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CBD交通运行数据的分析,从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强度、时变差异、高峰特征,以及道路网行程车速四方面,总结了CBD在高强度的交通需求和有限的道路供应规模下,其交通系统的运行特征和规律,为我国CBD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CBD(中央商务区)交通可达性及运行效率将会直接影响其运作及活力,因此,研究CBD道路网布局与功能等级,保证可靠、高效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对CBD的正常运作及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CBD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对外路网布局、内外交通衔接及道路功能等级三方面探讨了CBD道路网规划布局与功能等级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交通影响分析的理念,针对重庆解放碑片区CBD的重要影响范围的道路交通特征,提出道路改造或改善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评价各方案的交通效果,推荐CBD开发的定位与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4.
利用交通影响分析的理念,针对重庆解放碑片区CBD的重要影响范围的道路交通特征,提出道路改造或改善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评价各方案的交通效果,推荐CBD开发的定位与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5.
未来大城市轨交客流和地下道路客流走廊部分重叠,轨交站点区域地下空间交通资源利用困难。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站点同时存在轨交7号、15号线和下穿公园地下道路,将轨交15号线规划设计、道路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生态规划、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统筹考虑,在规划阶段对上述功能进行协调、实现同步建设,避免地下交通工程重复开挖,旨在构筑城市新型综合生态立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6.
新闻集锦     
《城市交通》2005,3(4):79-79
智能交通——北京朝阳区CBD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总体规划已形成,并将于2007年建成。方案以商务中心区周边地区36km^2为研究范围,智能交通工程随CBD道路工程同步实施,此区域将成为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智能交通管理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尚德申 《交通标准化》2014,(24):111-115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缓解区域停车难题的有效方法。以郑东新区CBD副中心中环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的规划特点,总结地下道路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炼出规划建设阶段需重点考虑和解决的系统建设标准、通行能力匹配、与建筑开发相协调及市政管线相协调等问题,同时考虑地下道路规划要素人性化和运营管理节能化,可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大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CBD),而交通是空间有限的CBD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交通问题,如交通流结构不合理,混合交通现象严重,停车设施不足,缺乏行人步行区和过街设施,交通出行时间分布不均衡等,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相结合、限制过境交通、发展快速公交、开发地下空间、合理进行停车规划及停车管理等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重庆江北城CBD交通规划设计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胜跃 《城市交通》2006,4(1):42-47
CBD区域的交通规划一直是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的难点,交通供需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CBD功能的发挥,国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CBD区域普遍存在交通系统容量不足、过境交通与CBD交通相互混杂、CBD内部交通系统功能不清等诸多问题。结合重庆江北城CBD交通规划设计,论述了CBD交通规划设计理念,对原交通规划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突出了交通规划优化方案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0.
熊文  黎晴  邵勇  李娟 《城市交通》2012,(1):38-53
构建世界级CBD,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不可或缺。选取纽约、伦敦、东京、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作为天津市滨海新区CBD的比较样本,从干路网割裂程度、轨道交通车站辐射范围、干路步行过街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总结中国城市CBD慢行环境与国外发达城市的差距。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CBD,提出慢行岛、慢行核、轨道慢行接驳辐三类空间单位;基于慢行岛间慢行连通、慢行核内慢行优先、轨道慢行接驳辐内快慢衔接的规划策略,提出自行车入城高速路和三级骨干自行车道网及地下步行系统和地面三级骨干步道网的规划方案;确定自行车停车设施、步行过街设施、慢行跨河设施的布局标准,并给出交通宁静化设计及动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发展地下道路可以缓解交通拥挤、改善环境,但也带来建设成本高昂、防灾困难(火灾、爆炸、进水等)等问题.在回顾地下道路的起源、剖析地下道路成功建设的案例、分析地下道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地区发展地下道路的策略,并指出上海未来发展地下道路应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216-218
借鉴国际著名的CBD交通发展经验,有助于我国城市CBD交通的良性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CBD交通的主要特征,包括出行总量大、时空分布不均衡、公交出行强度高等,并通过对伦敦、纽约等CBD地区高峰时段公交出行比例的分析,指出解决CBD地区的出行问题,发展公共交通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城市中央商务区交通规划研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国华 《城市交通》2004,2(2):10-14
针对城市CBD地区的交通特殊性和重要性,从交通现状特征分析、交通供需平衡分析、交通战略规划及综合交通系统详细规划,直至关键节点的交通工程设计、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以及管理措施等各个层面详细研究CBD地区交通,并提出一套操作性强的CBD交通规划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CBD地区用地高度开发、入口密集,交通拥挤、堵塞日趋严重.以长沙市五一商圈为例,从支路改造、停车整治、节点渠化及交通组织四个方面进行了城市CBD地区交通微循环改善设计方法的探讨,通过提高区域内的路网可达性、支路面积、密度及路内路外停车设施的平衡利用率等,以达到改善OBD交通微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地下道路规划与建设 1.《大深度地下法》 由于东京地块开发已定型,且日本房产业主拥有地表建筑及地下40米空间范围的所有权,导致为改善交通而建设道路的土地成本巨大。为缓解日益拥堵的交通,完善规划路网,东京都于2003年通过《大深度地下法》。法案允许东京都在地下大干40米及建筑桩基下大于10米的地下空间建设地下道路等市政设施,且无需土地补偿费。  相似文献   

16.
地下道路网络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地下道路在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优势。根据地下道路承担交通功能的差异,将地下道路分为系统性地下通道、区域性地下隧道、地下车库连通道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指出各类型道路控制指标和规划要点,并进一步研究提出地下道路网络化发展的策略。最后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上述研究在具体城市地下道路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VISSIM仿真的高铁枢纽片区交通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高铁枢纽片区交通规划设计合理性,保障高峰时段片区地面和地下各类机动车车流平稳、有序运行,对片区进行精确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交通模拟仿真。通过对高铁枢纽片区整体交通设计方案进行精细化建模,考虑地面、地下车流双联动,利用VISSIM仿真软件模拟车流动态运行过程。根据仿真结果,对原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调整设计,并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本次仿真实现了对原方案的正向反馈,优化了高铁枢纽片区地面道路和地下环路交通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公交枢纽优化中心商业区内的交通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城市中心商业区(CBD)内的公交线路实施合理管理,减少CBD内过于集中的公交线路和停车站点对道路交通和商店街景观的影响,削减CBD内的交通公害.为此,首先在目标城市调查分析CBD内公交线路的分布,公交车流和人流情况,指出CBD内没有公交枢纽的弊端.其次总结CBD内公交枢纽选址的原则,并通过土地利用分析为目标城市选定公交枢纽的位置.最后规划公交枢纽的平面布置和通达道路,并分析该规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地下道路规划的实际要求出发,以上海为例,提出地下道路的建设必要性与适用性.根据地下道路不同的交通功能对地下道路进行分类,确定了规划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上海市地下道路网规划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城市用地资源紧张与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对中央商务区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总结城市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地下交通系统的平面和竖向布局模式,并对郑州龙湖金融中心地下交通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地下交通系统作为地面交通系统的补充和延伸,能够通过建设地下轨道、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地下人行通道等措施,提升交通承载力、平抑交通需求、实现人车分离,从而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