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消除驾驶员因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计算不准确而产生的"里程焦虑",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续驶里程的影响,基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及整车能耗,实现了剩余续驶里程的实时计算及显示,并结合经济性评分及驾驶指引,降低整车能耗,提升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特性,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计算模型;分析纯电动汽车行驶中主电路负载电流变化,给出相关计算方法;研究影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因素,建立其续驶里程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续驶里程是当下关于纯电动汽车的热门话题,无论是标称续驶里程,还是使用过程中表显剩余续驶里程,二者的准确性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着力提高剩余续驶里程估算值的准确性,开发具有广泛实用性的估算算法,是缓解用户续驶里程焦虑,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有效手段.为此基于平均能耗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估算算法...  相似文献   

4.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充电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经过低温静置后,温度会很低,此时动力电池需要热管理系统为其冷却或加热,以保证续驶里程、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文章总结了动力电池冷却和加热的不同方式,列举某款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案,为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电动汽车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发挥其节能和环保优势的关键。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储存能量的多少是决定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动力电池技术仍然是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研究表明,在城市行驶工况,大约有50%甚至更多的驱动能量在  相似文献   

6.
过去国家标准使用的新标欧洲循环测试(NEDC)循环工况存在与实际行驶条件不符、测试周期长、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GB/T 18386.1—2021)中的工况切换(NEDC至中国轻型车测试周期(CLTC))和测试方法的更新大大推进了我国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测试和评价方法。文章基于缩短法,结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NEDC和CLTC工况下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在对20款纯电动车型的测试中,中国轻型车乘用车试验周期(CLTC-P)循环下测得的续驶里程平均略高于NEDC续驶里程,工况变更导致续驶里程平均增加2.2%。影响续驶里程的因素主要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电机消耗。  相似文献   

7.
汽车行业“新四化”的推进离不开对电动汽车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研究。文章从车载电池的角度,分析出低温下锂电池的放电端电压和容量都将减小,而电池内阻增大,并且推导出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与驱动电池的放电端电压和容量成正比,与电池内阻成反比,从而定性分析出低温将减小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最后利用Cruise软件进行整车仿真,得出在-15℃的循环工况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较常温,下降39.48%,而在60 km/h等速工况下续驶里程减小41.11%。  相似文献   

8.
纯电动汽车已经逐步被消费市场认可,但整车安全性,充电时间及续驶里程引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尤其体现在NEDC工况下续驶里程与实际行驶里程存在的差距,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文章根据某一纯电动汽车的开发,结合真实测试工况,从整车角度提出影响续驶里程的主要因素,为广大新能源汽车使用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3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系统可靠性性能,其城郊工况共累计行驶96000 km,累计充放电循环1200余次.经过等速60 km/h续驶里程试验标定,结果表明,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大小对电池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其中50Ah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较小,按此性能进行评估,基本满足电动汽车使用寿命设计目标(l00000 km)...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的能量损耗和部件工作效率,以实现整车能量结构优化,考虑电动汽车2种常见使用场景,设计单次续驶和分段续驶2种测试工况,在-10℃和-20℃条件下进行能量流测试,建立了能量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低温条件下整车能耗和动力电池等主要部件的效率及能耗特性,探明了电加热器的高能耗和能量回收能力受限是导致低温续驶里程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介绍整车电器系统室内电量平衡试验台的系统设计原理和试验方法。以某车型在常温、高速行驶工况下的试验数据曲线为例,初步验证了该试验台能够较好地模拟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整车电器系统充放电电量状态。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受其使用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活性降低,低温交流充电控制策略不合理可能导致动力电池过充,不仅影响低温充电功能的稳定性,而且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合理的低温充电控制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广汽新能源某纯电车型为例,通过对已有的动力电池低温交流充电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低温动力电池交流充电加热控制策略,并通过低温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铅酸电池充放电过程建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铅酸电池充放电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铅酸电池充放电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对铅酸电池进行了充放电实验,并对实验和仿真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铅酸电池充放电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重型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换挡过程对发动机和电机进行主动调速的品质控制基础上,针对影响控制品质的换挡操作元件(离合器或制动器)充放油缓冲特性与充放油速率等参数进行了设计,以换挡品质评价指标为优化目标,对缓冲充油速率与接合速差等关键换挡品质控制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研究得到的控制参数使换挡品质大幅提高,符合换挡品质指标要求;研究得到的参数设计与优化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5.
高健 《天津汽车》2012,(3):17-19
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2大主题。文章通过对丰田混合动力轿车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的叙述,以及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说明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克服了普通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及充放电技术落后等缺点。表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充电需求。同时,部分充电站规划不合理导致充电站空间布局和服务容量与实际充电需求不匹配,充电站利用率低和用户充电不便并存的现象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产业痛点。充电站的合理布局规划是优化电动汽车使用体验和充电体验、降低用户“里程焦虑”、提高充电桩利用率、优化城市电动汽车交通网络和电力网络的关键,也成为当前电动汽车及智能交通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提供该领域较为全面的综述视角,首先概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情况、设施类型、相关标准,总结从“车端”、“站端”出发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估计方法,然后从选址、定容、求解算法维度分析充电站规划模型,列举国内外在多优化目标、多约束条件、多阶段规划的覆盖模型、截流模型等规划模型中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各经典模拟网络和实际城市环境中的测试、应用情况,最后对目前充电站规划领域存在的充电需求估计准确性、充电站与未来需求的匹配度等问题进行总结,对“车-桩-路-网”互联时代下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的分布式储能、灵活充放电的特征进行有序充电引导、新能源消纳、电网削峰填谷的协同规划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车载充放电模块在运行过程中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对某款电动汽车进行GB 34660—2017整车辐射发射公告测试时,试验结果未通过国家标准要求,通过对干扰源的排查定位与分析研究,最后加入整改措施后,试验结果满足了公告测试要求,同时也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大规模无序接入将给电网带来峰谷差增大、电能质量下降、电网运行优化控制难度增加等不利影响。应用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 (Vehicle-to-Grid, V2G) 控制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过程,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并起到削峰填谷、平抑可再生能源的作用。近十年来,该项技术已成为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重点从电动汽车集群充电需求和放电能力的时空分布、基于V2G的协同调度、市场机制及经济运营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V2G在“双碳”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对电动汽车调度及应用问题研究中常用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了V2G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等效燃油最小能量管理策略的节油效果,以适用于工程批量应用为导向,制定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混合动力汽车(HEV)能量管理策略。基于瞬时优化原理,提出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工作模式决策机制,根据电机发电或电动引起的发动机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关系,分别给出电机充电和放电模式下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计算方法。考虑发动机扭矩瞬态快速变化对油耗的影响和电机及电池包充放电效率特性,提出发动机高效区域扭矩滞回控制方法,建立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能量管理策略算法架构。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策略软件模型,通过转鼓试验台进行实车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等效燃油最小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能量管理策略提升了节油率和舒适性,在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降低了约4.8%,发动机的启停次数降低了约53%;相对于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最优工作点控制方法,发动机高效区域滞回控制方法降低百公里油耗约1.8%;与采用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优化能量管理策略的仿真结果对比,在不能提前预知工况的条件下,制定的能量管理策略在WLTC工况与新标欧洲测试循环(NEDC)工况下的油耗与理论最优值差距均较小。  相似文献   

20.
电动公交电池容量衰减造成里程焦虑增加、服务可靠性降低、电池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评估和发现电动公交实际运营过程中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划分电池状态尤为重要。基于电动公交长时间实际行驶过程中的充放电数据,结合安时积分法与最小二乘拟合建立电池容量估计模型,并据此计算各充放电片段的电池健康状态。进一步考虑电动公交在途特性,从电池组充放电属性、车辆行驶工况、公交营运状态3个角度提取可能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因素组合为12个影响因子,使用随机森林回归构建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模型,从而根据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反推获得各影响因子的重要度。最后考虑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度,利用加权聚类算法梯次划分电动公交电池健康状态为4个类别,下降梯度分别为-0.013 6、-0.011 9、-0.003 4、-0.002 8,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了同一条线路不同梯次的车辆电池组在放电深度、速度标准差、最大加速度和刹车次数等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荷载、电池电流释放情况、车辆行驶中速度的变化、电池的使用时间、线路拥挤状况以及电池充电深度大小对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在公交营运状态相同条件下,驾驶人的行为对电池健康状态衰减程度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