据的路表实际温度预测公式;通过开展路表实测温度对路面横向力系数的影响研究,建立了路表实际温度与横向力系数间的关系式,为广东省沥青路面温度的预测及抗滑性能温度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钢箱梁温度变形特性分析及合拢状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腾  李淞泉  华锡生 《公路》2002,(7):84-88
研究及分析了大桥钢箱梁合扰段的温度变化特性,根据布设的监测系统和实测资料,研究了预留合拢间隔的变化规律及合拢端面的时空变化特性,探讨了合拢时段的选择,可指导钢箱梁合拢段的施工。  相似文献   

9.
盘式制动器重复制动温度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蒋京  夏群生 《汽车工程》1996,18(3):168-174
本文将有限差分法与试验数据相结合,建立了盘式制动器重复动热模型,从而认识了重复制动过程中热在制动器内部的传递过程,为解决了动液汽化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秋娜 《专用汽车》2023,(11):101-103
介绍了一款升级优化的公交车发动机舱温度预警系统。利用处理器分析公交车发动机舱的温度值和温度上升速率等信息,并综合车辆等因素进行研究,当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时,可通过语音、灯光等方式发出报警信息提醒驾驶员,避免危险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域高速公路路面温度随气温变化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在有关学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移动路面温度采集数据及道路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为基础,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温与路面温度分布规律及特征研究。通过对实测路面温度数据值对比分析以及试验路段观测数据的验证分析,表明特定条件下不同天气时路面温度会呈现一定的规律及分布特征,据此可提取出路面温度相对低温点段。且实测路面温度与预测温度具有较好的延伸关联性,利用道路气象站监测气温与路面温度反演推算,确定和预测路面低温分布及可能出现结冰的位置,为公路冬季铲冰除雪养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的城市隧道在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火灾特性,在已建成的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得到了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纵向变化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对比的方式验证了H.Kurioka等人建立的隧道火羽流模型及其计算公式的可靠性,为市政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用来指导隧道火灾的研究及其消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施工及成桥阶段的温度场及温度效应,以某实际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监测的温度数据,拟合得到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箱梁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桥梁各阶段的温度效应结构计算模型,重点研究了箱梁桥在现场监测及各国规范规定的温度梯度模式下的温度应力及竖向挠度分布规律,分析了现场监测得到的最不利竖向温差模式下混凝土箱梁截面的横向及竖向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92—2017)规定的温度梯度模式的计算结果与依托工程桥梁现场监测结果一致性最好,英国桥梁规范接近;2)混凝土箱梁的顶板和底板主要承受横向温度应力,腹板主要承受竖向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14.
广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温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广韶(广州-韶关)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内高温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变化与气温变化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沥青面层内最高温度出现的位置和沥青面层内高温温度状况的变化规律。采用3种温度模型来预估沥青路面高温温度状况,经与实测数据比较,表明采用LTPP模型对路面温度场进行分析评价是偏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温度影响线膨胀系数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中,温度对结构内力和变形影响较大,混凝土和斜拉索的线膨胀系数是计算温度影响量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该文介绍了利用实测数据识别线膨胀系数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增洪 《国外公路》1993,13(5):12-15,20
本文提出了两种评价桥梁温度分布的数值方法,这些方法的基础是有限元和有限差分公式。和实验的结果作了比较。根据参数研究,对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混凝土T形梁桥的温度差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还是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当梁端转动被限制时,其承受着温度梯度的作用。研究分析了由于混凝土徐变及由于裂缝使梁的累加刚度的减小引起的温度弯矩的减小,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研究各种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加颈梁在温度弯矩,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本文所介绍的试验方法和分析研究结果,试图在计算温度弯矩,控制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加颈梁的温度裂缝等方面,给结构设计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员》2007,(3):1-1
根据专业气象台提供的数据,北京迎来了过去5年中最温暖的立春节气。2月4日北京的最高温度突破了10摄氏度。走在北京的街道上甚至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其实不只是今年,近几年每到冬天,暧冬便成了并不寒冷的冬日里大家纷纷议论的话题,并有着逐年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温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输人,对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以东海大桥健康监测数据为工程背景,对大气温度、结构温度和跨中挠度数据的相关分析和相干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温度与大气温度以及桥梁跨中挠度与大气温度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且通过功率谱分析发现挠度数据对结构动力响应不敏感,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频部分。采用可以计入时滞效应的ARX模型建立跨中挠度与大气温度之间的互相关模型,并用其预测由温度作用产生的跨中挠度,通过与实测值对比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模拟温度与跨中挠度之间非线性关系。此模型可将温度作用产生的挠度值从总挠度中分离出来,为挠度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预测复杂环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应变响应,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长期实测数据,分析桥梁结构温度场变化规律,进而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建立桥梁结构温度场与桥梁结构应变响应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首先,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分离环境荷载及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实测应变响应;然后利用平行坐标轴,分析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温度场变化规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结构温度场实测温度数据主成分;最后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以应变测点处温度数据、桥梁结构温度场实测温度数据主成分和采样时间点数据为输入数据,分别建立不同输入变量组合与应变响应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并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结构应变响应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各测点处实测温度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侧测点实测温度数据高度相关,但桥梁结构上、下表面测点温度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仅考虑应变测点处温度变化,难以准确预测桥梁结构应变响应;当考虑桥梁结构温度场变化时,能更精确地建立温度与应变响应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基于实测温度数据准确预测桥梁结构应变响应;当缺乏结构温度场实测温度数据时,将采样时间点作为反映桥梁结构温度场变化规律的参数,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