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冲刷破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已建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回访,发现在南方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病害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冲刷掏空引起的,本文分析了发生水冲刷断破坏的结构、材料、设施和施工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对策及措施,并对已经产生水冲刷破坏现象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提出了补做渗透排水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南地区已建成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发现本地区混凝土路面断板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冲刷引起的板下掏空.分析了发生水冲刷破坏的结构、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原因,提出防止混凝土路面水冲刷破坏的对策及措施,并指出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破坏主要表现为接缝处混凝土板破边和错台,混凝土板块边缘爆裂、破碎和板缝加宽等。引起接缝破坏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接缝密封失效,交通荷载过重,基层和混凝土强度不足。其中接缝密封失效是主要原因,它与其它破坏原因交互影响。接缝密封失效...  相似文献   

4.
从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水作用试验研究分析,文章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对基层影响导致的三种基本破坏形式;通过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揭示水压力对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劈裂作用机理,结合基层冲刷试验,提出了水对混凝土路面的影响不可忽视,也是设计、施工、养护部门共同面对的技术问题。有必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设置隔离层,设置隔离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面层下不耐水冲刷的基层造成。不耐水冲刷的基层表面,在渗入水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导致行车的不舒适,并加速和加剧板的断裂。文章以广东梅州至河源118km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路面设计、施工为例,介绍了在基层顶面设置沥青滑动封层,从而提高了基层的抗水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国雄  易志坚  何兆益 《公路》2001,(10):141-14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低应力水平状态下开裂破坏的问题非常突出。该文应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路面疲劳破坏的基本原理,重点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裂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3个阶段及其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各个阶段裂纹形成和板断裂破坏的原因及机理,为路面抗裂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路面基层冲刷唧浆的影响因素与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明昌  王明鹏 《公路》1998,(8):45-49
在半刚性路面基层出现的早期破坏中,路面冲刷唧浆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对半刚性路面基层冲刷唧浆现象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后,很容易出现早期断板,从施工、养护、使用几方面较全面地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9.
陈波 《中南公路工程》2004,29(1):99-100,111
对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现象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渗入并滞留在沥青面层内部的水是引起水破坏的重要原因。从路面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调查研究后得到的水破坏的特点,本文从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结构特性出发,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机理做出了分析,对于空隙率不同的沥青混凝土,水破坏的机理不同,并进一步提出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水损坏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分析路面结构内部水分来源以及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通过测定沥青的三大指标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证明水分的侵蚀对沥青及其混合料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防治路面水损坏的措施以加强沥青路面水损坏预防,对于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黎霞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6):98-101
在分析路面产生水损害过程的基础上,研制了能模拟路面材料冲刷过程的试验设备,并利用该设备进行了9种基层材料配比设计的冲刷试验,得到了冲刷次数和冲刷深度的关系,提出了半刚性基层抗冲刷试验指标,分析了基层抗刷能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模拟了动态水环境下硫酸盐和碳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进行了混凝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了动态水和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腐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水和侵蚀溶液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的侵蚀更加明显。此外,对混凝土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其研究对处于侵蚀性地下水渗流以及流动水冲刷等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概述丹东市水土流失现状,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四项治理途径,即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途径、蚕场砂化治理途径、小河道植物工程治理途径、城市水土流失治理途径。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曹君丽  杜娟 《公路》2007,(2):93-97
分析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机理,采用USLE数学模型法和类比法,以大饭铺至东胜公路为例,对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提出公路水土保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动水压力模拟试验方法是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在设计以气压传递激发沥青混凝土孔隙中水压动态变化的试验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封闭圆柱形试件的侧壁和在试件底端构造蓄水空间以引导水在孔隙中向下渗流,形成定向冲刷模式.经有限元计算发现随试件深度增加水压减小,说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比排水基层沥青路面承受...  相似文献   

17.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亮  刘国东  蹇依 《公路》2007,(12):119-123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沿公路呈线形分布,在时间上与主体工程具有高度同一性。在对213国道郎川段(郎木寺至川主寺)所处的高寒地区进行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搞好高寒湿地区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密云水库是北京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 ,库区内有数千条小流域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 ,每到汛期 ,洪水挟带大量泥沙下泄 ,造成水库淤积。为改变现状 ,自 2 0 0 3年起 ,在水库上游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建设 ,是防洪的基本措施 ,也是涵养水源恢复生态的基本措施。本文以承德县乱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对水土流失预测的研究现状,选择了位于西南土石山区108国道西攀高速公路在建路段的黄水互通式立交A匝道开挖边坡和K 11 100~K 11 210路段左侧的弃渣场进行了观测试验,通过15次降雨量和水土流失量的实测,经过降雨强度、各时段降雨动能、降雨总能量参数单因子和复合因子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试验区的天然降雨雨滴中数直径与雨强的对数关系和单位降雨强度与降雨动能的关系;初步提出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土壤流失预测中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公式、土壤可侵蚀因子值;修正了经验法中的加速侵蚀系数A值。  相似文献   

20.
黄土地区由于黄土的性质、降雨特征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公路边坡溯源侵蚀现象较为普遍。从水源、黄土的性质和地形三方面分析了发生侵蚀的原因。从完善公路排水系统、提高边坡抗侵蚀能力及沟头加固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并在国道G210陕北洛川塬边坡侵蚀病害治理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