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车库联络道主要服务于城市核心区到发交通,可提高区域静态交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核心区地面人车矛盾,改善区域环境品质,实现低碳交通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应用。研究证明结合大量地下车库联络道规划和设计经验,探讨地下车库联络道内、外部交通组织理论,提出了重点服务主要流向、建设规模匹配交通需求、快速疏解等交通组织原则。同时,结合工程实际论述了地下车库联络道内部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和工程设计,旨在为类似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会展中心,其有限的交通空间是会展中心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大型会展中心对周围道路的交通压力,定量分析其周围道路的交通情况、合理规划其内外交通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北亚国际会展中心为例,从大型会展中心本身的交通特征出发,重点分析在规划设计阶段国内会展项目案例及客流预测参数,给出了大型会展交通发生吸引量预测模型及预测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型会展中心这类建筑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等,为国内大城市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交通设计若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型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的主要特征与使用特点.结合实例,从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内外部交通组织、车库内部分区、出口引导标识和人性化交通设施设计等方面出发,论述了大型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交通设计的若干理念与具体实现形式,为城市大型商业建筑地下停车场交通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念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城市大型会展中心进行合理交通组织设计,尽可能减少大型会展中心对周围道路的交通压力,以提高会展中心内外的通畅水平,同时减少城市交通的压力。文章从大型会展中心本身的交通需求特点出发,给出了大型会展中心的交通发生吸引量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型会展中心这类建筑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及流程,并以成都市"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为实例,对其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新型地下交通建设类型,大型地下车库联络道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研究。考虑规划年联络道会与多种交通方式接驳,选取了基于"四阶段法"的数学模型体系,并在交通流分配阶段中给出两个模型,通过关键路段流量分配,由整个区域的交通流向地下车库联络线流量预测推进。以银川某商务区地下车库联络道为例对模型体系应用,计算规划年联络道交通量及节点饱和度。数据显示预测模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此类新型地下交通类型进行交通量预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各地展览日益活跃.随着会展客流量的增长,保证会展周边交通高效、有序地运行是会展外部交通组织的关键所在.首先,综合考虑会展周边交通设施情况,在总结不同类型会展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大型展会客运交通出行特征,预测会展客流需求、出行分布、交通方式结构及流量;其次,对轨道交通、骨干路网等外...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会展中心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分析体育会展中心这类大型公共建筑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从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的特性着手,探讨了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的交通影响分析案例,提出对体育会展中心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时,重点考虑项目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优化项目内外交通网络,完善中心内外部的衔接系统,合理配置项目的停车设施和交通组织,迅速集散赛事期间的客流,为同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体育会展中心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分析体育会展中心这类大型公共建筑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从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的特性着手,探讨了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的交通影响分析案例,提出对体育会展中心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时,重点考虑项目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优化项目内外交通网络,完善中心内外部的衔接系统,合理配置项目的停车设施和交通组织,迅速集散赛事期间的客流,为同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厦门会展中心展会期间交通为研究对象,旨在减少展会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冲击。通过对会展片区现状交通设施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剖析现状展会交通存在的问题,结合展会交通出行特征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明确道路功能、增加对外通道、健全公交体系、增加停车供给、提升慢行条件、完善停车引导和定制交管措施等七方面系统提出交通组织策略,力图合理匹配展会期间交通需求与供给,有序组织展会期间交通,保障展会有序运营。现有部分措施已落地实施,展会期间交通运行情况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2.
洁娜 《广东交通》2009,(6):40-40
据有关部门最近透露,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计划耗资20亿,打造广州市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和全市第二大地下空间。体育中心地下空间拟建能容纳6800辆汽车的全城最大地下车库。该地下车库可通过密集的地下走廊和隧道,连通珠江新城捷运系统、地铁1、3号线、BRT体育中心站等公共交通节点,并串联起这个庞大的地下商业城。体育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工程计划2010年4月建成,亚运前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大型会展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中,由于参展人群的交通出行特征与普通商业、办公项目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其出行率、高峰小时系数和方式选择均有独特的特征。大型会展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中,交通需求预测部分应进行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布局优化及经济的发展,已成广泛共识。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如在大型换乘站地区建设地下开发综合体;同步建设地下车行和步行系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等。此外,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车库、过街地道、地下变电站、地下储库、地下水库和泵站、取排水隧道及其他市政公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大量利用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5.
展览时间:2009年12月11-2009年12月13日会展场馆:深圳会展中心会展描述:"第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第六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和相关展览"由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是"智能交通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由苏交科集团子公司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全国首个预制装配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已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项目位于厦门市海沧区行政服务中心周边,车库地下主体占地面积380 m~2,地上建筑面积120 m~2,地下停车库深13 m,共5层,每层停车位10个,每个车库供给50个停车位,占地面积仅相当于七八个车位。目前该项目已被评为国家级科技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7.
《交通标准化》2009,(14):105-106
展览时间:2009年12月11—2009年12月13日 会展场馆:深圳会展中心 会展描述:“第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第六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和相关展览”由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8.
地下道路网络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地下道路在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优势。根据地下道路承担交通功能的差异,将地下道路分为系统性地下通道、区域性地下隧道、地下车库连通道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指出各类型道路控制指标和规划要点,并进一步研究提出地下道路网络化发展的策略。最后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上述研究在具体城市地下道路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型商业广场中停车系统存在较多问题,造成车库外道路违规停车多,车库进出口交通拥堵,车库内车位利用率较低等现象.本文以上海市大拇指广场停车系统改善设计工程为例,从交通组织、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善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在国内是座综合交通功能最为齐全、设施规模最大、交通组织最为复杂的综合交通体,叠加了国家会展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和市中心区域的交通联系、大虹桥地区对外交通和向心交通,以及区域内部交通沟通等诸多交通功能,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为此,市民们抱怨去虹桥枢纽跑错路、绕不回来、忘了车停在哪儿了、跑错航站楼的……各种离奇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困惑、必然会有比较。联想起浦东国际机场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