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决策机理入手,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基于出行链构建了考虑回程因素的闭环通勤出行选择决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个体对去程与回程两次出行感知程度的两类影响因素,模拟了回程过程的3种不同情境,研究回程加入不同活动情境下对整个闭合通勤链出行选择决策的影响,并将考虑回程因素的决策结果与仅考虑单次出行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考虑回程因素的必要性.最后,以北京市典型通勤OD为例,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仅考虑去程时,小汽车方式优势凸显;而考虑回程因素时,回程过程中加入的不同活动将影响个体闭环出行链出行选择决策结果,小汽车将不再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优选择,定制公交的优势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2.
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出租车客流是合理确定其投放规模的重要依据。设计一款基于压力传感器的出租车客流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主控制器、压力传感器、GPS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源构成,用以采集出租车在每次营运任务中的乘客数量,并利用GPS位置传感器对乘客出行的起讫点数据进行采集,精确获取出租车出行方式的居民出行数据,为分析出租车利用效率及客流时空分布特性、确定出租车合理投放规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获取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运营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的出行目的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乘客出行特征和下车所属POI点类别的乘客出行目的识别模型,该方法从出行特征及乘客下车点最终可能到达的目的地所属POI点类型两个方面确定乘客的出行目的.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对成都地区展开了出租车出行调查,并利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现有的利用出行特征推断出行目的的方法,本文提出的决策树+POI(II)能够提高最终识别准确度15.76%.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成都 1周的实际运营数据中,成功地识别出219 942名乘客的出行目的,说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数据量较大的出行目的识别.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作为出行调查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出租车运营,改善出行者候车环境,提高出租车经营效益,进行基于出租车出行需求特征的停靠站选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出租车出行需求时空热点的含义,基于样本出租车GPS数据研究出行需求的时空聚集特征,得到了出行高峰时段和出行热点区域.将出行需求作为依据应用于出租车停靠站选址,提出了基于最大覆盖的停靠站选址模型,同时结合出行者的不确定性交通行为和消费特点,在车站服务能力、出行者步行距离和计划修建数量等方面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条件.实例区域的选址研究结果表明,以客观需求为依据的选址方法,可以更好地契合出行者的出行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出租车运营效率,改善出租车经营效益,满足出行者出行需求,使出租车停靠站布局与出租车出行需求更匹配,针对出租车停靠站的选址方法研究十分必要。首先基于相关调查数据,分析了出租车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界定并提出了出租车出行需求热点分布,分析了出行需求和城市形态的协调性关系。建立了出租车停靠站选址模型,将最大覆盖出行需求作为目标函数,以要求达到的停靠站载客能力、停靠站数量及服务范围等为约束条件,在选址位置、计划修建数量、站点服务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条件。针对柳州市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满足出租车出行需求,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出租车的运行特征,引入了空驶出租车出行的概念,对打车软件背景下出租车出行分布进行研究,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应用Logit概率选择模型对空驶出租车出行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空驶出租车和总体出租车的交通出行分布预测模型.算例表明,文中提出的分布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并证明了在使用打车软件下可降低空驶出租车的出行次数,有利于城市出租车运营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出租车GPS数据,比较了上海出租车与公共交通的出行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OD下两种出行方式的出行距离差异小,公交绕行少;出行时间差异大,公交服务质量较低,且步行距离及换乘次数对这种差异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从出租车客流的出行特征出发,指出当前出租车停靠规模预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根据交通出行需求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位势因子、居民出行和出租车运行特征等因素,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的出租车停靠规模预测模型,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提出了预测模型的算法.实践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较好地体现用地与出租车停靠需求的关系,客观反映出租车停靠站的的实际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城市出租车载客出行特征,在出租车GPS轨迹大数据基础上,融合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及天气数据,构建出租车载客出行量回归模型,得出出租车载客出行量与片区岗位数、天气状况、时段、片区面积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基于RBF神经网络构建的回归模型在上述4个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片区常住人口数和是否工作日2个因素.通过10折交叉验证表明,RBF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更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出租车乘客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租车作为一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北京市区不同路段的全天机动车交通量中,出租车的道路占有率相差很大且空驶率偏高,因此,进行北京市出租车乘客需求预测势在必行。在分析北京市出租车出行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过的出租车交通需求模型的缺陷,根据出租乘客需求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出行广义成本的北京市出租车乘客需求模型,并以朝阳区为例进行研究,使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仿真研究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将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划分为出行信息未公开,全公开,半公开模式;制定路网搭建,乘客生成与退出,出租车与乘客匹配,出租车行驶规则;模拟出租车搜索、匹配、搭载、送达乘客过程;分析不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空驶率,乘客候车时间,送达人数,司机平均收益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半公开模式有助于提高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且有效地避免由于出租车司机有意选择高收益乘客而造成“隐形拒载”低收益乘客问题.为保证每位出行者的公平性,建议采用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出行信息半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出租车扬招点设置位置与出租车需求更匹配,建立了一个出租车扬招点选址模 型。首先通过对出租车GPS 数据的分析,获得出租车的上客点分布。然后建立数学规划模型, 将最小扬招点个数作为目标函数,以要求达到的扬招点服务覆盖率为约束条件。最后,利用已 知上客点位置分布,给定服务距离以及目标覆盖率,通过模型求得扬招点设置个数及位置。以 南京市新街口地区路网为例,在约5km2范围内,设定扬招点服务距离为300m、目标覆盖率为 85%,通过该方法求得需要设置11 个扬招点才能达到目标,并得到了具体的选址方案。之后, 进行出租车扬招点设置个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从服务质量和成本经济性两方面为扬招点设置 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具有深刻的影响,为探讨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城市 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本文构建了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以北京 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交通分区空间尺度,利用出租车GPS 数据获取了交通分区 出行需求,度量了住宅类、工作岗位类及交通设施类等变量表征建成环境,进而研究建成 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通过传统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与 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空间杜宾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最优,研究建成环境对出 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时不能忽略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了 建成环境的住宅类、工作岗位类及交通设施类变量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直接效应、溢出 效应与总效应.本文力求掌握出租车出行需求产生的内在城市环境因素,为降低出租车空 驶率、实现出租车空间需求预测及分布均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仿真研究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将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划分为出行信息未公开,全公开,半公开模式;制定路网搭建,乘客生成与退出,出租车与乘客匹配,出租车行驶规则;模拟出租车搜索、匹配、搭载、送达乘客过程;分析不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空驶率,乘客候车时间,送达人数,司机平均收益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半公开模式有助于提高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且有效地避免由于出租车司机有意选择高收益乘客而造成“隐形拒载”低收益乘客问题.为保证每位出行者的公平性,建议采用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出行信息半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和人口规模现状,运用增长系数模型预测规划期内居民出行强度和人口规模,进而预测出规划期内居民出行总量和乘坐出租车人口,随后利用出租车空驶率模型预测出租车的最佳数量。实例证明模型是可行的,通过确定出租车投放的最佳数量,有利于城市出租车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城市综合换乘枢纽实施出租车合乘的必要性.初步构建了面向城市综合换乘枢纽的出租车合乘组织模式.将出站乘客合乘的组织调度描述为静态一点对多点出租车合乘匹配问题,以出租车数量最小、总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和单纯形法的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有效组织综合换乘枢纽处的出租车合乘可以明显减少进入枢纽站的出租车辆,降低出租车辆行驶的总里程,显著提高出租车司机单次出行收入,同时明显降低乘客平均支出费用,能够体现出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杨凌示范区城乡居民的OD出行情况以及出租车驾驶员运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基础数据,并基于供需平衡的需求量预测方法,以2013年为基年,对杨凌示范区出租车的需求量进行合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杨凌示范区对出租车的需求量为289辆。  相似文献   

18.
论文针对城市交通拥挤不堪和出租车空驶率高的现状,提出了出租车合乘能提高人们选择出租车出行的频次,减少道路拥堵,提高出行效率。论文对出租车合乘进行了概念定义和合乘模式划分,分析了出租车合乘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建立了出租车合乘信息服务中心。论文划分了合乘类型,并描述了静态和动态的合乘流程图,并建立了出租车数量模型,采用Floyd算法计算整个网络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问题。依据合乘出租车上的乘客数确定不同的合乘状态,在体现收费公平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乘计费模型,和解决了分级站点合乘组织及生活性合乘问题。  相似文献   

19.
出租车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出租车OD数据分析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出租车出行特征、出行时间分布及出行空间分布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并以苏州市为例,结合40万余条OD数据,对比分析了工作日、节假日(周末)以及特殊节日(五一黄金周)出租车的出行特征,为出租车运营及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定量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出租车的时空行为特征,采用非负矩阵分解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出租车行为进行聚类分析.首先划分时空单元,以上客点的时空分布特征表征出租车的时空行为,并构建时空行为矩阵,然后采用非负矩阵分解法进行出租车聚类.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研究,聚类结果表明:出租车受广州市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聚成了 4类,而受时间维度的影响较小,但不同时段的行为也有明显差异.4类出租车都形成了明显的围绕区域商业活动中心集中运营的空间行为模式以及调整运营范围以适应不同时段出行活动需求的时间行为模式.研究揭示了出租车的时空行为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出行活动的联系,能为出租车和城市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